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鄒平市韓店鎮中心小學 王珊珊
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使用的管理方式相對單一直接,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幾乎以命令為主。運用這樣的溝通方式與管理手段,雖然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但同時也一定程度地破壞師生之間和諧關系,學生對班主任產生畏懼心理。而溝通藝術的運用能夠突破管理瓶頸,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管理工作中運用溝通藝術,可以增進師生言語上的交集,打破傳統管理工作中一味“傳”與“受”的局面,這樣既能增強交流的趣味性,又能讓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更加和諧、穩固。
第二,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合理運用溝通藝術,能夠了解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僅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學習需求,而且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朝著適合自己的方向發展,從而挖掘他們的潛力,此外還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第三,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小學生年齡小,心智不成熟,所以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摩擦較多。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合理運用溝通藝術,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人際交往技巧,學生能夠做到與他人和諧相處,最大限度避免矛盾與沖突。此外,溝通藝術的運用有助于構建和諧班級氛圍,增強學生班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這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需要遵循科學的原則:第一,師生平等原則。在傳統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通常以命令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學生缺少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只能被動地聽從班主任指導,按照其要求去學習、生活,這讓很多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高效管理視角下,班主任應拋開教師身份,與學生平等交流、互動,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主人翁身份,從而激發學生表達動機。第二,以生為本原則。作為班級中的主體,學生的心智發育、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對班級管理成效有直接影響。因此,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要保證自己的語言符合學生心智發育要求、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從而保證溝通的有效性,為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善于傾聽是一個人溝通藝術的重要表現,從本質上來說,溝通是一個人“說”另一個人“回應”的過程,若都是一味地“說”,這樣的溝通必然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由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扮演的是服務者角色。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認真傾聽,通過傾聽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與關注,這可以喚醒學生表達欲望。因此,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傾聽,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繼續去說。傾聽的內容越多,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也就越深,這樣,在溝通的時候也就能夠將話“說”進學生心中,從而保證溝通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往往是面對面形式,這種溝通形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例如,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或者內心畏懼班主任的學生,他們往往不敢直面班主任,在面對面交流中比較羞怯,通常選擇沉默,導致交流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效溝通視角下,班主任應選擇合適的溝通平臺,從而保證溝通的實效性。例如,對性格開朗的學生,可以采取面對面溝通的方式,給學生良好的交流體驗。而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可以采取線上溝通的方式,例如,通過微信、QQ 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文字交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面對面交流時的羞澀或畏懼心理,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暢所欲言。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所以,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不同性格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溝通技巧,以此進行有效的學生溝通,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對成績優異、思維比較成熟的學生,班主任在與其溝通的過程中應以點撥為主,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表達,更多地讓學生主動說,而自己則提出建議、方法。而對思維稚嫩、思想不成熟的學生,班主任在與其溝通的過程中則更多偏向于“說教”,通過講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學生傳輸知識,提升其認知水平,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思維。又如,對學習態度認真、成績優異的學生,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的時候應當以表揚、肯定為主,同時向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對學習進步不明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以鼓勵、激勵為主,給學生講解古今中外因為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名人故事,旨在增強學生自信心。這樣的溝通方式為學生“量身定制”,有利于提升溝通的有效性。
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和是非辨別能力,所以在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犯錯,這是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個時候,有效的溝通顯得極為重要,它直接影響問題處理效果。在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通常斥責學生,這不僅不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還會打擊學生自信心,甚至讓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疏遠。高效管理視角下,班主任應當有訣竅地批評學生,例如,面對沉迷網絡游戲而忽視學業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如此溝通:“網絡游戲非常精彩,老師以前也經常玩,每一次玩完游戲后,發現堆了很多的工作和家務,然后辛苦地去干。而且,經常玩游戲讓我的視力也越來越差,后來我合理控制玩游戲的時間,比如工作四個小時后獎勵自己玩半個小時游戲,現在不僅工作不會再堆在一起,而且視力再也沒有下降過。你每天沉迷于網絡游戲,讓老師很擔心,這不僅影響你的學習,還會傷害身體,希望我的經驗能夠給你一些幫助,老師也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到克服網絡游戲的誘惑,合理地安排學習與玩耍的時間。”這樣的溝通既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真誠的關心,又能幫助學生有方法有技巧地改正錯誤。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與發展的關鍵階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環境、認識世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既要關注學生各科學習成績的進步情況,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特點、需求等。在這個基礎上有目標、有方向地優化管理方案。因此,良好的溝通藝術是不可少的,這可以讓班主任在工作中如虎添翼。文章中分享的管理經驗與溝通藝術經實踐證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有積極作用,希望能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運用溝通藝術提供理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