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邦勇 張 磊
江蘇省蘇州國際外語學校全面落實“雙減”要求,自覺強化主體責任,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立足點。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優化教育教學管理。一手抓減負,扎實算“減法”;一手抓增效,創新做“加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管理團隊集中學習“雙減”文件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落實要求,深度研討“減負增效”的落實路徑和實施策略,組織全體教師逐條學習理解文件精神,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做到“四個明確”:明確“雙減”的根本任務是為了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確“增效”的根本途徑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其主渠道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明確“減負增效”的價值是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全體學生快樂學習、健康發展、幸福成長;明確“減負增效”的關鍵要素是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全體教師的責任擔當和行動自覺。在充分研討和反復論證的基礎上,結合寄宿制學校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校成立“減負增效”工作小組,形成校長室統籌主抓、教學管理中心指導落實、年級組和教研組協調研討、班級和教師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將“減負增效”的責任落實到各個班級,為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學部從教學管理中心、年級組、教研組、班級四個層面進行作業統籌管理。教學管理中心統一規范要求,年級組匯總各科作業、權衡作業總量并監督實施,教研組加強作業設計研討,確定學生每天的作業內容,班級進行適當調整。班級作業遵照“日公示”制度,展示各科作業內容和學生完成率;年級作業進行“周匯報”,對每日作業總時長和完成率進行分析,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過國家課標。
學校堅持一、二年級學科作業在課堂上完成,自主學習時間用來鞏固練習,不布置書面作業和周末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學生每天晚自習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40分鐘,五、六年級學生每天晚自習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
學校加強“減負”的過程性管理,始終關注學科作業量的控制和質的提升。重視“日統計、周匯報”的過程性檢查,引導教師加強作業研究,發揮好作業的診斷、鞏固及學情分析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七認真”檢查時,對作業設計從“是否緊扣重難點、是否注重能力訓練、題型是否豐富、數量是否合理、是否凸顯個性”五個方面進行評價。作業批改及完成的質量嚴格對標,每月評選精品作業,定期組織班級優秀作業展,激勵學生把作業做全、做對、做優,提升學習自信。
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學校繼續深化“活動單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特色外語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扎實做好教師個人“一課四備”、備課組“一周兩備”、教研組“一月兩研”,進一步優化備課流程、優化活動單設計、優化評價激勵,讓學生站在課堂的中央,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學校的作業設計由教研組集體研討并個性化落實,對標“緊扣重難點、訓練能力、豐富題型、數量合理、凸顯個性”五個維度,精心設計、精準布置,體現趣味性、選擇性、實踐性、開放性和拓展性。語言學科做到口頭與筆頭并重,數學、科學等學科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和動手實踐操作。
教師教育引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科作業,培養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定制的開放性、實踐性、拓展性作業,培養學生熱愛學習、勇于探究的品質。
各年級組每周同一時間安排“課程超市”,供學生自主選擇走班學習。學部聘請校內外專業教師開設了40多個社團,涵蓋科學、藝術、體育、勞動及學科拓展延伸各個方面,為學生的興趣發展、特長培養提供多元的平臺。
學校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嚴格執行“五項管理”,科學調整作息時間表,保障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10個小時。教師帶領學生上好體育課,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合理安排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保證寄宿學生每天室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同時,學校積極舉辦體育文化節活動,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努力塑造學生陽光自信、健康活潑、友善合作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