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朋
摘要:小學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讓學生對于學習有一定的興趣,然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只有教師使用多種教學方式才能夠激發起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數學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數學文化在小學學生學習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數學文化中的某些思想、方法等等可以靈活地應用到生活中去。數學文化的滲透主要體現在數學課堂上,所以老師要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加大數學文化的滲透力度,加強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文化邏輯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前些年我國教育部門非常重視學生的個人成績,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所以在學生成績為主的時代,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聽老師講課,并且做好筆記,將成績作為唯一的努力方向以及評價標準。近些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推翻了以前老師是主導者,學生只是一個旁聽者的教學模式,成為了現在老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參與者。并且在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課堂教學中,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要在上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提高數學文化的應用。
一、數學文化的重要性
(1)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教師在小學階段滲透學生的數學文化,可以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較簡單,是一般的計算和應用題,但是小學階段關于數學文化的內容非常多,目的就在于小學階段為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并且小學階段學生的接受程度是比較低的,所以需要數學文化來發掘學生的潛力。如果只讓學生進行課本知識學習,非常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所學的知識都是零散的,難以全部應用起來,學生在考試中也不能靈活運用,導致學生的成績過低。數學文化可以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向,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轉化和理解。學生的學習潛力是需要老師去引導并且發掘的,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潛力,并且體現出來。數學文化是非常有趣的,并且也包含很多的內容,學生在接觸數學文化之后,會學習到很多簡便的計算方式,學生對于數學會有一個新的認知,在學習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力逐步提升,相對應,學習潛力也會被慢慢激發出來。
(2)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生在數學課上不愿意學習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枯燥乏味,而是因為數學課程偏難,感受到很大的壓力,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及時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消化,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文化滲透過程中,老師會教給學生許多的數學學習方法,老師與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互動,這樣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充當教學的主體,學生要自主完成思考,之后將自己不懂的方面反饋給老師,老師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身份,所以在數學課堂進行文化培養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夠由老師去主導整個課堂,而應該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發散自己的文化,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并且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通過滲透數學文化,學生會進一步的發現數學的魅力,會發現各種數學文化在學習以及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會很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數學學習習慣。
二、提高數學文化滲透的策略
(1)利用游戲,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
數學文化包含的內容非常之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邏輯思維能力、轉化能力等等,這些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好數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輕松。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在游戲中開發腦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數獨這種游戲一直被認為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邏輯能力。數獨其實也是一種數學游戲,但是小學階段的數獨游戲不要過于難,教師可以截取數獨的一小部分或者一行一列,讓學生先進行簡單的思考,先了解數學知識是怎么樣應用到數獨中去的。如果數獨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過于困難,可以采用挖空式的數學計算,讓學生去思考某個位置應該填寫什么數字,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計算,這種就很像詞語結論一樣。進行倒計算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邏輯能力,正向計算知識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比如小數換算過程中,很多學生就只會正向計算,不會倒向計算,所以運用這種游戲去鍛煉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
(2)鼓勵反饋溝通,促進合作學習
老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發表自己的觀點以及意見,對于學生發表的觀點以及意見,老師給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生培養一定的文化邏輯能力。并且學生與老師的交流溝通過程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不能夠因為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或者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而去否定學生,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老師應該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中去,雙方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可以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提問,這樣學生就會很快地融入到學習中去,自己進行問題的總結與回答。比如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時,老師可以給出幾個題目,讓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內進行解答,解題完成后,每個小組需要派人進行過程講解,將自己小組遇到的問題進行反饋,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勵學生學習。
(3)講述數學故事,提高文化滲透能力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講述一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可以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并且從故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文化。比如可以給學生在講兩位數加法時,講一講陳景潤的故事,陳景潤在年輕時,發現任何比4大的數字,都可以由兩個奇數構成,這是可以讓大家進行實驗,給出比4大的數字,看是否有兩個奇數數字相加可以得到。在進行數學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進行靈活的講授,讓學生充滿興趣。還可以在學習方程移項的過程中,發掘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
結語: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階段激發起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數學文化對于數學學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老師要側重提高數學文化中的數學能力和思維,提高學生素養。
參考文獻
[1]付天貴,宋乃慶.數學文化及其在小學素質教育中的價值[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60-65.
[2]程珺.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及其課程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