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開放教育教學模式下,語言文學專業教育的內外部環境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對教師開展相關課程教學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活動已經無法與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相適應,只有構建更加完善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體系,才能提高教育有效性,保障學生的專業發展能力得到良好的訓練。因此要注意針對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改革進行研究,構建能與開放教育模式相適應,能面向市場人才培養需求的全新專業教育規劃體系,助力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實現高質量推進的目標。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引言當前隨著社會經濟以及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對漢語言文學的沖擊改變了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當前學生的就業前景越發的嚴峻,并且就業的尺度以及空間也越來越窘迫。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的人文學科內容,在各個階段的高校當中都創建了這樣的課程內容。身為剛剛創建的地方高校,在高校的發展顯得至關重要,因此應當結合地方高校的全面發展來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使高校的人才培養符合復合型以及應用型的需求,創建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促進課程內容的進一步優化,深化教育以及人才培養的發展。
一、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課程暴露出來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缺乏前瞻性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互聯網的影響日益擴大。尤其近幾年新媒體行業的異軍突起,更是給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職業教育來說,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和專業培養方向都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院校課程逐步轉向專業化、實用化方向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由于以往漢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通常都更傾向于中小學的語文教育方向,所以,傳統漢語專業的寫作課程也更多是偏向中小學生寫作教育的方向來進行設置,而不是面對全社會來培養寫作人才。這就使漢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寫作能力上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面對中文網站、網絡新聞、公眾號供稿等新興就業崗位的時候,明顯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如今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已經有一部分學校設置了“網絡文學”和“網絡與新媒體”等與網絡供稿相關的專業體系。
(二)教學資源不夠豐富
高校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都是依托教材來進行,而教材的內容較為局限,所涉及的內容也不夠豐富。對于漢語言文學課程來說,所涉及的科目眾多,應用范圍也十分廣泛,尤其是在新生的互聯網信息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所應用的路徑和領域更加多樣化。但在傳統的專業課程教材中,并沒有涉及這些內容,教師也沒有將專業課程與當下的互聯網信息相結合,導致專業課程教學仍然局限于教材內,沒有進行進一步拓展。
二、新媒體時代漢語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引領主流社會思潮,營造高校校園文化氛圍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歷來是各種社會思潮的聚集之地。高校漢語言文化陣地建設要夯實思想陣地,增強文化認同感。首先,要夯實思想陣地。一方面,要堅決批駁錯誤社會思潮,用主流社會思潮引領大學生的文化實踐;另一方面,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各類思潮,積極關注學生的“聲音”。其次,要增強大學生對高校漢語言文化的情感認同,增強大學生傳承弘揚高校漢語言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比如,結合學校優勢學科的專業特色,開設相關的漢語言文化課程,注重語言學、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強化。
(二)開展多種教學方式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互聯網等新型媒體資源來開展多種教學方式。互聯網教學方式的應用是當下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相關的科研理論和實踐經驗也比較成熟,教師可以借鑒相關內容應用于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當下較為流行的微課就是教師通過計算機制作視頻課程來進行授課,幫助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點。微課的方式不同于傳統課堂,一般是針對學生課下的時間來進行授課。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教學視頻通過校內的網站媒體平臺推送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學習。諸如此類的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使用,能夠不斷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更加感興趣,學習效果也更加突出。
(三)整合信息化資源,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加強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合理化應用,并按照開放式教育模式的現實要求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加快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信息化和數字化發展進程,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會明顯提高,教學活動的綜合質量也會進一步優化。具體來說,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下,基于對遠程開放教育系統的應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要注意對教與學的關系進行重新的規劃,基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系,引導教師和學生能共同對電大教學平臺發布的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應用,結合專業教育需求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漢語言文學專業教研組要定期對學生實施網絡課程教育指導,組織學生參與大型的網絡學習探討活動,或者提供直播教學答疑解惑、E-mail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處理,顯著增強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使學生能掌握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相關的課程知識內容,能有意識地探索電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在學習實踐中的應用,從而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信息化素養進行培養,在現代教育手段的支撐下為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內容的學習做出正確的指引,促進資源的高效化利用。
結束語
做好高校漢語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既是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客觀要求。因此,應當正視新媒體給高校漢語言文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加強青年一代大學生的漢語言文化教育,借助新媒體優勢創新高校漢語言文化傳播的方式方法,寓教于樂,以此做好對漢語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郭勇,于淼.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J].北方文學,2019(32):215-216.
[2]李英順.淺析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J].參花(下),2019(10):105.
[3]黃興平.試論高校漢語言文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優化[J].散文百家,2019(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