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輝
摘 ?要:智力障礙學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受到生理、社會、家庭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其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要落后于正常學生。因此,特殊學校提出“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康復教育中設置生活數學課程,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這些孩子能夠掌握基本的語言、認知、計算、思考能力,豐富情感世界,通過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去發現數學的魅力,走進生活。作者提出將培智學校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生活數學;生活化教學;課堂教學;培智學校
目前,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視線也開始向其他方面轉移。尤其是在教育上,更是受到國家和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因此,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在教育領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在培智學校的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紛紛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本文主要介紹了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培智學校實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幾點在培智學校開展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培智學校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這就要求我們的培智數學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知數學知識,從而達到為他們將來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的教育目標。“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數學生活化教學不僅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同時也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在培智學校生活數學實際教學中,將“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符合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培養目標。
培智學校中的學生主要是由中、重度智力落后的學生組成,由于他們自身智力的限制很難在正常的實踐教學活動中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尤其是對數學這門實踐性、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培智學校為幫助學生很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就開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現象出發,讓這些智力障礙學生感知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也為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降低了難度,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漸理解更抽象的數學概念。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多引導他們思維的發散,逐漸激發這些中重度智力落后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以便重新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二、培智學校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教學語言生活化
智力障礙學生他們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與其他學生相比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教師在培智學校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將數學語言生活化,用學生常使用的地方語言解釋專用名詞,從而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調動智力障礙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融入到生活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在理解數字的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字和具體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讓智力障礙學生對自己身邊的數學現象產生敏感性,進而逐步引導他們掌握數字。
(二)教學過程情景化
新課標指出:“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必須回歸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增加生活經驗的積累,讓生活經驗成為理解學習內容的催化劑,這就是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的目標所在。
生活的課堂是活的,數學也是活的。例如,在學習數學認識數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情景一:今天森林里的獅子大王過生日,邀請森林里的所有小動物去它家里做客,同學們今天就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去到獅子大王家里,然后數出今天有多少只小動物去到了獅子家。情景二:XX同學的媽媽今天帶著XX同學去超市買蘋果,老師扮演家長帶著學生到“超市”買蘋果,媽媽買完蘋果后讓學生數一數媽媽今天買了多少個蘋果給他吃。還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部分知識時,針對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設置“生活中的人民幣”這一情境,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等環節,讓學生對于人民幣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針對高年段的學生展開教學時,教師可以模擬商場購物的場景,由學生扮演商場收銀人員與消費者,讓學生在情境扮演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因為教師創設的都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情境,所以學生的代入感會比較強,學生會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去,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比起單一運用圖片給學生講解,這樣熟悉的場景更能讓學生產生“我要學”的思想,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樂趣,更能帶動班級課堂氛圍。
(三)教學方法游戲化
著名的蒙臺梭利學習方法告訴我們:小孩子要在玩中學,學中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認知世界的途徑。在游戲中可以發展語言、獲取知識,同時不知不覺融入生活,學會生活、愛上學習,從中還可以鍛煉學生反應力和身體協調能力,增加學生的記憶力,促進大腦發育。游戲不只是下課才可以做的,在課堂上運用游戲對課堂教學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學習認識數字9的課堂上,把數字“6”倒過來就變成了數字“9”,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找出“6”和“9”的區別,教師可以在進教室的時候手上拿著一個氣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以此可以和數字“6”做對比,6像哨子吹得響,那9像什么呢?9像氣球飛得高。在教學的過程中吹氣球,綁氣球,在教學中講解數字“9”,最后再放飛氣球。
(四)鞏固練習多樣化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個體就存在差異,智力障礙兒童也一樣,他們是多樣的。基于智力障礙兒童的多樣性,在教學完成后鞏固知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照顧到,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屬于他自己的個別化教學。例如智力障礙重度的學生可以讓他進行抄寫;中度的學生可以讓他回家跟家長說今天學習了什么,或者給家長復述學習內容;輕度的學生可以讓他在實際場景中進行知識運用。這也是一種數學生活化的方式。
三、結束語
培智數學生活化運用于培智學校數學課堂教學中,既有可行性又有可操作性,總之,培智數學教學要應用于生活,數學學科的教育也應回歸于生活。在培智學校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發育情況采取恰當合理的教育方式。在培智學校開展生活化教學有利于激發培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在培智學校的數學教學中,讓數學教學生活化,讓智力障礙學生學習生活所需之數學,讓數學學習真正為智力障礙學生生活服務,這才是培智學校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顧爭艷.培智學校小學階段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趙燕妲.小學數學課堂與生活化教學有機融合研究[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11.
[3]譚本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開展策略研究[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