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輝
摘要::新課改為了使教學改革理念能夠符合時代發展需要,而將素質教育列入了重點改革目標中。同時,為了能夠給各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提供相關的經驗,新課改首輪針對素質培養的教學改革就要從在中學的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為切入點,以此讓德育教育內容約束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并對學生自身的長期穩定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則對中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更加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班級管理 德育 實施策略
前言:如果說在小學對學生進行德育內容的滲透,是為了在日后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素質教育打基礎。那么在中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就不僅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更是在為維護社會秩序做貢獻。但是,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依然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通過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去挖掘更多有效的實施策略。
影響中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的因素
應試教育不良影響
中學生在日的學習中經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為的就是能夠輕松應對最終會到來的高考[1]。應試教育的思想已經在各階段的教學中根深蒂固了,因此導致重分數、輕素質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中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措施也不可幸免地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不良影響,使其長時間得不到較為顯著的教育成果。班主任對素質教育沒有一個端正的態度,也使得學生對德育教育也存在嚴重的應付心理,最終使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變成了無用功。
學校考核內容影響
中學生由于思想意識和行為意識已經完全建立,所以他們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模式,而學校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則制定了很多的考核標準,以此來督促班主任對學生的行為加強管理。因此,在學校的考核項目中并沒有與素質教育相關的考核內容,而班主任則把過多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如何達到考核標準上,從而嚴重影響了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中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樹立德育榜樣
在班主任利用班級管理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時,要充分利用榜樣效應,讓榜樣上身優質的德育品質為學生提供德育教育內容的標準體現形式。其實,德育品質并不是遙遠且內涵深厚的素質文化,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如喝完飲料后將塑料瓶扔進垃圾桶、交通警察撿起地上的國旗等等。因此,班主任可以就地取材,讓德育品質較高的同學成為德育教育中的榜樣[2]。利用學生間的良性促進關系,始終實現每一個學生時代德育境界都能得到提高的教育目的。
優化教育環境
在進行素質教育時,環境具有能夠讓德育教育內容悄無聲息地對學生產生影響的作用[3]?;诃h境在素質教育中如此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就要利用環境熏陶的優勢,讓德育教育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一環節中,真正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例如可以再去班級內掛上一些名人名句或者一些行為準則等,讓這些內容逐漸融入到學生的潛意識里,以此來加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時,這樣的教育環境也可以成為班級文化的特色,使班級在考核中可以獨樹一幟。
保證協調發展
中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的不同,所擁有的思想道德品質的高低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地了解,并針對德育品質較差的后進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和側重點的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利用前進生帶動后進生的方法,讓其可以組成德育學習小組,在共同學習中實現共同進步。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班主任的實施策略要以學生為中心,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特點和對德育教育的心理預期,從而調動學生對德育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實質性的教育成果。
開展實踐活動
開展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是將德育教育內容以真實的教育形式實施和落實的最佳途徑。其營造出的輕松自由的教育氛圍可以讓學生在毫無壓力的狀態下接受德育教育,并以此拉進來德育教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德育教育內容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可以在班會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對德育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學生之間也可以就德育品質的定義問題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和討論,利用學生間的觀點分享,促使學生對德育有另一個方面和層次的認識。
結論:綜上所述,雖然現階段在班級管理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依然受到應試教育和學校考核內容的因素不良影響,但是也無法阻礙德育教育實施的腳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通過榜樣效應、優化環境、保證學生共同進步以及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來讓德育教育能夠看見真實的教育成果。通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實施德育教育進行實踐,可以幫助中學階段各學科能夠很好地完成新課改的教學改革任務提供有力支持,同時也能夠讓班主任更好地對班級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
[1]劉西鋒.中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35):1-2.
[2]崔寶榮.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6):127-128.
[3]李衛平.中學教育教學德育管理實效性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