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歌風中學 孟麗君
高中生的心智介于成熟與未成熟之間,具有自尊心強、個性鮮明、特別在乎他人評價等特點,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打擊,產生挫敗心理,進而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老師需要引導學生轉變心態,改進學習方法,幫助高中生克服學習數學的障礙。
高中生難以提高數學成績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來自高中生的主觀意識,另一方面則來自高中數學學習的客觀環境。前者體現在高中生的意志力比較弱,遇到高難度的問題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與技巧,只會死記硬背定理和公式,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應用,有錯題本卻不知回顧與復習,重形式而不重內容,導致在遇到類似的題目時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客觀環境主要體現在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來說難度加大了很多,需要理解的抽象內容增多了,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更高了。進入高中以后,老師不再圍著學生轉,很多學生在缺乏老師監督和指導的情況下,難以做到獨立自覺地學習,沒有認真仔細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另外,高中數學難度加大后,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基礎薄弱,跟不上高中老師的教學節奏,在上課中沒有聽懂的內容下課后也沒有弄明白,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最終拖垮了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關注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給予數學學困生更多的幫助和鼓勵。
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好扎實的基礎就盲目地刷題,想通過量變達到質變,最后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老師應該先讓學生掌握好最基本的定理和公式,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再做相應的題目,在做題過程中加深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并總結它的變式、難點和易錯點。等到基礎已經鞏固好,再去做提高題,循序漸進地提高數學水平,這是符合學生的心智特點的學習方式。
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一個好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良好開端。這種問題分兩類,一類是基本的概念問題,另一類是復雜的難題和易錯題。前者說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真正理解某個概念或定理,有可能是老師上課節奏太快,或者是闡釋得比較簡單,需要老師重新對這個定理以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的方式進行更加詳細而清晰的闡述。后者說明題目本身比較復雜,學生做題的經驗和技巧不夠,需要老師多教授不同的做題技巧,幫助學生少走彎路,提高做題效率。老師要考慮到高中生的身心特點,理解高中生或許是因為怕自己提的問題太幼稚而被同學們嘲笑,或者是沒有意識到提問題的重要性,又或者是對上課的重難點不熟悉而提不出問題,根據不同的情形,老師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提問。
智力因素包括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和創造力,而非智力因素是一種心理因素,它與情緒、意志、興趣、毅力、性格、信念等關系密切。老師可以通過鼓勵和關心融入學生中間,給予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必要的幫助,向學生展示數學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可以在課后有意識地布置幾道難題,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勇于攻克難關,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信念感。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促進學生克服困難、增強信心和動力方面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針對那些性格比較自卑和內向的學困生,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經常叫他們起來回答問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并逐步幫助他們建立在數學學科上的自信。
綜上所述,高中生學不好數學既有內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分類討論。老師在幫助學困生提高成績時,需要采取正確的策略方法,輔之以積極的鼓勵和引導,教授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技巧,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輕松的、和諧的學習環境中逐漸克服對數學的畏懼情緒,慢慢培養起對數學的興趣,直至真正地愛上數學。這不僅需要老師轉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還要真正地理解和體諒學生,從而促進師生間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