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生 張璇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動態、持續的專業化成長過程,在區域研修一體化背景下,研修課程將成為教師學習的重要資源和載體。我們秉承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設計與開發基礎課程、發展課程、創新課程三類研修課程。
基礎課程是指向教育教學常規問題解決的學科教師必修課程。學科教研員在對教研活動進行課程化加工后,形成相應的研修計劃、課程實施方案、課程評價分析。發展課程是指向不同發展階段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學科教師必選課程,如班主任培訓、教學干部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等。創新課程是指向教育教學改革或區域教育發展關鍵問題的學科教師任選課程,如項目式學習培訓、核心素養培訓等。在開發與實施研修課程中,我們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1.以“問題導向”為出發點,關注研修課程的群體問題
“問題導向”表明研修課程學習的起點即“問題”,也就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或自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難題,是教師學習的內在需求。對于成年人的學習而言,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要充分考慮學習者已有經驗、學習時間等限制性條件,以教學實踐中的真實問題為著手點,充分考慮教師發展的真正需求。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種類多而雜,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研修課程得以解決。以“問題導向”為出發點,研修課程的設計必須明晰課程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深挖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思考該問題的解決能否以研修課程的實施為途徑。例如,針對教師科研難題,我們開發和設計了面向全區小學科研骨干教師的“課題研修‘啟航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培養科研骨干教師在選題、文獻綜述及課題申請三個維度的主要能力為目標,依托線上交流、通識培訓、實踐指導、反饋改進四個主要環節進行。
以“問題導向”為出發點,要把握教育的“連鎖反應”,力圖從“小問題”著手,影響“大范圍”,從“小群體”出發,影響“大整體”。因此,要依據課程的實際情況,確定該研修課程面向的群體規模。
2.以“目標導向”為落腳點,關注研修課程的主體問題
以“目標導向”為落腳點,強調研修課程的主體是教師,研修課程的目標即教師通過課程學習在專業知識、技能等各方面能達到的水平。課程設計者要在清楚課程所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細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準確把握指向問題的表現性目標。研修課程目標的落定要按照課程研修計劃、課程實施方案等逐級確定。
例如,為了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推進腦科學在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實踐應用,我們開發設計了“腦科學理論在學習中的應用”課程。該課程是面向全區對腦科學領域有需求的教師所開設的創新課程,采取教師自選的方式,從腦科學理論認識、改進日常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及體驗式教學設計三個方面切入。
3.以“結構導向”為核心點,關注研修課程的內容設計
研修課程的核心點在于課程內容的設計,也就是這里所說的“結構導向”,即為達到課程目標所需要的支撐內容,主要包括課程資源的開發、課程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課程實施方式等。
依據《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研修課程內容設計的一般原則包括:一是注重師德培養,課程內容的設計要體現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現實需求;二是充分考慮教師作為成人學習的特點,關注其在教學實踐中的真實發展需求,突出研修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三是內容設計要與課程目標相契合,通過對課程目標的分解,依托課程內容,逐層、逐級、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四是研修課程的內容設計不僅要抓住教師的專業發展,還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構建以研修課程為支撐的教師學習中心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CDDB19312)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