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倩
[摘 ?要]隨著社會對高精尖優秀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在育人中的作用也愈發凸顯。為了使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教師應基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正向引導,以激發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提升自身就業能力。高職院校必須在學生教育的全過程中導入職業生涯規劃,將其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優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平臺,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 ?引導 ?就業能力 ?人才培養
引 ?言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教育事業也實現了長遠穩定的發展,然而受限于社會企業提供就業崗位較少,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為應對就業壓力,各高職院校都十分注重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就業能力擴展,以最大程度地應對日趨緊張的就業形勢。提升就業能力已經逐漸演變為高職院校學生充分就業與順利就業的主要途徑,據此本文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作用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就業能力提升策略。
職業生涯規劃在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中的引導作用
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即學生通過學習與發展所具備的可獲得并保持工作的綜合能力。職業生涯規劃即個體根據自身實際提前計劃的未來職業發展。在以往的就業教育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與教師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就業能力與職業生涯規劃之間的密切關聯,使得二者彼此脫節,但實際上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中發揮著有效的引導作用。
1.職業生涯規劃利于挖掘學生職業潛能,提升學生的工作獲取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可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能力結構等相關情況提前規劃學生未來的職業方向,不僅可使學生在就業前便充分了解職業崗位要求的具體能力,還可使學生基于自身實際制訂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詳細的、分層次的計劃,再腳踏實地地根據計劃予以落實,逐步挖掘并發展自身職業潛能,提升就業競爭力,進而顯著提升工作獲取能力。
2.職業生涯規劃利于學生準確定位職業目標,提升學生的工作保持能力
學生就業能力不僅包含工作獲取能力,還包括工作保持能力。通過近年來的調查數據顯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后半年內的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選擇職業時太過盲從,并未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做出正確、合理的就業選擇。對此,高職院校必須適度提升學生的工作保持能力,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在就業初始階段正確選擇職業,以確保自身狀況與職業崗位的高精準匹配。此外,職業生涯規劃還可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自我,在此基礎上全方位評估內外因素,選擇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符的職業,進而降低工作離職率。
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分析
在高職院校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迅速,且深受重視。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常分為三個層面:其一,對剛入校的學生開展由中學進入大學的相關指導工作;其二,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使學生能自主培養并提升就業能力;其三,也是最為關鍵的職業生涯決定期,即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是幫助學生明確未來職業發展的目標。然而在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際活動中,學生雖能基于第一層面教育轉換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身份,但在第二層面的就業能力規劃與培養上,多數學生很難達到預期學習目標,尤其會有少數學生因自身懈怠導致他們與其他學生形成明顯差距,以致于在第三層面的職業生涯規劃決定期也缺乏一定優勢。
基于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途徑
1.轉變并健全課程體系
當前,高職院校除了專業課程之外,還會開設一定的通識教育、素質教育課程,思政類課程與計算機類課程通常會以公共必修課的模式開設,所占學分比例偏低,因此學生選擇范圍較為狹窄,且對其缺乏充分的重視。為進一步實現學生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素質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高職院校需積極健全課程體系,適度擴大素質教育與就業能力培養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比例,同時強化就業能力培養課程的研發,通過不同層次、類型的就業能力培養課程,最大化地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實現學生就業能力的整體提升。學院應面向各個年級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并合理安排輔導員逐一跟蹤,從而全面了解學生所期望的發展方向與職業期待,使學生實現準確的自我認知與定位。
多數高職院校通常會將職業生涯規劃置于就業創業課程體系中,在實習期之前開設此課程,教師只是單純將其作為普通課程進行講述,使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太過形式化,缺乏針對性與時效性。為了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高職院校必須在新生入學時便著手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念,并明確職業生涯規劃在未來就業中的關鍵作用。新生入學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包括:向學生詳細闡述未來就業崗位的能力與素質要求,引導學生準確認知就業崗位的發展,指引學生努力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并要實時督促學生努力積累專業知識,提高實踐技能,強化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還應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時考取與就業能力相關的證書與從業資格證書,為未來職業選擇奠定堅實的基礎。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職院校是學生接受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能力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效率、質量息息相關。高職院校在開展就業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多是向學生傳輸就業觀念,或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安排在怎樣擴大學生的就業渠道方面,雖有成效,但是效果不明顯,主要是因為學校并未抓住事物根本,即未基于根源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就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而言,高職院校需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學生求學主要是為了掌握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提升自身就業能力與素質,以便于能夠在未來的就業競爭中獲取更多機會,實現自身職業價值。在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活動中,高職院校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各項活動,充分激發其創造性思維與獨立性思維。
高職院校應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使其能夠根據自身特征與實際需求科學選擇職業發展方向,就自身職業選擇明確專業學習的內容與形式。學校要充分發揮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作用,強化對學生的指導,以獲取良好的教育效果。當前,我國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開放式教學,高職院校應有效發揮職業訓練場所的作用,切實滿足學生提升就業能力的各種需求。
3.專業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應遵循與學生專業相適應、與社會需求相融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的原則,將學生的就業能力提升始終貫穿于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從業能力。同時,還應加強校外拓展,安排學生進入相關企業進行實踐,使其深入企業了解就業崗位要求與從業人員工作環境。
4.優化校內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平臺
高職院校的社會使命與職責是面向具體專業,為社會培養并傳輸合格且優秀的專業人才,所以,院校不可只負責招生而不負責就業,應嘗試與行業企業共同創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主動參與校企合作聯盟,如與企業共同成立聯合辦學班、訂單培養班,以此為學生創設就業指導平臺。同時,學校可邀請或者聘請企業員工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工作,讓其為學生傳達企業文化與市場新動態,以助于學生深層了解相關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此外,高職院校還應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兼職或頂崗實習,使學生提前熟知職業崗位對就業能力與員工素質的具體要求。在創設教學場所時,高職院校可借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驗,將教學場所設置為仿真企業,模擬企業辦公或生產環境,以工學結合、產教融合的機制培養人才。基于以上措施,可優化校內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平臺,以助于學生進一步提升就業能力。
5.全方位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的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引導作用發揮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專業,因此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的能力,是當前高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在以往的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認知始終保持在輔助層面,再加上師資力量匱乏,根本無法順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踐工作,自然也難以順利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對此,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師資力量配置,安排教師參與各種形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培訓,以有效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同時,還可采取會議交流的形式,邀請不同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一起探討,促使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能力得以顯著提升,進而強化師資力量。
6.基于社會行業文化塑造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應以社會行業文化與職業文化為基礎,良好且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可帶領高職院校學生自主提升就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校園文化塑造應凸顯職業性特征,融合職業特征、技能、道德、人文素質等元素,與高職院校教育的特點、規律、理念高度相符。社團活動在校園文化塑造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與潛能,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應積極組織并科學管理學生社團,通過安排講座、開展拓展訓練等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促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熏陶中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
結 ?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逐步深化,高職院校學生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也應隨之迅速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提升發揮著關鍵的引導作用。基于積極的、正向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高職院校學生可正確認知自身專業,準確定位人生目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培養良好的就業能力,使學生順利實現就業,適應職業崗位的多元化與標準化要求。
參考文獻:
[1]姚鈺.基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高中學生就業能力提升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8):169-170.
[2]趙晶.淺談如何運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實踐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J].青年時代,2019(33):225-226.
[3]梅宏濤.職業生涯規劃對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作用[J].現代交際,2020(16):168-169.
[4]張慧慧.基于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的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8):137-138.
[5]劉宗銥.運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實踐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0):118-119.
[6]李柳.職業生涯規劃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8):14-15.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楊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