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慶
摘要:動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教授,更要重視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要善于發掘課文當中的情感為我所用,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讓情感性課堂綻放其獨特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性課堂;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小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除了進行一些常規性的教育教學之外,還要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加以關注。這是因為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生理和心理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各方面都還尚未成熟,而這個關鍵性的階段正是需要教師正面引導的時候。
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活動,情感在教育的過程中意義重大,會伴隨著學生認知的的整個過程。情感教育不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更是我們教學的目標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地位,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示之以形”,更加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情感運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情感運用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實質性作用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模式不斷的發展實施,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意識到在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也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都積極的采用了相應的教學措施,但是從實踐的結果來看,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是我覺得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教師自身對于情感教育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沒有對情感教育進行一個深入的研究分析,所以在實際的教育應用中只是簡單的形式主義。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之前,就應該對其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然后根據情感教育的特點,結合語文學科的教育內容,針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優化設計,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思路,是情感教育能夠充分的發揮出真正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運用情況來說遠遠沒有達到所期望的目標要求,有不少的情感教學運用還沒有發揮出其實質性的作用。
(二)不注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推行全新教育觀的影響作用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轉變了教育理念,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將課堂的主體交給學生,重新制定了教學的計劃和教學活動,漸漸的弱化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選擇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把控,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學習活動,這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內含,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似乎很多的教師并沒有重視全新教育理念,依舊是按照原來的教學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并且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單一化,不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教學情感運用,以至于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長期處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就會養成一種過度依賴教師的學習習慣,缺乏主動性,長此以往就會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在情感養成這方面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再運用情感教學,就會更加的困難。
二、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情感運用的有效對策
(一)通過情感運用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升教學針對性
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發現,教師和學生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否和諧平等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以及情感教學運用的重要因素,在過去的常規性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一直是視教師為課堂的主導,這種教學模式缺乏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性交流,長此以往學生對待事物時思維邏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也就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要想能夠有效的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就必須要將情感性教育重視起來,摒棄過去傳統教學存在不足的教學方式,樹立起和學生之間平等的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并且能夠在綜合能力方面也能夠實現一個質的飛躍,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小學生能夠通過好習慣的培養達到全面發展。
(二)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提高情感運用的實效性
小學語文教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了長期的經驗積累,在不斷的改進和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比較完整的教育教學理念,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性深入,沿襲采用傳統的教育理念涌現出很多新的問題,發現了諸多的不足之處,當然傳統的教育理念是在特定的教育環境中所形成并實施的,所以它依然具有我們所需要借鑒的地方,只是這種教育觀念已經不適用于當下的教育發展需求,所以必須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避開傳統教育理念所存在的不足,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積極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對于教學的改革創新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任何事物都需要循序漸進,不能夠操之過急,要根據教學的規律不斷的進行探索研究,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完善教學評價形式,為情感運用奠定堅實基礎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伴隨著應試教育的模式,關注考試成績的比重也在逐漸加大,對學生的關注重點都是在考試成績上。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的評級形式所帶來的影響,教師不得已將主要的教學精力都投入在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上,即便有部分教師想要進行情感性教學,但是迫于教學評價所帶來的壓力,也就只能是采取原來的教學方式,所以,我們要積極完善語文教學的模式,鼓勵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情感教學,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單斯雯.略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用性和情感性的統一[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年3期.?
[2]熊祥娟.探究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實現師生情感的共鳴[J].數碼設計(上),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