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陽 楊增琳
【摘 要】目的:探究對罹患妊高癥患者實施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的實際療效,并對其安全性進行分析。方法:對80例妊高癥患者予以選取,收集患者時間段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間,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行單純硫酸鎂治療)和觀察組(予以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各40例,就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炎性因子水平、不良事件加以對比分析。結果:在治療工作展開后,經過對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SBP和DBP予以評測,觀察組均更優于對照組(P<0.05);經過對兩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事件發生概率加以檢測或統計,相較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居于更低水平(P<0.05)。結論:對妊高癥患者施以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臨床療效確切,不但能夠有效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還能抑制炎癥,不良妊娠結局發生較少,可在臨床上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妊高癥;硫酸鎂;硝苯地平;炎性因子;治療效果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常見并發癥,臨床癥狀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等,病情嚴重者可出現抽搐、持續上腹部疼痛和昏迷,嚴重威脅母胎健康,甚至會導致妊娠被迫終止或孕婦死亡[1]。妊高癥的發病機制相對特殊,調查發現妊高癥是造成新生兒疾病或死亡最常見因素,因此優化妊高癥的治療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硫酸鎂和硝苯地平作為臨床產科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常用藥物,具有顯著效果[2,3]。本研究隨機納入我院過往接收的共80例妊高癥患者作為研究基礎,考察對其施以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的實際應用價值。研究具體情況贅述如下。
1.1 基本資料
隨機節選妊高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接收,按住院順序排列隨機分組。觀察40例組,年齡21歲~36歲,平均年齡(27.66±1.62)歲,孕期22周~40周,平均孕期(33.41±2.56)周;對照組40例,年齡22歲~36歲,平均年齡(27.71±1.64)歲,孕期22周~39周,平均孕期(33.48±2.52)周。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具均衡性(P>0.05)。
1.2 入組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與妊高癥診斷標準條目內容相符,且SBP 經測定在160 mmHg及以上,DBP經測定在99 mmHg及以上。尿蛋白定性檢查顯示在(1+)以上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300mg以上;②孕婦年齡抽取于20歲~39歲,且均為單胎妊娠,具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③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2 排除標準:①重癥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他系統疾病者;②近14d接受降壓利尿藥物治療者;③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單純硫酸鎂治療,予以患者靜脈注射硫酸鎂,首次取硫酸鎂4.0g加入濃度為5%葡萄糖100ml中靜脈快速滴注,30分鐘內滴完。之后按照1g/h~2g/h注射速度持續靜脈滴注治療,之后按照1g/h~2g/h 注射速度持續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注射量30g/24h,治療期間密切監測患者的呼吸次數和尿量。持續治療3d。
觀察組患者予以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其中硫酸鎂用藥劑量及方法與對照組患者保持一致,并予以患者口服硝苯地平:30mg/次,1次/ d進行治療。持續治療3d。
1.4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炎性因子、不良事件和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狀況等并進行組間統計學對比。治療效果根據相關標準可分為治愈、好轉和無效,評判參考:治愈:癥狀基本消失,血壓復常或舒張壓降低值超過20mmHg;好轉:癥狀明顯好轉,血壓復常或舒張壓降低值超過10mmHg;無效:癥狀沒有明顯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是指治愈和好轉病例占總人數比例的數學加和。炎性因子包括IL-6(白細胞介素-6)、CRP(C-反應蛋白)和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不良妊娠結局主要包括早產、新生兒窒息等;不良事件包括外周水腫、心率加快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評價相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入組病例治療總有效率經評定分別顯示為95.00%和80.00%,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數值相比較,前者明顯居更高水平(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臨床指標相較
治療前兩組DBP、SBP等指標水平均沒有實質性區別(P>0.05),治療后兩組DBP、SBP都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但觀察組下降數值相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見表2。

2.3 炎性因子水平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沒有顯著差別(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IL-6、CRP和TNF-α等因子水平相較于對照組有較低的數據顯示(P<0.05),見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