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維
(阜新市第一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中等職業(yè)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在中學時期未能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在中職英語學習中缺乏學習自信心和主動性。由于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中職英語教學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合作學習這個概念最早由外國提出,在國外有著很豐富的研究成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也逐漸認可和引入這種教育模式。正如我國知名的教育學家所倡導的“小先生制”。“小先生制”主張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既是學生,又是老師,在與學生的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互學習,相互進步。此外王坦教授也對這種模式表達出自己見解,他認為“合作學習構建了一個可以相互交流的小組,在這個小組中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相互努力,共同合作。”這種學習模式從將全班看作整體,根據(jù)學習能力、性格等因素將這個整體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在這個小組內,學生們進行相互的交流、溝通,為完成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通過這種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是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也是目前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大趨勢,指引著中職英語教師教學活動的方向。[1]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全球化勢不可擋,各國之間的交往和聯(lián)系越發(fā)的頻繁。如今,我國的很多公司逐漸和國際接軌,與國外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中職教育主要為一線工作培養(yǎng)實踐人員,因此,很多中職學生一畢業(yè),就會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這幾年的生源擴招,使中職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得不到保障,學生之間的差距越發(fā)明顯。根據(jù)生源,可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中等和困難三類。優(yōu)等生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自控力較強且基礎扎實;中等生自制力相對差一些,且缺少行動力;特困生則完全不想學習,而且基礎非常的薄弱。考慮到以上這些因素,中職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向著共同的學習任務努力,促進優(yōu)等生幫助中等生、中等生幫助特困生,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加入課堂的學習中,使每個人的英語能力得到提高。[1]
中職學校的生源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英語基礎薄弱。有的學生則對語法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口語交流能力欠缺。即使很多英語教師改善了自己的教學方式,但還是無法提高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英語教學效果欠佳。
在中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從而提高了英語教學的質量。但是有的老師依舊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課堂死氣沉沉,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率低下。
中職教育主要為一線工作培養(yǎng)所需的人才,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很多中職學校更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技術培養(yǎng),但是卻忽略了對他們進行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很多學生也不重視英語的教學,甚至對英語非常的反感。[2]
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去學習,去思考,去應用所學的內容。“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總€人都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優(yōu)點,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們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從而使英語學習變得有趣,化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與以往的英語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打造了一個良好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每個小組都有優(yōu)生、中等生和特困生,實現(xiàn)了優(yōu)等帶中等,中等帶特困的良性循環(huán)。在優(yōu)中等生的幫助下,特困生的英語基礎能力得到加強,減輕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從而增大了英語課堂的參與度,使上課效率得到提高。
合作學習模式使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jù)學生各自的特點開展分組教學,是一種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教師和學生之間加強聯(lián)系,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這種感情的建立反過來使學生更愿意配合老師開展教學活動。
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獲勝的小組將獲得相應的獎勵,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最有用的手段之一。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每個人都是小組的一員,都想要為小組作出貢獻,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的欲望,提高了上課的效率。教師可以設置多樣化的題目對學生進行提問,這些題目可以是開放或者半開放,也可以是答案唯一的。當這個題目的答案是唯一的時候,可以增強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力,更好地幫助他們鞏固基礎。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與記憶單詞相關的競賽,將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特困生,保證每個小組的資源合理化。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帶動學習,基礎好的帶動基礎差的,實現(xiàn)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隨后,每一個組分別派一名成員參加比賽,比賽的內容可以是教師和其他小組各給出一個單詞的中文意思,這個代表人員說出它的英文,最后看哪位代表人員的正確率最高,正確率最高的為獲勝者。例如在學習Friendship這一單元的時候,這一單元的單詞有項目、條項、經受、經驗、上、因此等,教師可以對以上的單詞進行提問。通過這種模式的開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單詞記憶。[3]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人擅長交際,有的人擅長溝通,有的人則擅長計算機技術。因此,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搭配小組成員,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成員。隨后教師為各個小組布置有關的作業(yè),使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這個報告和小組中的每個成員的成績息息相關,因此每個小組成員都會格外的重視。例如在學習Healthy eating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成員,隨后為他們布置小組的任務“什么樣的飲食習慣才是健康的”,小組成員可以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探討,通過這種模式加強了學生之間的自我溝通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臺展示他們小組的交流成果,并對他們的交流成果作出客觀評價并進行打分,當小組得分不理想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他們相關的建議,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4]
在英語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所學的內容開展特色化的教學活動,例如使用游戲、拼接法等多樣化的活動進行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學生的年齡尚小,各種各樣的游戲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加愿意參與課堂教學。將游戲活動運用到合作學習模式中,可以營造小組之間的“競爭”氛圍,使每個小組成員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種合作學習法不同于與傳統(tǒng)的合作學習模式,它不局限小組整體的成果,還可以根據(jù)小組其他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打分,每個人都可以為小組額外增加分值。通過這種模式,各個小組成員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表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英語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
例如:在學習“cultivation”這一單元的時候,考慮到這個單元的詞組“good temper”“drive away”“a bag of”難度適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六組,舉行三輪競賽,每一組都可以在競賽過程中得到不同的分值。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并獲得獎勵,得分最低的小組則將接受懲罰。在第一輪競賽中,教師可以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實行搶答制,所有的人都可以參與。這一輪結束后,每組中表現(xiàn)最優(yōu)異的小組成員作為小組代表參加第二輪比賽。第二輪是個人競賽制,優(yōu)秀小組成員代表參加。第三輪則是表現(xiàn)優(yōu)異的三個組進行競賽,最終選出冠軍、亞軍、季軍。拼接法也可以運用到合作學習中,例如著名的“切塊比拼”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將一個主題劃分為不同的版塊,為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在各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完成之前,只能各個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當每個小組的任務完成以后,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各個小組的研究成果,使各個小組之間實現(xiàn)思想火花的碰撞。“切塊比拼”合作學習模式適合對本質相同但是形式不同的題目進行探討,也可用于個性化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小組成員水平的差異,為其設置難度適宜的題目,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中職學校在加強學生專業(yè)技能培訓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在英語的教學中運用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同時各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實現(xiàn)彼此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