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時偉 李紹純 孫林娜 楊忠年 蘇雷



摘 ?要:OBE理念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處于核心地位,其對育人效果有一系列的規范化要求,課程思政的推行成為當前課堂育人的重要舉措。以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土力學課程為例,將OBE育人理念與課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過對課程的各個教學階段進行優化設計,編制了課程思政教學大綱,提供了較為詳實、系統化的德融教學設計方法,實現“三全”育人目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OBE;土力學;課程思政;課堂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33-0133-04
Abstract: The OBE concept is at the core of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which has a series of standardized requirements on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think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itiative of classroom education at present. Taking the core course of civil engineering "Geotechnic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eeply integrates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with the course Civics education, optimizes the design of each teaching stage of the course, prepares the course Civics syllabus, provides a more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design method of moral integration and realizes the goal of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improve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Keywords: outcome-based education; Soil Mechan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國際互認,我國于2013年加入《華盛頓協議》,開始開展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專業標準化認證。OBE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的核心理念,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產出為導向,建立持續改進機制”,對育人效果有著一系列的規范化要求,近年來,逐漸被國內高校所認同,并以其作為我國工程教育本科生培養的基本要求[1-3]。與此同時,為了培養國家高素質人才,課程思政建設被大力推廣與實施[4-5]。但如何將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與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相結合,對其契合點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研究還較少。本文以國家級混合式一流課程、山東省課程思政示范課——青島理工大學土力學課程教學實踐為例,從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指標點出發,重點剖析課程知識系統中涵蓋的思想內涵與精神內核,確立課程應達到的思政教育目標,編寫課程教學大綱,整理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庫,以達到全覆蓋、全周期、全方位的教學目標,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一、明確成果導向育人目標
土力學課程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具有“基礎理論要求高、拓展實踐要求高”的特點,在學科基本知識素養、實際工程思維,進一步延伸至科技報效祖國的方面,對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學科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將理論學習、實踐培養、思政建設相融合,通過工程倫理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工程中的風險、安全與工程師責任,激發學生追求卓越的工程師精神,培養學生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認同感與使命感,增強其對科技報國的認同感與責任感。課程教學團隊根據工程教育認證的12項畢業要求指標點,結合Bloom教育目標分類理論進行梳理,除知識能力、創新能力目標外,將課程思政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劃分,主要確定為以下三點:目標1:將國家面對的世界局勢、國內形勢貫穿教學始終,培養學生對黨和國家創新理論的深入認知;目標2: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著力培養學生的從業信念與工程師精神;目標3:在發揚愛國精神與時代精神的主題下,以傳統文化教育為線索,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感。課程思政目標與畢業要求對應關系見圖1。
二、科學設計德融教學內容
土力學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有十大章節,對應每個章節的知識點,課程團隊將傳統教學內容分解成知識模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進行加工提煉,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創建德融教學設計,詳見表1,并編制課程思政教學大綱,供任課教師參考。
通過深入挖掘經典工程案例及名人事跡,從各個維度全方位建設課程思政資源庫,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求學精神、剛毅厚重的治學精神、勇承重載的擔當精神。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線上資源如圖片、視頻、時事新聞、論文、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學習基本知識點,在課上通過智慧教學工具對經典工程案例的重塑討論加深理解,課后通過組織學術報告會、科技創新實踐活動、開放性試驗、工地現場的觀察實習等鞏固課程學習效果[6]。
三、多措并舉培養綜合素質
經過不斷探索研究發現,傳統的教學方案常采取單一的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堂傳授學科基礎知識。這一教學方式的育人效果在現階段已大打折扣。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OBE理念則可以代替傳統的授課思想,達到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第一,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線上自學充分利用MOOC平臺中的課程資源庫、討論區、習題庫等板塊,線下教學重點在于將理論學習、實踐培養、思政建設相融合,結合實際事例、實際工程分析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本領與實踐的能力,并認識工程問題背后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第二,采用翻轉課堂,讓學生自行查閱并講述與土的滲透、變形、強度有關的工程事故,強化工程倫理意識,讓學生了解工程建設中所面臨的土力學問題、安全及工程師的責任。第三,課程設計包含4次土力學實驗教學環節,培養學生靈活思考的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針對人多設備少、時間緊湊的情況,增加了虛擬仿真實驗。第四,采用現場教學方法,教師布置相關任務,讓學生對土或者巖石的分類進行辨識,培養學生的現場觀察及辨認能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第五,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與學術交流活動,為了加深對土力學知識的理解,在全校開展加筋土擋墻設計競賽,并選拔推薦參加全國競賽,培養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為國家培養創新人才,見圖2。
四、持續改進考核評價體系
在土力學課程教學中主要將理論學習、實踐培養、思政建設相融合,不斷地改進教學評價體系,探索更好調動學生學習的方法,將OBE理念中的人才培養效果作為課程育人效果評價的主要標準。
課程成績評定增加了過程性評價的比重,并采用多元化考核形式,將在線學習(15%)、課堂學習(10%)、仿真實驗(5%)、線下實驗(10%)、期末考試(60%)五方面納入課程考核范圍。課程考核方式的反饋機制詳見圖3。考核過程中借助雨課堂、智慧樹等網絡技術平臺實現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在平臺上學生可以及時反饋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予學生解惑。
五、結束語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務,系統化地進行課程思政設計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我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舉措。OBE理念使育人目標有了量化考核標準。青島理工大學土力學課程團隊以OBE理念為基礎,通過對育人目標進行分解,對課堂教學進行整體化、系統化設計,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各種教學資源,將教學的中心回歸于學生的身上,使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保持自我完善,自我學習的能力,經過教學成果檢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程也入選了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首批山東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參考文獻:
[1]魚海濤,解憂,劉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理工科課程思政系統化設計與實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100-103+151.
[2]王立憲,吳長.基于OBE理念的土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5(10):37-39.
[3]馮彩虹.OBE理念視域下學前教育專業(專科)課程思政實施路徑分析[J].思想政治研究,2021(4):1-2.
[4]程建軍.“土力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外延與內涵探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0,10(5):25-28.
[5]李艷偉.基于“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以《環境法規》課程為例[J].輕工科技,2020,36(4):156-157+168.
[6]沙沙,張平,張靜.“互聯網+”時代,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高教學刊,2021(21):115-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