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青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對于學生的學科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英語教材中所呈現的相關內容,更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探索,在創新自身教育教學模式的同時能夠將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模式當中,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這是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體驗,也體現出了教育的不斷發展。讓學生能夠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英語;德育
在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單純的德育教育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從而使得教育的效果并不能夠使人滿意。因此在教育教學條件不斷改善和發展的過程中也對教師開展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秉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開展德育過程中使得德育教育不再是一門單獨的教育課程,而是能夠與其他學科相融合,在相互滲透的過程中達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讓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熏陶,從而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
一、立足教材創設授課情境,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奠定基礎的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能夠自主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同時英語詞匯較多、知識點瑣碎,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于詞匯的積累,創新自身教學的模式,避免引起學生對于單詞記憶的抵觸情緒。在課堂上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更多的掌握學科內容。同時也能夠從情境中了解更多的故事情節。在設計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英語與德育教育相結合,使得情境也能夠傳達出一定的德育教育理念。讓學生能夠在較為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既掌握知識也能夠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意識。
二、小組合作進行問題探究,培養學生團隊意識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不能作為個體獨立的存在。在與他人聯系溝通的過程中都需要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技巧。同時在處理一件事情的過程中學生也應當學會能夠與他人進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既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正確率,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小組合作開展教學模式的運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和探究,能夠讓學生更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意識到合作學習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比如我們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英語What is your father時,在本單元中涉及到很多對于長輩的稱呼等相關的單詞。為了引導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每一個單詞所代表的內容,在學完本單元內容之后,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家庭樹的整理和繪制。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所學過的英文單詞對家庭樹中的每一個成員進行簡單的介紹,講述自己和成員之間的關系。在繪制整個家庭樹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適當的創新,每個學生都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為家庭樹的繪制增光添彩。最后我也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進行相關的展示,給予學生進行展示的機會,肯定學生的表現,更加增強學生小組之間的凝聚力,讓學生能夠注重合作的能力。
三、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小學階段的校園生活應當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知識的講解上,要適當的進行相關的拓展和創新。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學科為學生舉辦相關的英語競賽,以此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時也是給學生一個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英語競賽中大膽地表現自我。既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舞臺展現力。根據一些特定的主題,讓英語學習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演講的形式感染力較強,能夠達到一個更好的德育效果。同時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也能夠提高自身的英語寫作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比如我們在學習小學五年級英語Get up on time時,在學完本單元的內容之后,我給學生舉辦了一次英語競賽。競賽的主題是關于生活習慣的相關內容,沒有過多的限制學生進行演講的內容和形式,最大限度上給予學生進行自我表現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了表演。在學生進行準備的過程,我也會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減少學生的語法錯誤。同時我也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明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對于演講比賽獎項的設置在最大程度上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使得學生能夠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
四、利用微課視頻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師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微課作為逐步興起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視頻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在課上以視頻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視頻圖像的形式更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且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將微課視頻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將德育的元素融入到微課視頻當中,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熏陶,從而達到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一個掌握基礎知識、進行德育教育學習的基礎過程。在這一時期教師應當結合小學生個人的特點,迎合學生的喜好,能夠在創新自身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融合德育教育的內容對學生開展相關的德育教育。在無聲中能夠對學生形成一定的德育影響,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德育教育作為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德育教育的模式、創新內容和傳授方式,從而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科學習以及接受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賈慧.德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海外英語,2020(14):207-208.
[2]張含冰.結合單元主題,落實德育目標——例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J].新教育,2020(20):28+32.
[3]洪雪梅.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討[J].讀寫算,2020(19):28.
[4]魏彩萍.立德樹人內化于心——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名師在線,2018(13):32-33.
本文系江蘇省宿遷市教育學會“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課題編號:XHLX20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