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學改革已經獲得了明顯的效果。在該前提下,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完善和探索新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本文主要對新課標環境下小學數學練習題的設計問題進行探討,以通過對傳統練習題的模式進行完善,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數學練習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3-0112-02
How to Design Primary School Math Exercise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Jianshe Road Primary School, Shizho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LI Xiao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form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Under this premise,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learning mathematic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primary school math exercise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del of traditional exercises, stimulate pupil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ath exercises
傳統的小學數學練習題內容被限制在科目的知識范圍里,嚴重脫離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傳統的數學練習題設計觀念把練習作為加強課堂教學的方式,追求練習題的實效性。而新課程觀念提出,小學數學練習是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程的意義,多元化的練習題會將小學生課上、課下以及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的結合。所以,數學練習題不應是增加小學生的壓力,而應該滿足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需求。
一、重視預習作業的價值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的作業壓力比較大,同時小學生年齡比較小,都比較貪玩,因此大部分教師和小學生都沒有給予預習充分的重視,讓預習作業沒有發揮到其應有的價值。這樣,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就會造成小學生在課上準備不充分,不容易理解學習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數學教師應該對教學預習給予充分的關注,把教學實踐活動向前延展,側重發揮預習步驟對小學生基礎性的作用,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所以在上課之前,數學教師就要要求小學生做好課前準備,為了見到效果,可以在課前為小學生提出一些實際性的預習標準,利用課前作業的方式讓小學生主動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青島版“平行四邊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小學生布置課前預習的作業,首先讓小學生制造一個平行四版型的模型,把家里一些不要的紙板當作制造的材料,制造出兩個尺寸一樣的平行四邊形,其中一個平行四邊形不動,另一個平行四邊形能夠運用分割的方式把其分成一個長方形以及兩個三角形。其次,讓小學生對分割的三個圖形進行探究以及思考:能夠運用什么方法,把平行四邊形還原成原來的樣子。這樣,小學生就可以了解平行四邊形變形的面積是兩個三角形以及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構成的,進而對平行四邊形有關知識產生一定的理解。這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對數學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還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以及質量。
二、充分展現分層教學的原則
通常,小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具有高低不等的情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利用統一的教學方式來布置作業,就會造成滿足不了一些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另一些小學生學習起來又非常吃力的情況。對于這種數學教學狀況,數學教師就應該在安排作業的時候,根據每個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分層布置,這樣就可以照顧到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一些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另一些小學生則可以跟上教學進度。因此,在教學策劃過程中,對于理解程度不夠高的小學生,教師就要安排一些鞏固基本知識的作;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邏輯思維比較好的小學生,就要在加強其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安排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作業,這樣小學生就能夠在解答出題目以后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信。例如,在教學青島版“圓面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分層布置作業,針對基礎一般的小學生,讓其通過課上知識的學習,能夠正確算出圓形面積即可;而針對一些基礎比較強的小學生,就要給其布置難度更高的作業,如添加一些條件,讓其計算同心圓的面積等。這樣布置練習題,不僅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還照顧了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可以有效推動小學生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取得最大進步。
三、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設計小學數學練習題的時候,數學教師應該緊密關注練習題和小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盡可能選擇一些具有實踐性的練習題,這樣就可以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有效提升其動手實踐能力。在策劃實踐性練習題的時候,數學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某個專題進行設計,練習題完成的方法是多元的,可以一個人完成,也能夠通過一個小組共同合作完成。這樣不僅可以讓小學生理解有關的數學知識,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集體意識。例如,在學習完青島版“長方體面積的計算”以后,數學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利用家里的廢紙制造一個長方體的儲存盒,然后運用尺子等其他方法測量出儲存盒的面積,經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提升小學生對長方體表面積有關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
四、關注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新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訓練指標,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內容、課下練習等各種方法,加強對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其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方法是多元的,教師可以利用課下延伸鞏固的方法,也可以通過策劃創造性的作業來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完“比例尺”有關內容后,數學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運用家里一些簡單的道具,對一些比較高的物體展開測量。而小學生在測量過程中就會發現,運用手中一些簡單的道具,是沒辦法完成這樣一些具有創造性的作業的,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開動腦筋思考,如何運用比例尺的知識更好地把高大建筑物的高度計算出來。經過數學教學實踐能夠發現,大部分小學生能夠利用投影的方法,計算出其比例,從而估算出建筑物的高度。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小學生站在不一樣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小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在設計數學練習題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布置一定的預習作業以及課下作業,還要及時檢查學生的作業,這樣就可以及時了解和控制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和任務完成情況,從而去收集小學生的反饋信息,用最快的速度調整數學教學步驟中所出現的缺陷以及問題。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好的改善。經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協助小學生及時找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缺陷,使其可以在課下及時進行彌補,又能有效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效率。
六、結合實際生活,注重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相融合
數學為生活服務,根據實際生活設計數學練習,不僅可以通過真實生活情景讓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夠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將其創作成練習題,經過生活化的聯系,增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及鞏固知識,利用所學知識去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提升小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獲得可觀的教學質量以及效率。這樣就能夠加強練習題與小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小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有用處的,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新課標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小學工作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對于設計練習題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就是教師要維持創新的觀念,持續改善練習題,提升安排練習題的水準,讓練習題安排得更科學,更好地服務于小學生,為小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生活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立憲.新課標下如何設計小學數學練習題[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02).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