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廣河縣三甲集小學 馬少山 馬永蓮
邏輯思維能夠將一個比較大的目標拆分成很多個執行性強的小目標,并且這些小目標能夠用來試錯。邏輯思維能力并不是永恒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日常的練習獲得提高,相反,若是不經常使用,那么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退化。因此,要想讓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保持甚至提高,就需要不斷地學習、思考與探索。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重點把握邏輯思維的技巧與應用,尤其是對學困生而言,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本就不如其他學生,所以老師應該將更多的關注放在他們身上,多給予一些鼓勵與支持,并且傳授正確的思考方式,久而久之,就能夠讓學困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往往本能地會對老師產生一些畏懼與抵觸心理,甚至還很自卑,不愿意和老師溝通交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逐步建立起和諧的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鼓勵學困生將內心情感表達出來,引導他們逐漸端正學習態度。與此同時,老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與素養,給予每一位學生足夠的尊重,這樣能夠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除此之外,老師還需要依據學困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做數學訓練,在培養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老師要根據學困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和內容,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的學習環境,從而增強學困生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已經進入大眾生活,因為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所以經常被老師應用到課堂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音頻、圖像或者是視頻等,不僅能為學困生營造更加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還能將一些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更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困生,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增強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這一內容的教學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小動物分零食的動畫,并將各自分得的數量以條形統計圖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學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且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到平均數以及條形統計圖的基本概念,不僅降低了學困生學習的難度,還能讓他們的思維得到發展。
部分學困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的自信心遭到嚴重打擊。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學困生思維能力,豐富他們的解題思路,并引導他們掌握更多解題技巧,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例如,有一道應用題:甲和乙兩個人都在某工廠做零件,其中甲每小時完成25 個,乙每小時完成23 個,若兩人共同工作4 小時,一共能夠完成多少零件?針對這樣的題目,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從多個角度展開分析。比如,可以先計算出一個小時內兩人總共能完成的零件數,再乘以4得出結果;也可以分別計算出兩個人在4 個小時內完成的零件數,然后相加得到答案。無論用哪種方式進行計算,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能夠讓學困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數學是整個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能夠為后續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學習數學比較困難的原因是沒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困生邏輯思維的訓練,讓他們逐步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