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活動是學前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形式多種多樣,能滿足幼兒個性發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基于此,努力探究一套適應幼兒年齡特征、個體差異、文化背景的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全面、均衡和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文章中,就以幼兒園區域活動作為研究切入點,針對區域活動開展現狀和改進策略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全面發展;改進策略
一、 引言
幼兒園教育屬于學前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實現幼兒的全面、均衡發展,幼兒園在開展教育的時候,應立足于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喜歡在游戲中尋找樂趣、學習知識的特點,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促使幼兒在符合身心發展特點的區域活動中,滿足幼兒活動和游戲的需求,最終促使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真正實現幼兒的健康、全面和均衡發展。
二、 區域活動內涵和重要性分析
(一)區域活動內涵
區域活動是立足于幼兒發展需求,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組織幼兒進行的一種活動。區域活動又被稱為“區角活動、游戲區活動、區域游戲或活動區域活動”。針對“區域活動”內涵的研究中,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在研究中認為:區域活動是在幼兒教育中,為幼兒創設合適的活動區域,提供合適的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和探索,最終獲得發展;也有的學者將其定義為:幼兒教師在準備的環境中,開展自主、自由、自選的活動。筆者結合以往學者的研究觀點,將區域活動定義為:以幼兒自主游戲作為主導形式,結合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和教育特色,教師則通過創設和規劃環境、提供材料、介入指導等,支持幼兒自主操作和互助活動。
(二)區域活動重要性分析
基于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涵,依據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興趣愛好等,可將幼兒的區域活動進行分類,將其劃分為表演區、閱讀區、益智區、科學區、美工區、建構區等。對幼兒的全面、均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首先,有助于釋放幼兒天性,體驗活動快樂。對幼兒來說,其內心世界十分純潔,且快樂無憂,正處于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面對這一現狀,通過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計,可促使幼兒在不同的區域活動中,感悟到更多的快樂感,最終獲得自身的健康成長。例如,在模擬郵局的區域活動中,教師可指導幼兒穿上已經準備好的服裝道具,引導幼兒扮演快遞員,騎上自己的腳踏車,將教師準備好的包裹送到各家各戶。如此一來,學生在區域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明確了快遞員的具體工作流程,并且在具體的扮演中,收獲了快樂與自信,真正實現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其次,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集體環境中。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在做事、說話的時候,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且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比較薄弱。面對這一現狀,如果不能及時加以糾正和改進,就會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面對這一現狀,通過區域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在集體參與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團隊和集體的重要性,并逐漸融入班集體中。例如,在學科益智區內,教師在開展活動時,就可借助小組的形式,借助比賽的形式,看看哪一個小組能夠更好地完成積木搭建任務,且搭建得更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漸形成了強烈的小組意識。
最后,有助于改變幼兒的內向性格,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創新意識。幼兒不同,性格也有所不同。幼兒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不合群、不善言談、喜歡獨處等現象,而通過區域活動的開展,原本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會逐漸融入集體生活中,并且在具體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挖掘活動中的樂趣,久而久之就會促使性格會變得愈加開朗,且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隨之提升。另外,在區域活動中,幼兒還會產生各種奇思妙想,有助于提升幼兒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 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現狀分析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就當前幼兒園教育現狀,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來說,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區域活動材料單一。區域活動有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是學前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手段。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游戲材料的投放尤為重要,也是制約和影響區域活動質量的關鍵性因素。但就當前幼兒園教育現狀來說,由于課時量比較多、教師自身綜合能力低下等,導致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無法為其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制約了幼兒區域活動的開展;同時,在當前社會中,幼兒針對游戲材料的需求也呈現出不斷增長和上升的趨勢,并且區域活動的材料也逐漸增加,更加豐富多樣。但在現實教育中,尚未達到這一要求。
第二,區域活動定位不夠精準。區域活動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教師作為區域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也承擔著指引幼兒學習的重任。但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比較落后,幼兒教師依然難以達到相關的要求,甚至還有一大部分幼兒教師并非科班出身,并未經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教師常常對區域活動認知、定位上存在極大的偏差,致使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時,出現了兩種極端現象:①幼兒教師包辦一切,不敢讓幼兒在區域過多活動,制約了幼兒自主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②教師對幼兒的指導不足,幼兒在“放羊式”的活動參與中,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第三,區域活動組織方法十分落后。結合區域活動的內涵,其種類十分豐富,將學前教育的所有內容都囊括其中,包括思維、語言、交際、數學能力等。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應堅持多元化的原則。但就目前而言,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形式比較單一、落后,且活動參與的主體也比較單一,僅限于幼兒這一主體,忽視了家庭、社區的參與,致使幼兒區域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四、 幼兒園教育中區域活動開展策略分析
(一)加強認識,重視區域活動
結合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區域活動作為幼兒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當前,伴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區域活動已經逐漸成為幼兒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但是在調查中發現,依然有很多幼兒教師束縛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采用灌輸式的模式進行教學,過分干預幼兒的活動。而區域活動則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主要包括活動本質、目的、意義、內容和方式等,教師唯有對區域活動進行全方位地了解,才能真正發揮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面對這一現狀,幼兒教師應重視區域活動,并積極參與到相關的培訓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更好地迎合區域活動開展的需求。具體來說,作為幼兒教師應結合《指南》開展理論學習,還可以借助一定的溝通和交流平臺,在相互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最終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另外,還可以借助網絡研修,及時更新自身理念,不斷提升自我,最終促使其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區域活動。
(二)創設良好的區域活動環境
在幼兒區域活動中,環境是最為重要的資源,也具備極高的教育價值。因此,在優化區域活動時,還應關注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利用,最終實現幼兒的全面、均衡發展。具體來說,幼兒教師在創色和區域活動環境的時候,應緊緊圍繞既定的教育目標、內容、活動安排等,立足于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其實際發展水平、需求等,精心安排區域活動環境,使得幼兒更能夠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另外,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時,還應考慮幼兒之間能夠否進行相互交流、探討,還應保證相互之間互不干擾、專注探索。例如,在構建班級活動區域時,教師就選擇了固定和靈活設置相結合的原則,在活動室外的走廊中安排了會發出較大聲音的區域活動,包括表演區、建構區;在距離水池比較近的地方,安排了美工區;在安靜的環境中,設計了探索區、閱讀區等,真正實現了班級區域活動與環境之間的有效互動,有效提升了班級區域活動開展策略。
(三)科學制定區域活動目標
科學、合理制定區域活動目標,是保障幼兒區域活動開展方向的關鍵,也是提升幼兒區域活動開展質量的重要性因素。基于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應秉承“全人教育”的原則,立足于幼兒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區域活動目標。這主要是因為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方式、自身性格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面對這一現狀,要想真正發揮區域活動的價值,教師必須要關注幼兒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圍繞同一個區域活動的主體,精心設計形式不同、具備彈性空間的活動形式、活動目標等,最終促使所有幼兒都可在區域互動參與中,獲得成長和發展。例如,在“設立跨越障礙物”區域活動中,教師就立足于幼兒運動能力存在的差異性,以及不同的性格特點,對幼兒進行分組。同時,結合不同層次的幼兒,設置不同的區域活動目標。具體來說,針對運動能力好、自信開朗的幼兒來說,可指導其率先上場;而針對運動能力弱、膽小的幼兒來說,則可先指導其在一旁觀看,為他們加油。如果運動能力弱、膽小的幼兒依然無法克服害怕的理由,就可適當降低目標,先給其足夠的自信心,指導其逐漸克服膽怯的心理。然后再通過幫助的方式,逐漸幫助幼兒完成區域活動,達到既定的目標。如此一來,通過差異化活動目標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區域活動的優勢,實現了既定的教育目標。
(四)構建有效的區域活動評價體系
區域活動評價是區域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因素,直接決定了區域活動的價值。基于此,幼兒教師在優化區域活動時,必須要構建與其相契合的評價體系,真正促進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幼兒的全面、均衡發展。具體來說,教師在優化評價時,應對評價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包括區域活動環境、游戲工具、游戲材料、教師引導等,同時還應關注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的需求、存在的問題、獲得什么樣的經驗等。教師對這些評價內容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之后,經過有效的教學反思,針對區域活動開展策略進行優化,最終實現既定的教育目的;另外,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評價的時候,還應結合年齡特點、性格特點,堅持賞識教育的原則,以鼓勵引導為主,肯定幼兒在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并借助語言鼓勵等,持續強化幼兒的自信心,使其以更加良好的態度參與到區域活動中。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活動是幼兒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育中最為常用的手段,是促進幼兒全面、均衡發展的關鍵性途徑。但就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現狀來說,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效果不佳,存在活動材料單一、定位不精準、組織方法落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基于此,為了提升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幼兒教師必須要從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分別從環境、目標、材料、指導和評價等方面進行優化和改善,不斷提升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質量。
參考文獻:
[1]朱玉冰.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7):31-32.
[2]潘煒華.區域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摭談[J].知識窗:教師版,2021(5):26.
[3]曹青.幼兒園有效開展區域活動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1(15):106-107.
[4]劉冬梅.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J].家長,2021(15):117-118.
作者簡介:
陳素碧,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實驗幼兒園古雷第二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