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誼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幼兒階段是啟蒙階段,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華滲透到幼兒園教育中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本文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整合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并提出了整合的作用和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幼兒園;教育整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整合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幼兒園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的提升
幼兒園教育改革中,更加注重幼兒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的培養。因此,幼兒園教育中通過融入傳統文化,能夠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文化熏陶,進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幼兒園教育中將一些傳統文化典故“鑿壁偷光”“聞雞起舞”“孔融讓梨”等小故事穿插到課堂中,其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促進幼兒園的全面發展。
(二)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歷史的延續和轉變,留下了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這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人們的精神支柱,人們有責任和意識去傳承和發揚。幼兒階段是學事、有初步認知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讓幼兒園在創設的文化氛圍中,領略傳統文化帶來的樂趣和教育意義,進而主動承擔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每一個幼兒心底,生根發芽。
(三)豐富幼兒園教育資源
從當前幼兒園教育的情況來看,其內容相對單一,主要以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等為主,這些活動雖能夠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展,但是其教育意義相對有限。幼兒教育應全面開展教育改革,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滲透到教育活動中,從而豐富當前的教育資源,如:結合傳統文化故事開展故事會;穿上漢服或者不同民族的服裝舉辦服裝展;玩一些古代時候的游戲等,這些依托傳統文化開展的教育活動,能夠激發起幼兒學習的欲望,進而更主動的參與幼兒教育活動。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整合的對策
(一)結合幼兒差異和年齡特征,滲透不同傳統文化
每一個幼兒都有著獨特的愛好和思想,中國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進行整合時,需結合幼兒的接受能力等,積極開展差異化教學。例如:針對于小班幼兒,可以讓他們通過背誦《詠鵝》和《靜夜思》等古詩,以接受文化教育。針對于中班的幼兒,帶領幼兒對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小故事進行剖析,通過組織“故事會”、“中華好詩詞”、“故事競賽”等活動,以讓幼兒充分認識到中華傳統美德,在活動參與中養成高貴的品質。針對于大班的幼兒,帶領幼兒參與角色扮演,穿越到古代,了解到古代的刺繡工藝、剪紙工藝、不同民族的地方特色等,從而使幼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深刻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塑造學生高貴品質
幼兒階段的學生的思維發展較為緩慢,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填鴨式”的講述方式,將難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深刻的認知,教學效果也并不顯著。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在與幼兒園教育進行融合時,需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如:利用實踐教學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育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樂趣。教師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傳統文化習俗的知識,即手工課上教師播放多媒體視頻,以讓幼兒園了解傳統工藝的制作步驟。
例如:在手工課上,首先教師帶領幼兒觀看制作風箏的視頻,讓學生置身于工藝坊中,轉變成為“藝術家”的角色,親手體會制作風箏帶來的樂趣。然后教師將幼兒們分為3個小組,共同制作風箏。其次,教師在為學生們發放原料后,教師進行逐一的指導。當每個小組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后,一個制作風箏的主體,一個涂顏色。學生們在相互團隊合作后,制作出各色各異的風箏。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去操場之中試飛,針對于不能起飛的風箏,教師在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溝通,引導他們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對策。當學生們通過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摸索,看到風箏起飛的剎那,將給予學生更多的感悟和教育意義,讓學生們通過實踐活動,養成不放棄的高貴品質,塑造起工匠精神。
(三)結合生活實際,組織開展親子活動
教師在尋找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的切合點時,應注重生活實際,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元素,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驗到傳統文化教育所帶來的樂趣,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深厚的文化內涵。例如:中秋節時,教師組織開展親子活動—一起制作月餅;端午節時,教師組織學生們與家長一起包粽子等,這些結合生活實際組織開展的親子活動,能夠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和參與下,感受到做月餅和包粽子的樂趣。然后教師在將月餅和包粽子的由來向學生們講授后,能夠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傳統文化知識,對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又如:幼兒們還可以回家向自己的爺爺奶奶進行請教,了解“二十四節氣”中的一些歌謠或者諺語,即“到了哪個節氣要種麥;到了哪個節氣要吃餃子;到了哪個季節要踏青等”,結合生活實際,讓幼兒深刻感知到古代人的智慧和博大精深。
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對促進幼兒身心發展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在開展幼兒教育時,應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結合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培育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曉云.融傳統節日文化于幼兒園德育活動中的有效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21(12):73-74.
[2]呂佳添.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33):107-109.
[3]何立.小班幼兒游戲中浸潤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家長,2021(3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