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愛茹
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在建校之初就確定了教師貫通培養的思路,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
1.“課題貫通”一體化教研,提升教師理論育人的高度
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研究九年一貫制學校特點,精心設計了九年一貫制的課程體系,并積極申報課題“九年一貫制學校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實踐研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各個學段的教師在總課題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子課題的研究。在“一體化”“貫通培養”的思想指導下,不同學段的教師根據課題研究的主題,一起開展課型、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法、校本課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通過“以課代研”的形式,立足課堂,相互聽課、交叉代課、互相命題,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加快教師的多元化、縱深化培養。
中小學教研一體化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邁出的重要一步,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和研究,學校已組建多門學科教研一體化的教研中心。教研中心統籌各學段的教研活動,在教研過程中圍繞某一主題、某一領域、某一教學現象,在研究中尋找課程關聯點、教學銜接點、學生發展點和貫通發力點,建立各學段間的縱向聯系。
例如,英語學科圍繞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話題進行探討和研究。低學段側重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和生活情趣,分別從認識健康食物、運動和心情三方面入手,讓學生通過歌曲歌謠演唱、繪畫、繪本閱讀、超市購物體驗,能夠識別不同的食物、運動和心情。中學段則逐漸側重學生準確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體系的建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閱歷來說一說合理膳食的意義,了解食物金字塔中的食物種類,并能夠明確它們在日常飲食中的比例;同時,學生還可以介紹喜愛的運動,以及簡單描述運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讓學生愛美食、愛運動、更愛生活。高學段更側重邏輯能力和深度表達能力的培養。
2.“資源貫通”跨學段實施,延展教師教學育人的長度
九年一貫制學校比起純小學或是純初中具有教師學科類別豐富性的特點,我們把這種學科差異作為重要的資源優勢,在全校師資安排和學科教學資源使用上統籌考慮、學段共享、貫通使用。
第一,在教學安排上,實行教師跨學段教學,打通學段壁壘,讓教師全視角研究九年一貫制教育教學特點,通過自身的貫通發展對學生進行貫通培養,凸顯學校“貫”的屬性。教師自身的學科資源也能讓全校的學生共享。例如,高學段的區級生物學科帶頭人同時也是中學段科學學科的教師,高學段的化學教師同時也是小學實驗研究的教師。在不同學段進行教學,可以讓教師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研究學情對于教學內容有效實施的重要性,能夠更深入地挖掘學科內涵,督促教師成為學習型教師,從而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
例如,高學段教師進課堂,引領教學有效銜接;每年的學科教學診斷會、質量分析會,全學段教師都要參加,高學段教師會結合學情給低中學段教師提供一些有效建議,激發低中學段教師思考教學走向;每年中考結束后,高學段教師都會給教師們分析中考試卷命題,讓各學段的學科教學更有的放矢。
第二,不同學段拓展性課程助力教師“一專多能”。目前,學校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教師編制緊張,同時,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豐富,供求關系失衡。為此,學校鼓勵教師充分開發專業外延,為不同學段的學生提供豐富的拓展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每學期初,學校會開放選課平臺,讓全校教師申報自己研發的五個類別的課程,各個學段主任會根據課程需求和課程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課程選擇。然后,學生進行拓展課程的網上選課。在研發課程中,很多教師都積極嘗試給不同學段的學生授課。例如,低學段的美術教師為高學段的學生開發了“我的縫紉時間”課程,帶領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服裝,信息教師開發“一起來做微電影”等課程,學生們非常喜歡。跨學段課程的實施,有效緩解了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讓教師們拓寬了視野,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課程整合”跨學科實施,拓展教師課程育人的寬度
課程整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的重點內容之一。學校自2014年開始進行整合性課程的研究,目前已經進行了7年,開展了近15場關于整合性課程的教師論壇活動。在教師論壇上,研究不同主題的團隊多次“華山論劍”。整合性課程讓不同學段的教師能夠得到不同的課程資源,不僅讓學生學得有寬度,更讓教師們的課程研究視野無限延伸。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語文以橋為主題的教學時,語文、物理、數學、地理、科學教師組成整合性課程教學團隊,每個學科教師梳理本學科領域知識,帶領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專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物理教師從力學角度分析了趙州橋的建筑原理,數學教師從數理關系角度給學生分析了趙州橋橋體弧度堅固的科學依據,科學教師帶著學生用樂高搭建出了想象中的橋的樣子,最后,語文教師從文學的角度帶領學生多角度體會趙州橋的美。這樣的整合性課程不僅讓學生對“橋”的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提高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合作與探究的能力、思考與發現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等。
學校在教師發展評價上也努力體現“貫通”的特點。例如,班主任隊伍的評價體系是九年一貫的,這樣有利于班主任從不同年級層面了解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變化,有利于促進九年一貫班主任師資隊伍的培養。
又如,為體現九年一貫的特點,按照教齡開展教育教學展示、考評活動。教齡三年以內的青年教師,定期舉行板書設計、課程展評、現場說課等青年教師學術團體研修活動。學校還根據不同教齡,打通各學段,統一評價要求,推出“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讓教師們全員精進,階梯發展。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