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禹
【摘? 要】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情境法的運用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3-0100-02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
(Xingzhou Primary Schoo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China) NI Yu
【Abstract】Teaching methods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must continuously reform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quality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知識源自生活,也將用之于生活。在核心素養教育思想下,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將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作為重心。基于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生活化元素成功地融入情境教學法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升情境教學法的真實性和體驗性,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此外,由于小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并沒有形成系統的認知能力,同時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這就會直接導致小學生無法全面接受和掌握數學知識。但是在情境教學法中合理地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夠使學生在體驗生活化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認知數學知識點,以此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當然,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教師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應該重視情境的真實性和體驗性。所以,教師在選擇生活元素時,必須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使情境教學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教師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還應該結合數學教學的知識內容,避免創設出的生活情境出現“生拉硬套”的問題,繼而導致學生無法通過情境體驗,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開展“時、分、秒”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在正式講課前,教師首先可以運用言語為學生創建出與之相應的生活情境,如“小明用了10秒鐘的時間,穿好衣服整理完床被,然后又用了30分鐘的時間刷牙洗臉,接下來用了10分鐘的時間吃早餐,最后用了2小時到達學校”。由于學生每天都會經歷起床、洗刷、吃飯和上學,所以自然會融入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也會根據自身的實際體驗判斷情境中的錯誤點。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小明起床花費的時間不對”,有的學生認為“小明到達學校用的時間不對”等。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不僅能夠指出錯誤的地方,還能結合自身的體驗說出錯誤的原因。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重新設定教學的重心,如“學生能夠認識到分比秒長,時比分長,那么就可以將教學重心放在時、分、秒的換算關系上”。由此可見,教師通過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點。
二、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所以,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創設出與之相應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基于此,教師通過對小學生的了解,發現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并且對于游戲的理解和接受也較為突出。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將游戲元素融入情境創設教學中,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首先,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時,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的內容,確保游戲化情境與教學任務相匹配,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游戲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才能成功地實現游戲和情境教學法的融會貫通。其次,既然是游戲化的教學情境,那就必須重視游戲的體驗度,如果情境中缺少體驗感,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開展“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如,教師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搶答游戲”,正式開始游戲前,教師要向學生講解游戲的規則:老師在黑板上寫出10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在聽到口令后,小組成員進行搶答,回答正確的小組贏得一分,錯誤的小組扣除兩分,積分最多的學習小組極為勝者。當學生明確“搶答游戲”的規則后,就可以正式開展游戲,但是教師在出題時應該本著由易到難的思想,以免算式難度較大,影響到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在完成“搶答游戲”后,教師還需要增設其他環節,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如,教師可以讓各小組之間以對擂的形式相互出題,以此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通過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提高了情境教學法的成效。
三、創設具體的操作性情境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思潮的不斷深入,我國各階段性的教育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合理的創新和改進。其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摒棄了傳統的理論式教學方式,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自身體驗,希望能夠使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教師在采用情境教學法時,應該融入合理的實操元素,以此提升情境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必須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同時還要在實操情境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如此一來既能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其次,具體操作性的教學情境中,教師不要過多干預學生的體驗,以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但是,為了確保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探索和實踐,教師應該運用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在開展“厘米和米”教學活動時,教師結合教材所涉及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出具體的操作性情境。如教材中指出我們身體上的“尺”,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身體上的“尺子”,測量出書本、教室、講臺和課桌的長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尋找身體上的“尺”,有的學生運用腳測量教室的長度,有的學生則運用手掌測量書本、課桌的長度。當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完成測量后,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刻度尺,并且教授學生如何讀取刻度,最后再由學生計算出測量的長度。通過創設具體的操作情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和探究能力。
四、情境教學法中進行合理的評價
評價和總結能夠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采取合理的方式作出改正和補強。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情境教學法的質量,教師必須提高對評價和總結的重視。首先,針對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的表現進行評價總結時,教師需要注意評價總結的方式,盡量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信心。其次,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評價和總結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情境教學法的質量和效率。以前文提及的“游戲化教學情境”為例,在“搶答游戲”中有很多學生只重視游戲的過程,而忽視了數學學習的知識點,這就會導致游戲化教學情境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采用游戲化情境教學法時,應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當發現學生存在“重游戲輕學習”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對此類學生進行引導,如“小組成員某某某,存在游戲犯規的嫌疑,請加以改正和反思”。此種評價方式,不但沒有破壞學生的情境體驗感,還能引導學生始終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從而提高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并且在其中融入豐富的元素,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還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以情境教學法為基礎,不斷創造新穎的教學模式,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高效、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付佩可.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及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