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和審美能力均有促進作用。為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學課堂中選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覺得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并促使學生感受到文本的美和作者蘊含的感情,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文章就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進行分析,提出并分析了幾種教學方法對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并不單指學生看書、識字、從文章中獲取信息,更多的是指向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學生應能夠掌握語言表達的形式美,學會文章的表現手法。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小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內容,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教學課堂中學到知識。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以下見解:
一、 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小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閱讀不但能夠幫助小學生獲得知識,并且有益于小學生樹立恰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語文教師都應意識到:閱讀能力務必自小提升。在對小學生開展閱讀能力提升時,教師要留意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邏輯思維和閱讀興趣,為小學生創造優良的閱讀學習環境,而且為小學生尋找合理的閱讀方式,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將來更深入地學習語文、學習別的課程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小學生而言,閱讀的關鍵是對書本的閱讀,書本中的內容是對實踐活動的匯總、對經歷感受的梳理、是珍貴的精神食糧,小學生要通過對書本的閱讀,提高閱讀的綜合水準。對小學生而言,閱讀是學知識、訓練技能和思維的關鍵方式。閱讀能力的高與低會影響小學生學習語文,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就難以精確地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在應用這種基本知識時,也會有非常大的阻礙。小學生的閱讀速度慢,會影響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在對新知識開展探究時,學生就難以有新的發現,不利散發性學習。在閱讀時不注重具體方法,便會使閱讀困難,因而,閱讀能力要自小提升。教師要意識到閱讀是獲得知識的途徑,能夠提升學生的社會道德水準。
二、 以懸念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務必從培養興趣入手。學生擁有閱讀興趣才會將教師的要讀轉換為我想讀。教師平常要多構建一些閱讀、溝通交流的空間,可在學生、班集體中組織一些有利的主題活動,如朗讀比賽等。我一直在班里創立圖書室,促進他們了解到書海浩瀚無垠,伴隨著學生閱讀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明顯提高,要正確引導他們擴展閱讀面。我規定班里每一個同學們去買本優秀作文書,并且每一個同學們不可以選一樣的版本,隨后互換著看,這樣一來,班里每一個同學們都能閱讀更多作文書,而且規定他們把好的開頭、好結尾、好句好詞、好句摘抄在筆記本上。教師組織學生講閱讀后的獲得和感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產生明顯的閱讀沖動,與此同時,我還有目的地搜集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開展賞析。同時,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合理設計導入環節,導入是一整堂的初始階段,具備吸引學生興趣的效果。以懸念的方式設計導入,能夠使學生根據教師所設置的懸念迫不及待地展開閱讀,它是激發學生閱讀熱情的教學方法,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務必注意懸念的合理性。
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設置問題馬上吸引學生,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大家覺得爬墻虎有腳嗎?文章題目是不是用了擬人的方法?”正確對待學生對教材內容提出的異議,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在學生看了文章之后,便可回復教師的問題。又如,在學習老舍先生的《貓》時,文章中“貓的性格的確有一些古怪”,文章內容卻表明老舍對貓的喜愛。教師可以應用文章,慢慢為學生設置懸念,呈現一些貓咪的圖片,并提出問題:“大家家中養過貓嗎?結合相片,你認為貓是怎樣的性格?為什么老舍一開始說貓是古怪的?”,由此使學生產生閱讀沖動。
三、 豐富閱讀方式,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
閱讀方式各式各樣,如詳讀、跳讀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課程內容,靈活選擇閱讀方式或綜合應用,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可以依據問題的設置,正確引導學生開展閱讀,使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進行閱讀,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可以讓學生聽之任之地、平淡如水念一兩遍,而要提問,讓學生帶上問題讀課文,從課文內容中找到有關詞句、語句,這樣就可以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塑造學生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描述作者和母親的相處場景的文字,再閱讀作者與父親相處的相關描述,使學生在二者顯著的對比中認知父親的嚴苛。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掌握兩種不一樣的方式和語言表達,教師可以適當讓學生想象平時和父母相處是否和文章中描述的一樣。除此之外,這篇課文采用了倒序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順序進行閱讀,并讓學生分析作者為什么不按照時間線進行敘述,采用倒序的記敘方式好處有哪些。
四、 培養學生優良的課前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對提升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擁有重要效果,在課前預習中,要使學生培養碰到困難積極翻看書籍的習慣,形成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方式,初讀課文時,提醒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時,在課前預習中找出關鍵句子,標出自身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先記誦關鍵文章段落。教師應查驗課前預習狀況,課堂教學上讓學生說課前預習中明白了什么,碰到什么問題,對學生課前預習的獲得應給予回應,以激起學生課前預習的主動性,發掘學生自學的潛力,提升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飛向藍天的恐龍》這一節課時,教師先組織學生在課前預習,將課文中關鍵的字詞圈出來,學生在課前用詞典查找這些詞語的具體含義。同時,組織學生正確流利的完成課文的朗讀,體會作者所采用的語言文字的特點。在學生熟讀之后,可以有條理地向他人復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整個演化過程。科學知識的探索,激起了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復述自己的預習情況,也可以考查學生的預習,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預習是有效的。長此以往,讓學生看到預習的效果,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五、 轉變教育理念,自主創新教學形式
為了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教師務必要轉變閱讀教育理念,充分突顯小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本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使有效教學能夠相互促進,進而全面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水準。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考慮,對閱讀課堂教學開展合理的引導。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閱讀體會,激勵學生對閱讀內容開展描述,根據對小學生的細膩觀察,掌握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疑慮,進而有目的地開展課堂教學,緩解小學生由于閱讀不暢順造成的閱讀壓力。
例如,在學習《海上日出》這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所采取的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學生展開想象,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教育理念,分析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海上日出的美麗。在開始教學前,就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有沒有觀看日出的經歷。結合學生分享的經歷,教師潤色,使其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但這個故事與作者所寫的故事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通過這兩個故事的對比,讓學生明確作者的遣詞造句給整個文章帶來的影響。
六、 融合學生特點,激起自學能力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開朗好動、求知欲強、探究欲望強,教師要精確掌握這種特點。在閱讀課堂教學中,使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可以獲得充分展現,重視小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從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入手,來提升其閱讀能力,開展閱讀伏筆的設定,吸引小學生獨立閱讀文章,因為對閱讀伏筆的好奇心,小學生能夠徹底投入到閱讀中去,去尋找答案、探究人物角色、情節,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優良的閱讀習慣。閱讀水平的提升必須建立在一定的閱讀量的基礎上,很多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更了解世界,并掌握多種閱讀主題。依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推薦童話故事、繪本故事、寓言故事等,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文章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 投入情感閱讀,訓練閱讀能力
填鴨式、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早已不適用于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務必轉變課堂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形式,研究閱讀的方法和方式,幫助小學生降低閱讀學習的難度,使小學生產生閱讀的信心,全面提高閱讀的品質,在閱讀中得到豐富的知識。在訓練閱讀能力時,教師可以從下列層面下手。首先,教授小學生科學的閱讀方式。教師在平常的閱讀課堂教學中,要求小學生從題目的含義、主題思想、藝術手法等層面閱讀文章,對文章內容有一個綜合性的剖析:①對題目的含義展開剖析,要提升小學生合理讀題能力,使其在文章中尋找文章的中心思想觀念、描繪的目標等信息內容。②梳理文章內容,幫助小學生把握文章內容。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先要明確文章描述的對象是什么,再緊緊圍繞這一對象來進行思考。在理清文章內容的層級后,就可以恰當剖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和觀念,閱讀的總體目標也就可以完成了。③閱讀文章的主題思想,在閱讀文章時,小學生要掌握文章內容的主題思想,緊緊圍繞主題思想開展閱讀學習,精確剖析出文章內容的含義、精確獲取自身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要點。其次,小學生在閱讀時要重視閱讀速度。閱讀可分成迅速閱讀和研究式閱讀。迅速閱讀規定小學生在閱讀時,盡可能在短期內閱讀內容,掌握課文內容大致的含義,對課文開展歸納掌握。研究式閱讀規定小學生在閱讀時,要對課文了解清楚、深入,并對其開展獨立研究,尋找問題的回答。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教學環節中,重視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有益于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視野,也有益于小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塑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年齡特點進行教學,以達到閱讀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并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閱讀方法更多,閱讀效率不斷獲得提高。
參考文獻:
[1]田曉林.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1):1.
[2]張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7(24).
[3]陳潔.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5(87):48.
作者簡介:張玉,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城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