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飄飄
摘要:中國的英語教育絕大部分是從小學開始的,小學英語作為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對于孩子們整個英語學習生涯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情景體驗模式意在讓學生學習基礎英語的同時,代入到合適的場合進行對話,讓學生了解到其中的文化特色與思想特色,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英語教學中,英文語言是本體,情景是載體,本體在載體的作用下,學習才算是科學合理。本文將分享作者在實際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案例與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合情景體驗模式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景體驗模式教學;英語教育
在全球協作發展的大背景下,義務教育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課堂中扎實學生語言基礎、豐富語言文化知識、增強溝通交流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各個場合中正確使用英語,成為了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
一、小學英語教學加入情景體驗模式的必要性
(一)使學生深刻了解學習內容
在啟蒙階段的英語學習,教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對單詞、句子、語法的教學,更應該使學生了解語言背后所蘊含的交流文化。學生的知識輸入若是單純停留于表淺,不能對英語所包含的文化產生共鳴,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輸出語言知識,便不能算是真正的學習到英語知識。
在開展PEP7 Unit3 Read and write的英語教學時,筆者以festival為主題,預先將班級分為五個節日小組,分別是China’s National Day,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Christmas和 Thanksgiving Day。各小組在課前了解相關文化,準備好道具材料,在課上各小組分別展示如何慶祝各個節日。國慶小組的學生,有的手舉國旗,有的臉上畫上國旗,“We’re going to sing the national anthem. We’re going to take a trip”;中秋小組的學生,有的帶來了月餅,有的扮成嫦娥,“I’m going to fly to the moon. I ’m going to eat mooncakes with my family.”;圣誕小組的學生,有的戴上圣誕帽,有的帶了圣誕樹和長筒襪,“We will send gifts to each other. She will 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 He will be Santa Clause. ”;春節小組的學生,有的自己書寫對聯,有的帶來了紅包,“She is going to give the lucky money. I’m going to write couplet.”;感恩節小組的學生,有的帶來了賀卡,有的帶來了雞肉,“I’m going to say thank you to my parents. We’re going to eat the turkey.”可以看出,在加入了情景體驗模式教學后,學生對節日的英語表述更加感興趣,語句更加豐富,主題氛圍更加濃厚,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也較平時更好。
(二)發掘英語代表的文化,增強學習興趣
語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文化,發掘語言文化是學習英語的必經之路,所以情景體驗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英語主要是代表了西方國家的文化,學生在學習語言時,也可以學習到西方的政治、文明、經濟、科技與民俗風情等。學生在融入到不同的情景時,會對西方文化進行探尋,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與不同點,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可以極大的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PEP3 Unit5 B部分教學時,學生不僅僅要學習餐具的詞匯表達,筆者還通過視頻和圖片等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餐具背后所代表的中西飲食文化差異。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usually use knives and forks. They usually put a knife on the right and a fork on the left. In easter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Korea and Japan, people usually use chopsticks and spoons. In India, people even use their hands to eat rice.學生通過感受不同的飲食文化得出感悟We should respect each culture.
二、開展英語情景體驗模式教學的措施
(一)探討易于教學的主題情景
情景體驗模式多次在新時代英語教學討論中出現,教師們多也順應教學趨勢,在課堂中注意多加運用,但因缺乏系統的選題與備課,導致“情景體驗模式”的教學長期以來一直處于事倍功半的狀態。
在選題時,教師的側重點是多元化的。有的教師側重于中方文化,認為在情景體驗模式中學習中方文化,有利于學生聯系實際經歷,便于理解;有的教師提出,多以西方文化為主題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真正的語言文化中學習英語,為長久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有的教師偏向于藝術類,因為其認為文化與藝術是共生關系;有的教師偏向更高難度的科學技術類,因為其認為這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由此可見,雖然同是“情景體驗模式”教學,但我們可以涉及的方面廣之又廣,因此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現有基礎、教學實施目標、學生能接受程度等方面,選擇適合的主題,進行英語教學。
(二)創設主題情景,正確運用語言
情景體驗模式可以是學生之間在特定情景下學習的對話,也可以是教師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播放一些英語電影、圖片、音頻、錄像等資料,讓學生們間接體驗,這些方式可以使學生們產生更為持久的感受與記憶。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同學開展故事表演、英語文化晚會、英文辯論等活動,通過服裝、道具、音頻、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創設主題場景,幫助學生迅速進入情境,展開真實的語言交際,以更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同學們在情景中習得英語,輸出英語。
以PEP4 Unit6 B Read and write為例,筆者將整個教室變為商場,把全班分成兩大銷售組,剩余為顧客組,引導小組進行PK, 推銷自己的產品,看哪組賣出更多的產品。教師引導學生用“Are they cheap/expensive/pretty/nice?”“What can it/they do?” “Come and see. Can I help you? The … is/are…”“It’s/They’re very…”“It can help/make you …”等語言去描述和提問。最后,學生根據服務,性價比和賣出數量,評出最佳銷售。
在這樣PK銷售的情景體驗模式下,真實的語境喚醒了學生最直觀的生活體驗,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被迅速調動起來,相互競爭激發了學生推銷產品的表達欲,目標語言的輸出不再顯得枯燥單調,學生的熱情高漲,語言的輸出也更豐富流暢。在層層遞進的教學過程中,語言的交際功能得以實現,教學目標也得以更好地落實。教師最后設計的最佳銷售的評價活動,也幫助學生樹立了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凡事有標準有總結有反思有改進。
三、總結
情景體驗模式使英語課堂教學開展得更深入,教學目標完成得更到位,學生的語言輸出更豐富全面,語言的交際功能也更能得到體現。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前,探討并確定切實可行的主題情景,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和主題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本,體驗文化內涵,促進語言輸出,增進溝通交流,加深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真正做到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參考文獻
[1]蔣紅霞.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00(011):P.200-200.
[2]石中琪.體驗式教學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探討[J].讀天下(綜合),2020(5):0149-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