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楊軍
摘要:初中生物與其他學科聯系緊密,知識點繁雜,部分內容較為抽象、難懂。文章從初中生物與初中化學、地理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等方面,將各學科知識與初中生物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多學科知識;融合應用
一、學科知識融合研究的緣起和意義
1.有關概念的界定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學科知識融合的要求逐漸提高,強調各學科知識的交叉與綜合運用。對于跨學科知識融合的研究,其中“跨學科”的概念有著多種理解。劉仲林認為,廣義的跨學科是指打破學科壁壘進行設計兩門及兩門以上學科的科研或教育活動,通稱為跨學科。杜俊民認為,跨學科是以學科作為基礎,同時又跨越了學科之間。本文將跨學科融合教學界定為圍繞一個主題,將沒有直接聯系的學科相互融合,以達到解決教學中實際問題的目的。
2.跨學科知識融合的意義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只要學好本學科知識,學科融合是多此一舉。盡管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眾多學科知識,但是考試時并不會涉及明顯的跨學科題目,如果涉及,難度也不大。看似學科融合教學沒有必要,但是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是一項綜合性活動,需要多類知識的參與,不應該片面了解各分立學科的知識,否則這種認知便是淺薄的,無法走向豐富和深刻。因此,本文以初中生物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教學為例,探究跨學科教學的可行性和方法,以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的全面和整體發展。
二、將多學科知識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方法
1.與化學學科的融合初中生物與化學有很多相通的部分。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階段已陸續開設各種生物實驗,其中制作臨時裝片最為常見,可能會用到稀碘液,其屬于一種染色劑,利用化學原理配置,但是一些學校的實驗室并未準備足夠的稀碘液,導致學生無法觀察到真實的實驗現象,進而也體會不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因此,兩門學科的教師應該加強溝通,生物教師如果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會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完善、高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讓學生逐漸理解生物和化學是相互依存的,致力于建立相互聯系的橋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學科之間聯系的關鍵點。
2.與地理學科的融合
生物學是對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規律的探究。地理學則側重于研究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由此可見,生物教學必定會緊密聯系地理知識。例如,在地理學習中,常會提及有關新疆氣候的俗語“早穿棉襖午穿紗,晚上圍著火爐吃西瓜”,主要闡述新疆晝夜溫差大的特點,教師提問學生:為什么相比其他地區,新疆的葡萄和西瓜更甜?順勢引出俗語,表明晝夜溫差大,植物呼吸作用減弱,有利于糖分儲存,甜度增加。借此機會,聯系生活實際詢問要使農作物增產,我們應該怎么做?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體會生物課的趣味性。
3.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初中生物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都有廣泛的交叉。平鋪直敘的課堂沒有吸引力,而語文學科風趣又有文采的語言更具魅力。數學的邏輯性很強,將其融入生物課堂,進行橫向聯系,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其邏輯推理與創新能力。對于英語學科,教師可能會對這一部分交叉知識有所忽略,如教材中多次出現的英語單詞,背誦一直都是學生的難題,如果在生物課堂上結合生物知識來背誦就更加容易。因此,應用學科融合理念進行教學,可以將教學過程化繁為簡、變虛為實,使課堂的趣味更濃。
三、對融合多學科知識的初中生物的教學建議
學科融合是多門學科參與并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并不是學科知識的混搭和雜糅,而是將相關知識有目的地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并使其有內在的聯系。引入其他學科知識到生物課堂中,應該注意模糊學科界限,并忽略其出處。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能力,多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各學科的知識,并提煉出關鍵點,合理地將其融入生物課堂,不留痕跡,讓學生體會課堂的樂趣。
四、結束語
學科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每位教師必備的教學素養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為了學科融合而將各學科知識簡單地匯合在一起,而是要努力找到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點,需要各學科教師經常相互交流,整體把握、有的放矢地將多學科知識融入課堂中,并且要從細節切入。利用各學科的優勢為教學服務,而不是將一門學科的知識強加到另一門學科上。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多元、開放的學習氛圍,各學科相互滲透、聯系、交叉,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只有堅持學科融合,我們的教學才能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有生機和活力;也只有堅持這種教學方式,才能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培養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仲林.交叉科學時代的交叉研究[J].科學學研究,1993(2).
[2]杜俊民.試論學科與跨學科的統一[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0(4).
[3]趙軍,陸啟威.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跨學科教育:學科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6(3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羅明東.教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性質[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2(2).
[6]蔡儀方.學科融合為英語教學增色添彩[J].當代教研論叢,2019(7).
[7]李本東.教師教學實踐感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8]羅湘衡.論商務英語教學中多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融合性[J].現代商貿工業,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