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盤克初級中學 張文禮
微課程最先出現在美國,它的原型是教師給不在學校學習的學生錄制的用于在家中學習和復習的視頻材料,后來發現這種學習方式備受學生喜愛,且效果和優勢均十分明顯,于是漸漸開始推廣并演化成為如今的微課。如今,微課程已經十分成熟,它以時長較短的視頻為主要形式,借助精準的內容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達到預設的目標。微課程具備以下幾大特征:首先是內容的針對性強,不寬泛,只針對一個問題;其次是視頻的時長短,內容精煉,為的是讓學生精準獲取信息,不至于過于反感,或者找不到重點;再次是它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不需要教師過多講解;最后內容豐富,可以囊括課內外信息,可以展示課件,可以是講課視頻,教師也可以自己設計和制作,加入任何必要性的內容,學生可以利用直觀和豐富的學習材料達到高效掌握知識點的目的,令學習不再枯燥。
微課程的出現為分層教學的實現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教師可以在講新課之前針對本班學生的學情,制作多個針對性和重點不同的微視頻課程,提前發送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前溫習。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后,就能在相對統一的狀態下學習,縮小差異。這樣的微課程也可以作為學生課下補習、查缺補漏的工具,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視頻內容去學習。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時,教師分別設計出基礎型和拔高型的微視頻,基礎型視頻中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這些物品逐漸褪去本質特征,成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讓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和概念;拔高型的視頻中則呈現出了生活中的銳角三角形物品、鈍角三角形物品和直角三角形物品,將這些物品一一呈現后分成三個類別,讓學生看視頻找共同點,從而意識到三角形按照角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每堂課學生都會在學習新知識點時遇到新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把握住每堂課的教學重點,明確微課程設計內容的范圍,找準學生的需求,精準應對難點。比如,在“多邊形內角和”的學習中,學生對多邊形內角和的推導公式掌握得不好,這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微視頻:吳現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四邊形,從該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延伸出一條對角線,此時四邊形變為了兩個三角形。圖形旁出現三角形內角和的計算公式。接著,畫面中出現了一個不規則的五邊形,并從一個頂點延伸出兩條對角線,將五邊形分割成了三個三角形,這時學生已經能夠按照剛才的方法熟練地計算出五邊形的內角和了,難點不攻自破。
微課程以視頻的形式來呈現知識,它的內容是形象直觀的,并且可以融入多種類型的材料,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制作出重點內容突出、詳略得當的視頻供學生學習,不僅能夠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分辨出重點和非重點,還能夠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比如,很多學生都容易混淆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概念,那么教師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就可以在微視頻中加入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圖表,直觀呈現二者的差異。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區分,教師可以在微視頻中將解析式的字母和數字變成不同的顏色,如此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學得更快、記得更牢。
目前,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已經逐漸成為教學的常態,但是濫用和不合理應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導致其價值不能充分體現。可見,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在實踐中總結出更多好的微課應用技巧,反思自己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微課教學的效果,同時有效推動數學教育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