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下,通過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為基礎的教學效率提升策略,在課前課后、課堂課間、分組合作、作業批改、面批指導等方面提升教學效果,以“寬容教育、情感教育、互動教育”為指導,以“尊重欣賞”“激發愛好”“合作互助”為基礎,大力推進教學效率提升策略的實踐,促進師生的教學相長。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改革,初中語文的教學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然而,我們也看到“教學低效”仍然是困擾很多中學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到底應當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呢?合作學習是近年來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和實施的一種創新教育方法。教學效率的提升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師生互動是關鍵。
合作學習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開始興起,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成功的最有效的教學方式變革”。在我們的初中語文日常教學中進一步采用合作學習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對于教學相長和教學質量提升很有必要。文章本著“構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學效率”的原則,以所帶班級的初中語文教學為例,進行了多年的實踐,探索創新、提高效率,推進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 遵循客觀規律、尊重學生需求,以“定位+鼓勵”導入合作學習
《學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語文作為基礎學科,貫徹“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普遍規律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安排。合作學習的基本意思就是克服獨自封閉學習的局限性,而深層含義則是在強調合作與交流對于成長的重要性。
(一)明確定位,分類指導,注重成效
溝通無處不在,明確定位,明確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差異是課程教學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分層非常必要,這是一種學生的定位。初步將學生分組后,對小組配置進行有效的細化,然后確定每個合作小組的組長,并對小組內的組長和組員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培訓,老師將合作學習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策略和具體合作學習的每一步操作流程進行講解。
在課前,首先明確教師和學生的身份定位。教師進行教學方式定位,每次課前會提前到班,利用課前5分鐘時間跟學生們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尤其是班內的“重點生”,檢查他們的“選作作業”質量如何、存在哪些問題等。在課后,抓住5分鐘時間,對班里學習中游的學生進行調研,“課上學會了嗎”“還有問題嗎”“這節課你覺得進度怎么樣”等,這樣的問題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課堂接受情況,及時調節下一節的課堂教學進度。教師可以對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在課堂中的具體表現進行評價,對學習的積極性和態度進行把控,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課程責任感和收獲的成就感。
(二)激發愛好,學生為本,鼓勵質疑
在課上,鼓勵學生對每一個問題提出質疑,并進行小組合作獎勵加分。當學生提出好的問題時,適時表揚同學及其所在小組“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們這個小組團結的力量非常棒”。作為回應,學生一般來說都會以自己更加積極的小組合作行為來回報教師的賞識,這就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
在語文課堂上講解的時候,教師應該先掌握學生學習、性格、愛好等情況,老師一般來說是針對某個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開展合作討論,那么首先任課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培訓,并且,老師在進行教學任務分配的時候必須要做到真正的分工明確和各小組平衡,真正要求各個合作學習的小組中的成員都必須做到對自己的任務完全熟悉。并且,老師的分工非常明確,同時,還要求同學們必須合作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課下,作業批改時,注重“以人為本”的作業評語,針對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類型的作業,有目的地書寫篇幅短小、針對性強的批語,并且,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區別對待,引導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在課間,借助班級開展的“每日一題”活動,發揮合作小組內“小老師”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任課教師需要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明確化具體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的合作學習。
二、 創新運用課堂、設定合作情境,以“互動+分層”實踐合作學習
(一)多維互動,角色互換,全員參與
實施情境式多維互動的合作學習模式,讓優等生成為組內的“小老師”,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進行“責任承包制”,組內優生帶差生,既能促進優等生的成長,又能幫助差生不斷進步。針對班里個別容易上課走神的同學,在組內給他們安排記分的工作;針對做作業比較懶散的同學,讓他們負責組內作業的收繳。經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管理學生,既幫助了老師,又讓學生更關注于學習。江同學,原來在課上開小差,學習效率很低,實施合作學習模式中,讓他負責整個班級的小組加分,這讓他在課上緊張起來,在關注分數的同時,也關注課堂的問題,慢慢地,學習走上了正軌道,注意力也集中起來。現在的他,雖然不再擔任記分員的工作,但學習卻依然認真,成績也飛速提升。真正做到合作學習中小組建設的科學和規范、課堂問題的明確設置、各項學習任務分必須配到人、探究學習的時間充分合理安排、對于課堂紀律進行嚴格監督,才能夠在合作學習中不斷提高我們學生學習初中語文知識的真正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精準策劃,分層輔導,全面提高
實施分層輔導可以實現后進生的轉化和優等生的進步,結合班內的小組劃分,在每個小組中先進行了A、B、C的劃分。在實際教學中,實行了動態管理,開展互幫互學的活動。A層同學給C層同學當小老師,互幫互學。借助班內開展的“每日一題”活動,A層學生充分發揮在學習中的優勢,給C層學生出題,幫助他們講題,很好地實現了“促優轉差”。對于部分優等生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有針對性的精心選取適合他們的題目、題量,比如每天兩個題,讓他們在第二天給老師講解,讓學生主動找老師要題、講題,這樣,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逐漸提高起來。
三、 有效利用資源、發揮交流效用,以“互換+協同”延伸合作學習
(一)利用作業,激發互動,提高效用
在教學中,教師利用作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作業批改方面,根據作業的質量進行有層次的劃分,針對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類型的作業,有目的地寫篇幅短小、針對性強的批語,如學生做錯作業出現計算問題時,批語是“再細心點,你會更加出色”;學生卷面比較亂時,批語是“思路很好,但不太美觀”;當看到學生作業有進步時,批語是“好樣的,有進步,繼續努力”;當學生用了兩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時,批語是“一題多解,有創新”等。作業批改不僅密切了師生關系,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正如趙美同學在學習心得中寫道:“老師給你們寫的批語,雖然很簡短,但是每次看到,我們的心里就會很高興,重新燃起學習數學的激情,這也是數學成績雖然不理想,但卻從未想過放棄數學的原因。”
(二)利用自習,增加面批,查缺補漏
教師對于學生的點評必須要客觀,通過點評讓學生能夠學會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學習的知識。對優生,面改能切實地幫助他找出弱點,指點方法,糾正偏差,更上一層樓;對差生,通過面批,找出其主要問題,幫助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保護其自尊心,又能激發其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整體上合作學習的效果,讓學生樂于學習、樂于參與、樂于表現,不僅讓課堂變成學生的主陣地,課下學生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只要老師用心、真心、耐心地去做好本職工作,盡最大可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樂,我們的教育定會碩果累累。
同時,通過教師面批面改,學生會感覺到老師在真誠地幫助自己,時時在關切著自己。吳蒙同學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總分不是很突出,但是特別喜歡學習數學。在一次面批后,他主動談及自己的思想波動,感覺學習比較有壓力。教師因勢利導,對他的學習狀態進行了全面分析,在談話后,他也豁然開朗,學習勁頭更足。正是在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中,讓教學更有意義,讓學生的學習更有力量。
教學效率的提升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教學的目的要的是學生的進步、更要師生共同成長,師生互動是關鍵。師生情感和諧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以合作學習為基礎提升教學效率,真正讓教師實現了身份創新,由主講人變為現在的主導者,通過合作學習,改變了我們作為教師傳統意義上的“一言堂”。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能夠時時做到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和初中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特殊性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方式,那么,我們進行的合作學習一定會成為課堂改革中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效率提升方式。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采用基于合作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有效解決了“教學低效”的問題,教學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推進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只有這樣,我們的初中的基礎教育才能真正實現與時代同步、與國家要求同步,我們的語文教學也一定能夠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鐘柏昌,黃水艷.合作學習動態分組的研究進展與思考:基于國際文獻的系統綜述[J].開放教育研究,2021,27(4):85-97.
[2]潘柳燕,葉茗媛.“基礎”課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改革新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8):58-59+96.
[3]王維,董永權,楊淼.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基于48項實驗或準實驗研究的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7):34-40+59.
[4]何洋,井樂剛.偏遠地區初中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J].生物學教學,2019,44(10):32-34.
作者簡介:
崔紅蘭,山東省泰安市,泰安市岱岳區大汶口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