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衛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工業化進程中,社會財富不斷累積。礦產資源在生產過程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而如何合理地進行礦產資源勘查,是我國礦業企業面臨重要問題。為了提高對礦產地質勘察技術工作水平和效率,就需要在進行地質災害勘查時需要采取正確合理的措施來處理好環境、人文等多個方面之間相互關系;同時還需綜合考慮到不同地區、國家以及區域間存在差異性及規律性問題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發展需求的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方案。因此對當前我國金屬礦產地質勘察技術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金屬礦產;勘查技術;提升途徑
一、引言
我國的地質礦產資源分布極不均勻,不同地區之間也是如此,因此在勘探開發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首先可以從地域上分析出該區域內具有較大規模或者較為穩定的自然特征和地貌類型;然后通過對區域間比較、對比后再確定其可開采量大小以及數量多少等問題;最后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勘查方案并實施之后就完成了礦產資源效率規律性區域間復制,從而實現勘探開發工作效益最大化與經濟效益最優化之間相互協調發展關系[1]。
二、金屬礦業勘查技術的理論基礎
(一)金屬礦業勘查技術的相關定義
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探工作是一項涉及到地質、地球物理等多學科知識,同時也有很多復雜工程問題,這就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提高自身素質。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時,必須要以科學理論為基礎。首先是地質勘測與評價技術;其次就是工程技術分析方法研究方法;再次就是應用科學技術手段來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或困難并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實現高效生產等。
(二)金屬地質勘查技術的基本特征
1、經濟環境的基本特征;隨著社會發展,礦產資源也在不斷變化,而地質勘查工作是一種綜合性很強且復雜的工程,它涉及到多個部門。如:勘察、設計、施工等,因此其任務就是以人為本;同時還需要對地質進行一定程度上和尺度上調查研究并得出結論以供決策者參考依據;這就要求要根據不同地區環境特點及規律來開展具體項目實施方案制定,從而形成統一規范化作業流程與管理制度。
2、技術的基本屬性;在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時,首先要明確的是,礦產資源具有經濟價值,而不是物質。因此在開展地質勘察工作之前需要了解到礦產和礦石等相關礦物所具備的特征;其次是通過分析研究礦區周圍環境因素來確定是否有可能產生礦脈、礦石以及巖石等這些重要元素;最后就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其進行提取與整理并將其運用于實際生產之中去。
(三)金屬礦山勘查技術與礦區的關系
1、礦山的選址與布局;礦區位于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在進行地質勘測時,應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位置。首先是對礦區內周圍環境因素和地形地貌特征等作詳細調查;其次要注意的是勘查地點附近是否有地下管線或沒有地下通道;最后就是對周邊居民生活設施以及交通條件做充分了解并做好保護工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造成不必要損失,所以金屬礦山勘察技術應該針對不同礦區的地質狀況使用相應的技術。
2、在礦山的勘測中,對于礦產資源勘查技術和礦區地質環境勘察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因為礦體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質以及其與周圍土質、水文等自然特征有密切關系。所以說,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來提高對礦產資源進行有效地開發利用以及合理地利用這些自然資源這一重要意義所在。因此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時,應注重對其勘探和勘測工作,這就要求必須重視礦區內地質環境狀況。
(四)金屬礦業勘查技術的重要地位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礦產資源也在不斷地開發利用,尤其是一些稀有金屬和化工原料,這就導致了許多礦山企業為了追求利益而忽略勘探工作。然而對于地質勘查技術而言其重要地位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礦床進行勘測時必須要考慮到不同地區地質特征、自然條件以及人文因素等各種影響要素;二是探明礦區的分布情況及礦產資源的種類與位置關系才能在勘察前做好充分地準備,從而提高效率和效益。
三、我國礦產地質勘查技術現狀
(一)礦產地質勘查的工藝
我國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地質勘查技術,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礦石開采方式和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提高礦產地質物量、增加礦山效益及保證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過科學合理地進行礦區探測和預測分析工作來實現這一目標。因此要想使我國金屬礦產地勘勘探造作有一個更好更快的進步,就必須重視地質勘查技術在礦產資源領域中發揮作用,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準確可靠地為實際生活服務產品[2]。
(二)我國礦產地質勘查質量
我國礦產地質勘查質量的基本情況:在開展地質礦產資源勘探工作之前,首先要對所開采地區進行實地勘察,通過分析了解其地理環境特點、氣候特征以及水文特征等;然后根據這些信息來確定該區域是否有可供利用和可采儲量,如果存在需要補充資料或者是無法滿足條件時就可以開始尋找。由于我國目前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性的社會經濟情況下,所以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要注意對地域特性進行充分考慮。
(三)我國礦產地質勘查技術的實施
我國的地質環境復雜,在對礦產地質進行勘查前,首先應該先了解當地區域內的自然條件、地形地貌等情況;其次是根據實際工作中所遇到問題和解決措施來確定具體工作內容;然后就是結合當前技術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要求制定相應制度規范進行作業操作;最后則要考慮到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性因素影響下可能出現的各種地質災害類型以及風險程度分析,并且在制定出合理可行方案后還需要做好相關保障機制建設,才能保證我國整體的勘探效益達到最大化。
四、我國礦產地質勘查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礦山開采技術的發展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進行礦山開采工作,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技術也得到迅速提高。但是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多樣、各種因素錯綜繁雜等原因影響著地下礦產資源勘查技術水平和質量上不去,所以要把礦山采礦方法作為基礎性問題來解決是很困難的事情之一。而且因為我國經濟飛速增長以及對能源需求量增大,導致人們開始注重環保工作而不愿意開發新礦種或開采難度大且危險性高的采空區。
(二)礦產地質勘查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礦山開采質量影響
勘查方法過于單一;目前,我國的地質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主要是根據對礦區進行普查,在這種情況下勘查單位往往只能夠完成礦產調查和初步確定礦體的儲量。然而由于礦山開采工作環境復雜、作業條件多變等原因導致了礦區地形起伏較大,同時也因為采礦作業現場較為狹窄且露天惡劣以及野外氣候異常變化大使得勘探方法無法得到有效應用,從而不能全面反映地質礦產資源特征與規律。
五、完善我國礦產地質勘查技術的對策
(一)建立礦產地質勘查體系
我國目前的地質勘查工作主要是在現場勘測、礦產資源調查以及礦區水文地質等方面開展,而礦產地質勘察技術還比較落后,這就需要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礦山地質勘勘探體系。首先要加強對礦山環境條件和自然地理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其次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方案并組織實施;最后就是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制度以保障其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加強對礦山的技術創新
在進行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時,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對不同的礦產類型和地域范圍內所涉及的各種重金屬含量、礦石性質等都有所了解。通過技術手段將礦山中所具有代表性特征信息傳遞給相關人員,由于我國目前對于地下金屬礦產資源勘測工作起步較晚且發展緩慢導致很多問題不能解決或者說沒有很好地進行處理與改善,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難,所以需要加強對其勘查技術方面的創新和指導。
六、總結
在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探開發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出一個具體的勘查地點,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勘探方法。一般來說對于不同地區地質條件差異較大、地質構造復雜程度較高或者是地形地貌比較破碎,因此在開展工作之前需要先明確地物類型以及其分布特征等因素是否適合采用先進技術方案來實現對礦點位置和規模大小進行合理劃分;最后由于當前我國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中存在著一定難度,所以提升勘查技術迫在眉睫[3]。
參考文獻
[1]任偉.金屬礦產地質與勘察技術研究[]科學與財富2016 8(4):144.
[2]丁文潔新形勢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5(48).
[3]李鑰.我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技術與采礦技術相關問題探析[1.企業技術開發旬刊2014 33(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