張 怡
(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張家港 215600)
從整體上看,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所涵蓋的內容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并且一些工作流程也是非常繁瑣的,因此為了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效果和水平,需要班主任迎難而上,樹立新型的素質教育理念,更多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融入人性化的關懷和管理思路,提升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效果,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進一步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穩定性發展。
在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還存在管理模式較為固定和落后的問題,在中職學校中,由于班級管理工作是較為復雜的,并且在后續管理工作時還會存在諸多影響因素以及突發情況,一些班主任都付出了較大的精力對學生進行耐心的說教,但是并沒有取得預期的工作效果以及管理優勢。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班主任并沒有將創新理念融入其中,習慣將以往日常行為管理作為主要的依據,并沒有從人性化的角度提出多樣性的班級管理方案,甚至是一些班級管理方案還不符合中職學生當前的發展特點以及心理動態[1]。一部分教師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對班級管理全面而詳細的探討,創新意識是非常欠缺的,在班級管理制度實施時靈活度無法滿足相關的標準和要求。比如大多數班主任都會在規定時間內召開一些主題班會,講解學校有關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和這一時間內的相關活動,但是,大多數班主任比較注重的是實際的會議活動過程,并沒有對會議之后的效果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在操作和執行上并沒有進行細節性的處理,使得班級管理存在較大的難度。
另外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干部占據的重要地位,也是學生的帶頭人和組織者,起到聯系班主任和學生的重要職責,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如果是非常負責的話,那么可以帶動全班學生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習氛圍,但是在班干部選拔時,一些教師雖然加強了對前期選拔的重視,但是在選拔完成之后并沒有對班干部進行耐心地指導和引導,這就導致了一些班干部雖然本身的工作積極性非常高漲,所實施的組織方法不被班級學生所接受,甚至還會存在著粗暴和簡單的問題,這對于班級管理工作來說帶來了諸多的影響[2]。一部分班干部在日常學校生活中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班級管理能力上,這一出發點雖然好,但是忽略了自身專業水平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再加上教師并沒有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這對于班干部今后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時間一長會帶來諸多的班級管理問題。比如學生和班干部之間并不能進行良好的相處,還會導致產生較嚴重的抵觸情緒,使得整個班級管理工作產生了惡性循環的問題。
在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和交流的問題,這就導致了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動態以及心理特征,使得后續的班級管理工作缺乏針對性的特點。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相比于普通學校來說是比較弱的,通常情況下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較差,缺乏較為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思想是非常散漫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初中學習時成績是比較好,在進入到中職學校之后會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導致整個學習狀態非常消極。也有一部分中職學生自暴自棄,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開始出現抵觸的情緒,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以及引導,再加上這部分學生非常渴望來自教師的關注,所以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強對這些問題重視程度。從日常的班級管理入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且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阻礙,這才是非常成功的班級管理模式。但是一些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并沒有加強對這部分的重視程度,仍然用傳統說教式的方法缺乏與學生進行全面的溝通交流,這種方法的弊端是非常明顯的,導致學生對班級管理缺乏完善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師生之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在班級活動方面由于教師本身的創新意識不足,所以在落實上經常會存在不到位的問題,再加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太過僵化,使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無法得到全面的提高,影響了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進行。
以上就是存在于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從中可以看出所產生的問題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如果在短時間內并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的話,不僅會影響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還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方向融入創新的理念,更新以往的班級管理思路以及重點,使得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夠具備與時俱進的特征,多方位地滿足學生當前的發展需要。
中職學生大多數由于是初中畢業的學生,在自我約束能力上還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意識,在職業道德觀念方面還存在著非常淡薄的情況,所以對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來說,需要根據學生當前的發展特點和今后的發展方向進行統一性的管理,貫徹落實班級管理制度化的原則,從而約束和管理學生日常行為[3]。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時不要太過強硬,防止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班級管理制度本身的優勢,讓學生能夠激發自身的班級參與感以及學習積極性,并且讓學生加強與班主任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升整個班級管理的效果,以此來建立紀律嚴明和寬松的班級氛圍,實現班級管理科學化的發展。同時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需要將創新作為主要的核心要點,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以及缺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且大膽地實踐,從而不斷地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比如在進行班級管理制度完善時要保證制度是非常公平和合理的,通過各個條款的落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班級管理制度來說要匯集到大部分學生。比如班級德育管理的量化管理中,不要只有扣分而沒有加分,需要更多地考慮不同學生的發展特點。最后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做好責任分工和能力性格的搭配,在制度落實時難免會在班級中產生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對于這種情況來說,教師要進行全方位的跟蹤,并且向問題學生進行解釋,不僅可以突出教師人性化的管理特點,還有助于防止師生之間出現較多嚴重的摩擦,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以及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要是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態,要更加貼近于學生內心所想,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有助于突出班級管理人性化的特點,彰顯新時期班級管理作用。
1.班干部選拔和溝通交流
在進行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審時度勢,選擇正確的班干部來負責班級的管理工作,通過班干部本身的中堅力量,形成有號召力和凝聚力的班級管理氛圍。在實際班級干部選拔時不要太過簡單化和隨意任職,需要充分的分析這名同學。管理能力以及性格特點,并且還要考核這名同學的溝通能力,在確認無誤之后再進行班干部的選拔。班委的選拔關聯到今后班級管理的基本條件和主要的方向,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執行問題的重視程度。其次在后續工作中教師還要做好班級管理的監督,防止出現較為嚴重的管理問題,要體現在嚴管理和嚴要求上,逐漸加強學生紀律觀念和時間觀念,比如對于上課遲到學生來說,教師要進行懲罰,可以讓這邊同學監督其他同學的遲到情況,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守時意識的形成,還全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通過細致性的管理優化班級管理的模式以及效果。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定期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及交流,防止學生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產生較為嚴重的抵觸情緒。教師需要主動與學生進行友好的交談,通過善意的批評,彰顯對學生的關心以及愛護,也可以使學生更加理解教師所提出來的班級管理內容。
2.公平和公正
公平和公正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所占據的地位較為突出,并且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思想,在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帶有個人的成見,要從宏觀性的角度來一視同仁,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對于一些成績較差和表現不積極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更多地與學生進行談心和接近,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并沒有任何的偏見去審視自己,而是由于自身表現不足而造成的這一問題,這樣整個班級能夠具備較為強烈的溫馨感。在后續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加強對整個教育成果的有效考評,通過實踐和理論的考評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在自身學習時的一些不足之處,之后,再為學生制定不同的任務目標,比如考試成績或者是考勤等等,從而糾正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以及質量。
中職是人一生階段較為重要的成長時期,也是正確人生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比如建立微信群等等,隨時隨地向家長匯報學生在學校中的情況,從而使學校教育能夠和家庭教育進行緊密結合,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更多地關注學生個性成長以及內心的訴求,并且更加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科學而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提高班級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