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落實,小學階段的教育體系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對于農村小學語文來說,如何在教育過程中滲入人文關懷是當下調整教學方式的主要方向。“本土農耕文化”作為當下較為流行的教學內容,其本質精神與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背景能夠有機的結合起來。小學語文應注重課程節奏的設置,為學生打造充滿農耕文化氣息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趣味性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農耕文化;教學策略
農村的學生是與大自然距離最近的,將“本土農耕文化”扎根于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也是符合情理的,教師通過語文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進,讓學生透過語文教學去了解大自然,接觸大自然,這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提升學生對于大自然的情感。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語文教學模式向著農耕文化方向不斷改革和創新。
一、豐富語文教學形式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都是給人一種死板的印象,加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一直都是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參與感,對知識的理解并不深刻,學習效果得不得保障的同時也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運用新穎的教學手法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產生興趣,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的方式,學生在不同的分工中負責不同的教學任務,能夠從多角度去理解語文教學的核心本質,同時也增加了班級的集體凝聚力,讓學生在分組合作的過程中增強與他人的交往能力[1]。
例如,在講授《田家四季歌》一文時,在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后,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四季輪替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不同的分工,讓不同的學生負責查閱相關資料,找出最能符合每一個季節的大自然現象。而后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拼,看一看哪一組提出的現象是最能符合四季特點的。通過組內的不同分工,每個學生負責查找一個季節的代表現象,不但可以加深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而且通過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營造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語文的知識,就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積極利用學生的學習空間,通過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教師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不應過多的干預學生的探索過程。在學生完成相關活動后,組織學生集體進行分享和總結。同時教師不能只關心活動的結果,要注重在過程中是否有機會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的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教學活動[2]。
例如,在講授《鄉下人家》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作者通過抓住最平凡的事物進行描寫,進而體現農村生活特點的寫作手法。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相應的實踐任務,在周末去拜訪自己在農村的親朋好友家,觀察在村中人們的生活景象并拍照記錄,而后在特定的時間,組織全班學生集體分享自己在農村捕捉到的自然景象,并借助拍攝的照片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照片中的景象特點。如果沒有在農村居住的親朋好友,也可以讓父母帶著學生去任意地點拍攝自己覺得很美麗的自然景觀。通過這種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有探索自然的機會,而且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去發現自然的美麗之處,讓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具人文氣息。
三、營造良好情境體驗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景教學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師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人文氣息濃厚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助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語文教學也能夠有全新的學習體驗,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改善語文教學工作的效率[3]。
例如,在講授《祖父的園子》一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的優美語句,創造充滿濃厚氛圍的教學情境,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心中去,描繪作者通過筆觸所展現出來的優美畫卷。比如再讀到“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除草,我就除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與祖父祖母或者爺爺奶奶有沒有似曾相識的經歷,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分享,通過這種傾聽與想象共同交織的方式,拉進學生與文章之間的距離,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也讓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面對的不是一行行文字,而是一幅幅畫卷,這也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進步。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滲透本土農耕文化,不僅可以讓語文課堂更具有人文色彩,同時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性情,讓學生感受自然的美好,擴寬學生的認知范圍,也讓古板的語文教學煥發出別樣的生機。學生通過教師的帶領下,在勞作的環境下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個人感情,讓學生逐漸形成優良的品格,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礎。
參考文獻
[1]盛永兵.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 學周刊,2021,(04):79-80.
[2]趙翠翠. 試析農村小學語文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J]. 家長,2020,(35):127-128.
[3]陳海玲. 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A]. 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時代教育學術成果匯編(3)[C].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