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經濟建設的輝煌成就,但是在取得經濟騰飛的同時,我們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物滅絕,生物的多樣性遭到破壞等等,并且帶來的這些惡果反過來有阻礙了我們的生活發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并且我們也遭到了大自然給予的懲罰。人與自然是平等的,應該和睦相處,相互尊重,這才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物的多樣性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有益于實現大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生物的多樣性,這樣才能促進我們的社會進步和人類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物多樣性;意義;方法
當下對于全球來說,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體,其中發展包括的內容較多,有經濟的發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等等。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在里約熱內盧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的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約》,就是為了確保生物的多樣性,確保生物界的生態平衡,也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生物的多樣性對人類來說意義重大,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但是就目前生物的生存現狀來說,物種減少,并且遞減的速度加快,很多稀少的物種已經頻臨滅絕或者已經滅絕,這些生物都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不可逆的,所以他們的滅絕給人類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資源,就是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就是在保護人類自身,為此我們一定要肩負起保護生物的重任,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一、生物課上對生物多樣性概念與表現的解析
從生物學的觀念出發,生物的多樣性是指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生物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開始關注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大自然的生物包括的內容是相對廣泛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生物所擁有的全部基因,還有就是生物生活的環境等一系列的因素形成的生態系統。生物的多樣性不僅僅只生物種類的多樣性,還有就是生物基因的多樣性、生活環境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等等。
二、讓學生明白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之一,它給人類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人類的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原料和能源,為人類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提供了物質保證。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因此,人類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我們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各種生物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的重要特征。生物多樣性具有很高的價值,最為寶貴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資源庫;生物多樣性是生命支持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維持著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必將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限制人類生存發展的機會,甚至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探究
作為社會公民,我們肩負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神圣職責,在深感責任重的同時,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轉變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思想,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相信,只要我們全民同心,齊心協力,一定能確保生物的多樣性。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要做到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依法打擊、制止亂捕濫伐濫殺的行為;加強宣傳,提高公民意識;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給生物一個適宜的生存空間和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下面筆者就從幾個主要的方面進行論述。
(一)保護生物多樣性,注重法制觀念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社會公民要認真學習國家制定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法律法規,要自覺學法、知法、懂法、用法、護法。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無論什么人,無論什么事,只要觸犯了相關法律,都要嚴格執法,一視同仁,使其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應有的懲治和教育。
(二)轉變思路,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形成合力
我們常說,“單絲不成線,獨步不成林”,所謂“眾人拾材火焰”。在具體工作中,根據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的需要,可以聯系工商、衛生檢疫、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各部門間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開創工作的新局面,并且認真履行職責,堅決打擊非法盜獵、非法砍伐、非法運輸、非法經營生物的違法行為,最大限度的保護生物多樣性。
(三)充分發揮自身力量,擴大宣傳
要想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每一個公民要做相關的宣傳,特別是要加大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和法律的宣傳力度,加強對人們的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調動身邊的人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做好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并且,還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廣泛深入地想向人們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法規,增強廣大人民群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意識,從根本上杜絕損害生物多樣性的行為。另外,要敢于同破壞生物多樣性的行為作斗爭。
參考文獻:
[1]何其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途徑[J].學周刊,2013(21)
[2]張可柱.高中學生物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M].山東師范大學。2003.
[3]崔嶷.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促進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2006.
[4]陳少剛.高中生物開放式實驗教學探究[M].東北師范大學。2004.
[5]鄧惠靜.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M].遼寧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