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
【摘 要】本文闡述高中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方面,即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提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融入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踐行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字化學習模式;根據信息核心素養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教學。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2-0089-03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學生具備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既是時代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個體發展的客觀需求。但是,從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來看,很多學生無法從海量的信息中辨別出真實有用的信息,難以靈活地運用計算思維去解決問題,不能高效使用數字化軟件進行學習,缺乏信息社會責任素養,不懂得怎樣控制自身的信息使用行為。面對學生缺乏信息技術核心素養而難以應對信息化社會帶來的挑戰,本文解讀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一、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指個體對信息的敏感度,即個體能否及時判斷信息生成、發展、演變的感知意識;二是指個體判斷信息價值的能力,即個體能否對信息具有的價值、帶來的變化進行客觀判斷的能力。在信息爆炸時代,信息早已滲透人們日常的方方面面,我們每時每刻都被信息包圍著,都在通過接收、研究、分析信息來做決策、定目標、付諸行動。個體如果缺乏信息意識,就無法敏銳地抓住有用的信息,就無法正確地判斷真假信息,難以深挖信息的價值,進而讓個體的決策變得滯后、出現偏差,個體在工作與生活層面也會變得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二)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可以理解為一種邏輯縝密的轉換思維,這種思維猶如計算機系統運作程序一般,具有高效、有序、嚴謹、科學等特征。計算思維是個體將掌握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操作方法、問題思考模式等進行整合后形成的全新思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就是培養學生將現實問題轉換成信息計算問題,對問題概念、結構、特點進行轉化、解析,將問題模型化,再使用相應的數據、計算方法、計算軟件對問題進行推理、判斷、解答。計算思維是一種有效的、實用的問題解決方法,其具備將抽象問題數據化、數字化的功能,可以幫助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解析問題。
(三)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是指個體借由網絡平臺、學習軟件、移動終端設備、信息數字資料等設備和資源來科學調控學習過程,合理創新教學模式,樹立數字化學習意識,通過創新性的方法和思維來解決問題。信息時代下的數字化資源與工具種類繁多,可選擇性很多。怎樣從繁復的數字化學習工具與學習資源中找到最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式,非常考驗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網絡計算機是數字化學習得以實施的載體。對比傳統學習方式,數字化學習有著顯著的優勢,具體表現為:(1)學習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習方式是個性化的,與學生學習基礎和個性特點相匹配;(2)學習圍繞主題單元知識或者問題來展開;(3)學習過程注重交流互動,深入探討,更強調學生之間的聯動與協作;(4)強調學習是一個打破重組、整合優化的建構過程,注重知識的啟發與再生;(5)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生具備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就能源源不斷地從信息社會中高效地獲取知識,從而快速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
(四)信息社會責任
信息社會責任是指個體自覺遵守信息使用相關規范條例的道德素養、責任意識。學生需要了解涉及信息安全使用的相關制度與法律法規,堅決不使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做出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事情,堅決不使用信息技術來謀取非法利益。例如,學生需要承擔相應的信息社會責任,不侵犯他人的信息隱私,不竊取企業的核心信息,不利用掌握的信息造謠生事、誤導輿論等。學生要控制自身的信息使用行為,合理合法地使用信息,這樣才能促進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營造出和諧有序的信息大環境。
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知行合一理念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教學模式單一、教師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等問題,導致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養落實不到位。對此,教師可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一)融入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踐行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
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在體驗與探究中完成,就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和素養的建構。要想實現這一點,就必須確保教學內容有趣、教學氛圍活躍、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網絡教學資源集聲、光、色為一體,可以深入淺出地詮釋一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規律,讓復雜的理論知識變得立體、直白。因此,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踐行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構建良好的課堂環境。
例如,在教學“網頁制作”這一知識點時,因為學生沒有制作網頁的經驗,所以他們對網頁制作的流程、步驟與注意事項等都非常模糊。教師在教學該知識點時,首先,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一些近期熱門的歌曲和電影情節,然后在教學前播放這些音視頻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詢問學生想不想將這些音視頻元素融入自己專屬的網頁中,使網頁更精美、炫酷、具有美感。最后,教師引入教學內容—— 網頁制作,逐步向學生解釋網頁的制作原理與流程。當學生掌握了網頁制作的流程和技能,完成“知”環節以后,教師就可以再次使用一些專門制作網頁的軟件引導學生自主設計網頁,完成后續的“行”環節,幫助學生當堂強化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針對仍然存在疑惑的學生,教師可以播放網頁制作教學視頻來引導學生邊學邊操作,這些教學視頻資源能夠暫停、快進,反復觀看,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網頁制作的重難點與要點。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高效地完成網頁設計成品,真切掌握信息知識的運用技巧、順序和規律,也會因制作的課業成果而生出自豪感、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習積極性,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過程。學生的信息創新意識、信息應用能力、信息鑒別能力等素養也會得到有效提高。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字化學習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涌現出很多新穎、實用的教學模式,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遠程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都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與功能。例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課前預習、課中攻堅的方式,可以有效節省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時間,在課堂上圍繞重難知識點來引導學生攻堅,極大地提高教學針對性;遠程教學模式突破時空限制,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實現教學資源與學習心得的共享,設有“學、練、管、測、評”等多個學習環節,為學生的鉆研、深造提供大量的資源與極大的便利;思維導圖通過模擬思維網絡系統將思維具象化,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掌握信息之間的層次、遞進、邏輯等關系。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革新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舍棄一些老舊的教學方法,采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數字化學習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word的表格修飾”這一知識點時,首先,教師可以使用任務驅動法梳理思維、確定目標、找到方向,讓學生將自己的時間、精力、注意力集中于某個知識點的研究上。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幅圖文并茂、版式精美的表格文檔作品,然后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梳理出該作品成型的要點、重點與難點,然后圍繞這些重難點來布置任務。其次,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課后獨立完成該知識教學視頻的觀看,且利用思維導圖梳理出表格修飾的操作流程,確定表格制作與修飾的要點,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講解。當教師講解完重難點之后,再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制作與修飾,且將制作成品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對比,學習他人的經驗和心得,強化自身對表格修飾的理解與記憶。這樣的組合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加實用,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等素養都能獲得有效培養。
(三)根據信息核心素養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四大核心素養的內涵是有所區別卻也密切相關的。教師可以聚焦四大核心素養內涵的差異來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板塊,每一種核心素養對應不同的教學內容板塊,以此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這樣能夠實現高中信息技術內容教學的分層歸類,防止教學的無序性、盲目性,有效提高各項核心素養培育的實效性。
第一,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時,教師可以從信息獲取與信息鑒別兩方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在信息獲取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現代社會一些常用的信息獲取工具、信息獲取渠道、信息處理軟件,等等。教師需要教會學生怎樣從網絡上檢索、上傳、下載信息資源,怎樣使用相機、手機、掃描儀等獲取信息,幫助學生掌握Photoshop、WPS等處理信息軟件的操作方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字、圖片處理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接觸前沿的資訊、信息處理軟件、信息檢索網站等,確保學生的信息采集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而與時俱進,提高學生的信息敏感度。在信息鑒別方面,考慮到高中生并非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他們暫時不需要掌握精深的信息安全保障技術、信息真偽鑒別技術。因此,教師需要將重點放在引導高中生保護自我隱私、保護自身財產安全等方面。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常見電信詐騙案例、組織學生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鑒別信息、去偽存真的重要性,幫助學生了解社會上常見的詐騙案件類型,引導學生分析騙子的詐騙動機、詐騙流程,提高其警惕性。其次,教師可以采取真假信息對比鑒別的方式揭露虛假信息的特點、套路,梳理出常見虛假信息的共性,培養學生對信息溯本追源的習慣。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對詐騙分子的套路、詐騙信息的特點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在計算思維素養培養方面,教師可以采取項目式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參與、體驗、解析、合作完成項目問題的過程中了解計算思維的應用方法,促進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算法與程序設計”這一知識點時,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編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境:張磊的爸爸是公司高管,其所在的公司正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張磊的爸爸一直很擔心自己發送的業務郵件會被競爭對手竊取,從而導致商業機密泄露。對此,張磊告訴爸爸,要確保信息不泄露,可以使用加密程序先對郵件進行加密,再使用解密程序來閱讀郵件。教師通過設置貼近生活現實的情境引出本節課的項目主題:文件的加密和解密。接著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布置小組項目任務1:在文本內敲打一段文字,并將文本保存為記事本,接著使用加密與解密程序對記事本進行加密、解密,比較文本加密前后內容的變化。在各小組完成項目任務1后,要求各小組完成項目任務2:歸納出VB程序的流程特點以及加密、解密代碼的特點,梳理出編程的要點、步驟以及語言環境特征,確保對計算機編程思維有系統全面的認知。最后,由教師對整個項目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掌握將現實問題轉換成信息計算問題的方法、思路以及解決策略,以此高效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比思維和信息應用能力。
第三,在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培養方面,教師要圍繞數字化學習的五大特點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數字化學習模式,為學生推送一些實用的信息學習軟件及學習資源。例如,通過微信互動、公眾號學習、網絡在線平臺學習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Photoshop、WPS等常用信息處理軟件的使用方法,讓學生能夠高效地利用這些數字化軟件設備來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第四,在信息社會責任素養培養方面,教師可以將涉及信息使用的相關法律制度、違規使用信息的案例進行整合,形成相應的教學資源,再通過案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了解違規使用信息的行為、后果,使學生掌握信息加密、存儲、防護的方法。通過舉辦“信息正確使用”主題活動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聚焦高中生群體中的不文明上網行為、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行為、不重視信息整理和歸類的行為等,并進行解析、批判,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素養。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和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四大核心素養雖然內涵不同,但實質是相互交融、關聯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針對各核心素養的培育分教學內容板塊進行專項教學,也要踐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將四大核心素養的培育有機串聯起來,確保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能夠健康、協調、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雷世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智力,2021(16).
[2]陳寶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
[3]董帝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20(11).
[4]陰淑香.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家長,2019(33).
【作者簡介】魏 倩(1974— ),女,漢族,講師,研究方向為高中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