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要:語文是學生們感受中華文化,學習中華優秀思想的重要途徑。從學科角度來看,語文學習是貫穿于學生們整個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從文化角度而言,語文教學起著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更要掌握好語文學習,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語文學習增強自身的文化素養,養成積極健康的習慣,因此培養學生們的語文自學能力是值得研究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能力;教學策略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視教育的,更是提出了“教育強國”的口號,小學教育作為我國的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理應發揮好教育第一棒的引導作用。隨著國家的進步、社會的進步,教育也要做到與時俱進,不僅要做好教育,讓學生們學會知識,更要幫助學生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語文學習歷來都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教師們要將學科教學與學生們的語文能力培養相結合,幫助學生們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為學生們今后的學習助力。
1.注重自學理念的植入教學
理念先行幾乎是教育界的共識,小學生們正處在思維養成和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正需要教師們的正確引導,此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學生們的行為習慣,而是要逐漸讓學生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自覺自動的進行學習。因為學生們剛剛進行學習,甚至不明白什么叫作自學。教師首要做到理念的植入。
單純的理論知識輸入對于小學生們而言并不是可取的教學方法,教師最好發揮榜樣的引導作用。首先,教師要做好個人榜樣,小學生們還是比較聽老師的話的,在他們心中老師就是自己的引路人,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語言的表達,不要隨便打壓學生,讓學生們感受不到學習的喜悅,還是多談論學習的樂趣、學習的積極作用。同時用實際行動向學生們展示出學者風范,如認真上課、認真備課,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的優秀品質;其次,教師要能夠在無形當中貫徹理念教學,讓學生們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如通過講述優秀人物的故事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意識,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經典的歷史故事,如《鑿壁偷光》這樣的故事都是彰顯古人奮發圖強、上進讀書的例子,也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
2.提供自學方法
等到學生們都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之后,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該如何自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提供一些自學的方法。可以在每堂課中結合每一篇課文進行自學指導。
例如在學習《浪淘沙(其一)》、《江南春》和《書湖陰先生壁》的古詩時,教師們要指導學生們課前先進行朗讀和背誦,因為古詩學習不同于現代文,必須有誦讀的環節,讀著讀著,有時候意思就會凸顯出來了;然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按照科學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如以《書湖陰先生壁》為例,先進行題目分析,學生們很直觀就會感受到題目與平時接觸到的文章題目不同,“書”的意思是書寫,湖陰先生就是指一位先生,壁就是墻壁,所以意思就是在湖陰先生的墻壁上寫詩;然后進行通篇瀏覽,可以看到古詩都是七個字的,因此就屬于七言絕句,作者是王安石,教師則需要介紹一下作者的身份、歷史背景等,加深學生們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然后,就是進行內容的學習,逐字逐句的學習看起來很緩慢,但是卻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意思是:長把茅草屋檐掃干干凈凈無鮮苔,花木規整成行成垅是你親手培栽。一條流水護著田將叢綠纏繞如帶,兩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來。最后就是對古詩傳遞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結合本詩來看全詩既贊美了主人樸實勤勞,又表達了詩人退休閑居的恬淡心境,從田園山水和與平民交往中領略到無窮的樂趣。在學習完成之后,教師要幫助學生們歸納出來學習方法:一讀、二瀏覽、三析題、四解析內容、五提煉。鼓勵學生們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課外古詩學習。
3.完善激勵機制
考慮到小學生們的自律能力較差,完全要想依靠他們自己實現自學是不太現實的。但是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來看,小學生們其實是非常單純的,他們喜歡玩鬧、喜歡老師的表揚、喜歡生動形象的畫面,那么教師就可以將語文學習轉變為學生們樂于接受的游戲模式,進一步借助記錄機制的完善,讓學生們不斷感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被肯定的感受,從而形成正向的學習循環,最終實現自學能力的培養。
教師需要設定出激勵內容,然后將不同的內容標注上不同的分值,以積分形式記錄學生們的學習路徑。學習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長期堅持和磨練的,那么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就是不錯的教學模式。如教師將課文背誦、課堂問題的回答、課文預習、考試成績等都納入考核標準,分別對應1分、1分、1分、2分的分值,并在班級的文化墻上畫出積分墻,學生們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的積分和其他學生的積分,看到自己的進步,激勵自己學習,同時借鑒其他學生的長處。學期末教師可以將積分進行統計,并為積分前十名的學生頒發獎狀和小獎品,學生們從中獲得成就感,感受到學習的積極作用,今后也會愈發熱愛學習。關鍵的是在激勵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們養成了很多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無形中完成了很多學習目標,對于促進學生們的自學能力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語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會如何學習。對于小學生們而言,更要在早期建立起正確的學習意識、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讓學生們逐漸掌握自學的能力更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是重要的基礎啟蒙學科,要想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可以通過激勵、自學理念的植入的方式展開教學。
參考文獻
[1]郭恭余.注重策略實施水平,讓小學語文自學之花綻放[J].學苑教育, 2019(13):32-32.
[2]張艷.讓德育之花綻放于小學語文課堂[J].吉林教育,2020(10).
[3]趙秀娟.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2021(2019-33):9-9.
[4]張文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2019, 000(015):148.
[5]沈潔.策略引領,讓小學語文教學在"線上"舞出精彩[J].第二課堂(D), 2020,No.971(0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