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白云學院外國語學院 覃沁怡 黃 揚 龍小妍 林妙燕 孫海燕
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前提,而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始的網絡教學,在學生返校后并沒有就此結束,而是極大促進了英語教學方式從傳統的線下講授向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過渡和發展。如何充分發揮其最大作用,做到線上線下相輔相成,是英語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和研究內容。
為更好地了解目前我校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情況以及在這一模式下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了解學生的教學滿意度和學習自覺性,明確這一教學模式的優缺點,以便教師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我們在廣東白云學院英語專業發放了調查問卷,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本次問卷發放的對象為我校英語專業在校生,具體占比如下:75%為大二學生,13%為大一學生,8%為大三學生,4%為大四學生。問卷填寫主要對象是大一、大二學生,這與為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全方位開展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有著很大的關系。從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的情況來看,有27%的課程能夠總是使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63%的課程偶爾會使用這一模式,6%的課程基本沒有使用這一模式,而從來沒有使用過這一模式的課程僅有4%。由此可見,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的廣度是遠超想象的,尤其是在前兩個學年階段,課業相對更為繁重,課外活動也較為豐富,學生對此也可以較靈活地運用該模式進行學習。因此,混合模式教學在大一、大二學生的課業學習中已有了無法替代的地位。
從學生對這一教學模式的反應來看,在調查中發現,63%的學生更加喜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且使用頻率也較高。通過對學生的訪問得知,這是因為線下教學固定的授課模式讓大多數學生拘泥于書本,學習內容和授課時間、地點受限,且授課期間對學生聽講時的專注力、反應力的水平要求較高,否則學生的學習成效會大打折扣,陷入無限的死循環。另外,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家期間進行單一的網絡授課,需要長時間盯著屏幕,并且要時常準備與教師保持互動,沒有面對面的教學,教師無法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亦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及時考查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這也為教師的課程安排提高了難度。相對這兩種分裂、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更加喜歡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混合教學模式的開展,88%的學生都能較好地適應這種教學模式,這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課的大量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結果,這一模式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手段和內容,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卷調查的結果也顯示,44%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任務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此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仍然有12%的學生對此教學模式不適應,10%的學生對學習任務認識不到位。因此,教師需要了解與跟進學生,指導學生厘清線上英語學習任務,學生對于不清晰的學習任務要及時詢問其他同學或者與教師溝通,以便更好地進行學習。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了解到學生網絡學習的自主性并沒有設想的那么高,僅有9%的學生能夠在學習任務以外進一步拓寬學習內容,50%以上的學生是為了完成教師的學習任務而投入線上學習。網絡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無法集中精力認真學習,容易受網絡游戲或其他一些外界因素的左右。但總體來說,混合教學模式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度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60%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模式對英語學習是有幫助的,相對于單一的線下教學,學生能掌握更多學習資料并且能與教師取得更多的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成績,只有1%的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比較大的不滿。支持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與認為其效果難以評估的學生比例是基本持平的,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仍處在混合教學模式的適應期,無法非常明確地表態。對于這一模式的教學效果,單從問卷數據來看,90%的學生對該模式的學習非常滿意,這說明這樣的學習模式是存在價值并在教育方面的發展空間充足和潛力無限,未來的發展道路只需結合實際靈活調整,便能發揮更大更優的作用。
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優缺點調研結果顯示: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相當多的優點,如靈活多樣、內容豐富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效率與積極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之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最終的學習成果亦會令人滿意。混合教學模式通過應用性的軟件平臺,結合線上線下的教學環境,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全面的教學反饋,也可以為教師提供快速應對學生的求知需求,提高教學效率。混合式教學不再只是將知識要點寫在黑板上,由教師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和課堂提問討論判斷他們所學的知識程度,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課程為目的,而是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軟件工具的介入,“推翻”了傳統的教學課堂,學生在課外亦可以自主完成和鞏固知識的學習,課堂便可以留下更多時間多方位地開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空間。這種教學模式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課程的最終學習目標是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而混合式教學模式廣泛推廣利用難度低,但容易存在實操性不強的問題。因此,著眼于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是當務之急,如何既不過多依賴于在線學習造成的系統性不足,也不單純依靠傳統教學是一個值得摸索的課題。除了技術和網絡要求較高外,學生的學習任務量大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過重的學習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對持續長遠的學習來說是存在危害的。
從問卷調查結果的反饋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我校英語專業教學中混合教學模式使用廣泛,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與技術,引導學生拓寬學習內容與學習深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大部分學生對于這一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持肯定態度。針對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混合教學模式的作用最優化,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教師需要依托網絡進行教學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向。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學過程不可控的因素增加,學生的自律性與專注力會有一定程度的浮動,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需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風氣,為學生學習營造濃厚學習氣氛和正氣誠實的環境。借助目前教學輔助平臺以及軟件的后臺監管功能、網絡查重功能和時間監管功能等,加強對學生網絡學習的規范和管理,由他律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律,從而真正發揮網絡學習的優勢,讓線上線下成為有機整體,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教師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篩選,提高課程學習的精確性、針對性以及總體學習成果。互聯網在這個時代的飛速發展,讓學生的學習途徑可選擇的范圍也隨之拓寬,例如新聞、相關影視作品以及英美圖書等,上述途徑都能夠讓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興趣,但多種多樣的途徑也存在學生無法完全自主學習的因素。因此教師要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既要講授課本知識,又要適當地向課本之外延伸拓展,開辟多條新路徑供學生繼續深入地掌握英語知識,熟練運用,這樣做既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更好地利用各類資源,完善學習效果。
3.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加強師生互動與溝通,以保證師生之間學習渠道的暢通。混合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增加了對互聯網的使用,而傳統的線上教學模式嚴重壓縮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空間和效率。混合式教學模式則可以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討論互動的廣度與深度都有更上一層樓的升華。
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我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支持和肯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管理,注重教學內容,及時關注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這一教學模式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