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妍妍
摘要:美術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不再作為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美術課程存在的意義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表達美的能力。通過教育體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學校的大力推廣,美術課程教育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的途徑。初中階段正是對學生各項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美術教學所肩負的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責任越來越明顯,因此,優化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育質量是尤為關鍵的。基于此,本文章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能力;培養途徑
引言
如今美術教學已經不足為奇了,有一些注重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家長從小就將孩子送入相關美術培訓機構進行學習,而在如今,美術也列入了高考的行列之中,從中也不難看出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藝術行業。這也更加充分展現出美術教學是提高學生精神境界的有力方法,對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審美觀念有著積極作用。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一)師資力量不足
大多數學校中,文化課程的教師數量是最多的,而美術教師在一個學校中只有一位或兩位。從師資力量上講,這遠遠達不到美術教育的需求。而且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考取教師資格證的時候,都不會選擇美術這門教學項目,導致美術師資力量不足。即使有美術教師資格證的教師,一般都不會在普通高校任教,而是在專門的藝術學校任教,這就導致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學生無法得到完善的美術教育。
(二)教學方式較單一
許多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問答式,將初中美術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直接照讀、照搬。在繪畫作業評價時只是區分等級差別,并沒有深層地剖析學生所存在的問題,也沒有深刻地指出學生應該修改方面和專業的意見,使學生根本無法深層次地學習美術,更無法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也不具備初中美術學習的基本素養和能力。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美術課堂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只停留在“我喜歡”的欣賞層面是不夠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審美情感和體驗,去探索“為什么喜歡”“美在哪里”。初中生的感受能力較強,美術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透過作品的表面,分析作品的本質特征,并在實踐中不斷形成自己的風格,進而創造出更多獨具個性的美術作品。初中美術課堂寓教于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的審美能力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教師要在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選擇一些經典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從細節入手欣賞,通過循序漸進的積累使學生掌握繪畫基本功。尤其在對作品的解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線條、色彩、明暗、構圖、比例等概念,埋下審美意識的種子,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當學生的實踐越來越多后,審美意識的種子一定會開花結果。
(二)老師發揮出引導者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有一些學生的藝術素養不高,有很大提升空間,老師在這個情況下就要積極地發揮出引領者的作用,通過個人最好的專業水平去邦之引導學生有效的樹立和強化個人的審美意識。在平時的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個人的引導者的作用有效發揮,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地做好藝術形式的教學分析,將更多基礎的藝術元素進行滲透,比如可以積極地加入線條、色彩、紋樣等,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藝術的感知能力,學生也能更加容易在大腦中形成具有個人審美特色的意識。在對于課堂教學環境比較有效的狀況下,教師可以更地去多引導學生利用白描和臨摹作品的方法,提升對美的感悟。老師也可以多為學生創造美術造型語言的形式表達法則教學,讓學生學會如何確保畫面的均衡和韻律美感,通過老師有效的引導,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會更加透徹和細膩。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藝術審美形式以后,個人的審美能力也會有大大的突破。
(三)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體驗美
美術欣賞課的課堂教學除了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還要拉近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藝術創作的素材。在進行藝術鑒賞時,學生往往會先受到來自藝術作品的視覺沖擊,這種視覺沖擊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藝術作品之外,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存在著美。如,教師可以開設生活藝術鑒賞課,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生活中的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學校的樹林或者公園,觀察樹、湖水等,讓學生在生活的風景中發現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美存在于學生身邊的每一處地方,重要的是學生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當然,如果學校不具備開展課外實踐課的條件,教師也應該在課堂上注意融入生活內容。現在大多數課堂中都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之美。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如讓學生探索生活中的美等,以促進學生對美的觀察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初中的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并不是唯一的參與者,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間的互動與成長。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采取有效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會有很大幫助。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創新優化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美術作品,提高學生對藝術美的掌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文杰.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0(36):157-158.
[2]徐譽珊.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中提升審美能力的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20(76):159-160.
[3]胡建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