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閱讀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如何才能緊跟時代步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對教師來說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文章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提升的策略進行了分析、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一、 引言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學科,閱讀是語文學科的核心。閱讀教學作為一種重要媒介,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在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資歷、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各種原因,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能有效提高。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從閱讀中尋找快樂,體會閱讀的重要
閱讀是學生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探索更多的世界奧秘,發現美、感受美,從閱讀中尋找快樂,積累生活經驗。閱讀是一種樂趣,學生通過閱讀好的文章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閱讀的過程可以獲取有用的信息,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閱讀是一種享受,在體驗快樂的同時學習知識,領會書中的內涵,理解內容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例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等都體現了閱讀的重要性。
(二)閱讀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閱讀是鍛煉學生語言、寫作、交流的一種形式,是理解、表達和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語感,領悟內容中語言文字的魅力,使閱讀變得更加流暢。通過不斷地閱讀了解世界,將搜集和積累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從而開發學生智力,拓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小學生具備創造思維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從而全面發展。教師利用課文內容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融入課文,通過聯想創造更豐富的學習內容,在腦海中形成美好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涵。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金色的草地》這一課時,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都見過草地,誰能描述一下你見過的草地?”有的學生會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然后教師接著問“如果草地是金色的會是怎樣的畫面呢”引出課程內容《金色的草地》。利用提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求知欲望。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意識,教學內容單調
目前很多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乏味,沒有明確的目標,教學過程中忽略了教學內容的本質,對重點的講解不夠明確,導致學生沒有完全吸收課程中的知識。教師對課程內容不進行深入分析,按照教案的內容按部就班,沒有體現閱讀的真正意義,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失去興趣,降低了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應該結合課程內容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創新教學方法,改善課堂內容,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為課堂增添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師綜合素質低,降低教學質量
教師的語文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只有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才能對教學內容恰當處理。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缺乏,對自身要求又不高,教育方法陳舊,課程內容知識簡單地為學生講解,沒有為學生安排合理的閱讀時間,而是節省出時間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情。學校開展各種教學培訓,教師不積極參加,找借口推辭。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課堂教學質量。語文教師教學的目的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在校期間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發展。
(三)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閱讀量不足
每個學生家庭教育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導致學生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也各不相同。語文教師忽略了學生實際的個性特點,對所有學生的教學使用一種方法,部分學生對內容不能充分理解,在閱讀時有一定的難度,降低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利用課外時間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積累知識,從閱讀中體驗快樂,提高閱讀興趣,讓學生體會閱讀的重要性。例如,講《開國大典》時,教師查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相關資料,在本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向同學們展示,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和人民群眾的歡喜與激動,大大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四)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合作意識
傳統的教育中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的安排學習各項內容。教師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不會通過語文內容細致講解閱讀的技巧,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師生之間相互合作,不僅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降低自己的身份,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了解學生的需求,打破教學內容的局限性,與學生合作交流,活躍課堂氛圍,使教學在師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
四、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的策略
(一)改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
學好語文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教學是學生吸收知識的重要途徑。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根據教案內容口頭講述,或者結合板書為學生整理重要的知識點,形式單一,很少創新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應該學會利用教學工具,引導學生預習課程內容,掌握句子中運用的方法,不懂的字、詞語等可以通過查字典的方法做好筆記,幫助理解課文內容,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閱讀奠定基礎。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游戲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語文教學中包含各種類型的文章,體現不同的修辭手法,有的課文語言生動有趣,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課程的重點作為課件內容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怎么都快樂》這一課時,教師首先搜集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照片,有的學生之間在打鬧,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認真看書等。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心中的快樂指什么?”然后學生會說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看看這節課學習的《怎么都快樂》都有哪些快樂的事情。繼續播放課件,隨著課件內容的呈現,出現了跳繩、踢足球、講故事的畫面,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求知欲。最后教師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的“快樂”。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將課文內容的文字、圖片展示出來,結合有關教學內容的音樂,享受音樂的過程中很快融入課文內容,當學生再閱讀時會有與眾不同的感受,多媒體的融入營造了活躍、快樂的課堂氛圍,促進了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熱情。
(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教師的專業素養主要體現在教學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需要有上進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塑造高尚的道德素質,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對待學生要有愛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學校需要構建強大的師資團隊,可以組織教師定期外出進修,豐富教學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可以開展師德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道德水平;可以邀請優秀的專業人士到學校講座,培養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有效的考評制度,制約教師不良的行為習慣;為教師提供教學平臺,發揮教師的自身價值,將實踐與生活相結合,感受教學的樂趣;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開展表彰大會鼓勵、關心教師,激發教師的育人精神;引進具備綜合能力的活潑型年輕人才,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引導思想落后的教師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理解能力差,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對學習產生熱情。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空間和時間,通過學生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選擇閱讀喜歡的類型書籍,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給學生閱讀的自由。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利用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一種有效措施,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開展有趣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古詩詞競賽活動、成語接龍游戲、讀書筆記展示等。小學生喜歡看一些帶有圖片的故事性書籍,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圖書角,放一些包含拼音、圖片、文字相結合的書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占用學生閱讀的時間,應該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體驗閱讀的快樂,感受內容的語言、情境和思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凡卡》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思考凡卡為什么在寫第一個字以前他擔心地朝門口和窗戶看了幾眼,他在擔心什么?寫著寫著凡卡為什么會嘆了口氣?通過寫信的內容是否體會到凡卡生活的悲傷與無奈?學生發揮想象凡卡的爺爺會不會收到這封信,如果凡卡的爺爺收到這封信,會有辦法幫助凡卡擺脫痛苦的生活嗎?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感受凡卡的心情,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學習了課文《跳水》后,介紹學生自讀托爾斯泰的另一篇文章《炮打鯊魚》,進一步體會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同人物之間的聯系與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了課文《海上日出》后,指導學生搜集各種寫日出的文章進行閱讀,欣賞不同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五、 結語
閱讀教學是師生之間通過文本交流對話的過程,是一種復雜的行為。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討,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在教學的同時重視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相互合作關系。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4):1.
[2]唐聯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2):37.
[3]唐聯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2):39.
[4]歐陽紅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對策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171.
[5]楊春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9(9):92-93.
[6]廖建清.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探討[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0(2):56.
作者簡介:
戚棟,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關鎮學區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