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正和
內容摘要:素質教育不斷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中滲透的當下,中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語文作為中學文字、文化滲透的基礎學科,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也是語文教學所重點研究的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核心素養下中學語文教育教學提高的策略和建議,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 語文教學 思考探究
素養也就是指一個人本身的自我修養,主要涵蓋了一個人的知識能力、言談舉止以及德行品性等多個方面;這里所說的核心素養就是素養中的核心點,主要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實際問題時處理和解決的關鍵能力,以及自身心理素質,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就是通過語文學習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能力、品質,以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語文教育中融入核心素養的意義
在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下,很長一段時間的中學語文教學都比較強調升學,學生、教師以及家長都以升學為主,這也使得大多數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側重于課本知識,并以此來應對考試和升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確實能夠較好的實現應試升學,以培養出知識拔尖且優秀的“學子”,但如果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也缺少對學生未來的籌劃,除知識提升外,綜合能力提升度并不高,這也違背了語文教學的最初目的。
當前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思維啟迪、價值引領和品格塑造三個方面,思維啟迪涵蓋了學生辯證思維、理論結合實際學習所需的方法,價值引領則包括學生所需要學習的語文基礎理論知識,品格塑造則是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及人生觀的塑造。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要在培養基礎知識、能力的同時,要多重視學生世界觀、學習態度、情感理解及文化熏陶等的培養,使得學生道德標準得以修正,綜合素養得以提升。
二.核心素養下推進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1.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興趣為驅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中學語文教學而言,要想更好的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就必須要著力提高學生對中學語文的興趣,以興趣為驅動來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語文知識。中學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在教學課堂中要選取積極向上的內容來適當調節課堂氛圍,并通過積極的課堂氛圍來更好的調動學生參與到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來;另外教師還要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分層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語文理解能力的不同來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既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要考慮到語文水平稍差的學生,給其提供展示的機會以激發學生學習中學語文的興趣。
教師在講授知識過程當中要拒絕使用單一枯乏的教學模式,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用板書單一表現出來,這種“填鴨式”教學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是要在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情況,將簡單的講授題目變為設問題目,引發學生思考,將直接結論變為引導學生逐步發現,在學生熟悉掌握知識點后再循序漸進增大難度,充分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來思考,不斷地靈活運用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各種學習問題。
2.以學生為本來開展語文課堂教學
學生因生活環境、先天遺傳以及主觀意識等要素的影響,每個學生之間都有較大的差異,這時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期間做好因材施教,要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來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工作,以此來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和鍛煉。具體來說,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期間,教師要根據語文課堂特征和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對教學方案加以設計和優化,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對于成績較好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提高其訓練難度,提高和激發起探索和學習語文的熱情;對于成績不理想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有耐心、多重視,從基礎入手,多對其進行趣味化教學,提升其學習積極性。
3.要將生活化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
通過將實際生活的例子來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提升語文學習的生活化,也是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中學語文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將語文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并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和解決語文問題,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也能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理論和方法的理解,以此來更好的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語文知識本就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生活化的語文教學,通過生活化的語文教學也能讓學生更加輕松的理解語文知識,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要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各項活動來提升學生參與度
1.適當的融入游戲來提升學生參與度
通過課堂小游戲來創設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常用的小技巧,教師通過將游戲融入到語文課程中來創造更多的教學思路;在應用游戲教學方法時,教師要以語文教學基礎知識為核心,并根據教學內容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課堂游戲,需要注意的是,課堂游戲的選擇必須要和教學內容相契合,要以通過游戲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課堂知識為目的;在游戲課堂中教師還需要對課堂學習紀律進行維護,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使得中學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有效。
2.通過組織各項活動來提升學生參與度
將競賽活動融入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是一種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的重要方法。中學階段的學生本來就有一種好勝心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就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在課堂中組織一些小的語文競賽,來讓學生更多的參與進來,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在進行語文競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課堂語文知識競賽,每個小組成員4-6人,并合理分工,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來,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
四.核心素養下進行語文概念教學的策略
對于中學語文課程來說,概念也是中學語文教學最為重要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情感理解、感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基礎,所以中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概念教學,借助各種教具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有目的性的對語文概念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觀察,以此來對語文概念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加強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認清概念教學的目標是講清楚語文概念的基本內容,要讓學生對語文概念更好的掌握和理解也必須要充分發揮思維的作用,教師要做好正確的思維思路指導;另外中學語文還有很多的語文概念都有外延和深刻內涵,還具有從屬關系,語文教師在進行概念講授時也要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理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關系,對每個概念的特征進行分析,以讓學生在概念教學中構建語文概念之間的聯系,在腦中也有語文概念的支架,以更好的促使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五.核心素養下進行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策略
1.做好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工作的充足程度直接決定著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優秀的課前準備也是教師在語文課堂完美高效授課的重要基礎,也是營造和活躍課堂氛圍的前提條件。首先對教師來說,只有進行了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才能讓教師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內容可講,在課堂上更好的引導學生,這也是教師活動的基本要求;對于學生來說,其課前準備工作也主要就是對語文知識的課前預習,主要包括要學課文內容的閱讀瀏覽、課文所表達感情的理解以及對文章相關資料的了解等,學生也能及時的跟上教師的講解步伐,也更容易融入課堂。
2.讀寫結合,提升創作深度
教師可以同時讓學生閱讀多篇同題材的文章,讓學生自主對所閱讀的文章進行對比分析,使其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和相似之處,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所探究出來的思想進行文章的寫作;這種方式更加注重同類文章的閱讀和理解,通過多篇同題材文章的閱讀也必然能加深學生對其的印象和認知度,以此來自由創造的文章也更有水平;基于此教師在讀寫教學中要更加重視讀寫教學的結合,要多找尋閱讀資料供學生閱讀理解,并及時布置寫作任務等。在學生閱讀完優秀的文章之后,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所透露的思想情感,并通過寫讀后感的形式讓學生將這些情感和印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和書寫出來。
3.做好教學評價工作
教學評價也是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學評價環節極其重要。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學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包括錯別字問題、詞語使用錯誤問題以及語病問題等,這些如果教師不及時的予以支出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所以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教師要預留時間對每個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在進行任務評價時教師要以正向、積極的評價作為主方向,要先對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肯定,對樂說、敢說的學生進行夸獎和表揚,并在此基礎上指出學生在語文任務完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改善建議,讓學生在教師在糾正和指導下不斷改善問題,以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陶琪.探究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中學語文教學[J].教育前沿,2017(11).
[2]楊桂生.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探究[J].讀寫與雜志,2018(9).
[3]朱平貞.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語文課內外,2018(27).
[4]邱小英.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智慧課堂-數碼設計,2019(12).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