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國
摘要:在“互聯網+”環境下,初中老師需要通過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并以此推動學生信息素養的發展。本文對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多元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多元化
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中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培養與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有效實施“互聯網+”環境下多元化的授課方式,以充分滿足學生的課程學習需要,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互聯網+”環境下開展多元教學的意義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應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教育時代即將到來,而所謂互聯網+教育,就是在目前互聯網的應用基礎上,從教師的課前備課到課堂講解等教學環節中的教師評價、課后作業、考試以及教師提問和學生質疑都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來進行各種電子信息的綜合轉化,以此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我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融入互聯網開展多元化教學不僅是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一個重大挑戰,更是對實現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教學模式逐漸的多元化、網絡化、智能化,也是實現學校教育改革,逐漸形成一個開放的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能夠有效實現教育資源互補,優勢互補,有利于提升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和素養。
二、“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策略
(一)課程教學中對網絡資源進行充分利用
在初中的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動畫設計、網站設計等內容都是中學生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礎知識,而這些基礎知識也都是充分建立在專業網絡設計基礎之上的,但是同時許多較新的課程內容中都會包含應用程序系統設計的內容,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也會面臨著很多的難題。所以,中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必須要對中學網絡課程教育資源加以充分地運用,并推進實施網上分層課程教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通過“互聯網+”信息資源平臺來查閱有關資料,把學校各個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逐一全面地呈現出來, 這樣能夠減輕在信息技術課堂實踐教學中的難度。另外,中學的信息技術課老師還可以將班級學生實行分層教學,把對信息技術課程知識掌握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散在各個學習小組中并讓他們做學習組長,從而發揮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帶動協調功能,促使全體中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知識內容能夠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理解。例如,老師可以提出一個與信息課程有關的問題,然后實施一個分組討論,然后由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代表行課堂發言,這樣可以對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進行有效鍛煉,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知識能夠有更加深入的記憶和正確理解。
(二)充分利用翻轉課堂來實施知識的鞏固
翻轉課堂的核心教學目標是將傳統的課堂授課從一個集體空間中全部移走,這通常也就意味著所有的中學生每天在上課前,就要先在家里觀看和了解課堂講座演示,來進行課程知識的預習。同時,教師還可充分利用在課堂上的所省下來時間,去充分利用它們來鞏固陳舊知識、進行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翻轉教學的誕生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思想固化,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教學方法,既適應了各個學生的各種學習需要,真正地提高了每一位學生的成績,將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當前,翻轉課堂這個新型的教學方法已經受到了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廣泛應用,在翻轉課堂上中學生也將直接作為學習主體,給學習者答疑解惑是老師在課堂中的主要任務。這樣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增強,同時中學會比較有效地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點,并對以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效果同樣也能夠在翻轉教學中得以增強。所以,在進行動畫設計課程內容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通常可以向班級學生們布置一項具有一定深度的課程作業任務,引導全體班級學生們通過分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課程學習作業。這種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的方式與傳統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學生在這種互動合作方式下完成作業,可以更加深刻理解課程的基礎知識內容。學生們在合作交流中也可以借助一些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各種學習觀點,同時也參考其他同學的學習觀點,從而把自己在課程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與此同時,初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應該深入分析研究初中課程課堂教學的內容,做好初中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初中課程課堂教學的循序漸進,將初中學生課堂學習的無限潛力充分地挖掘出來,讓初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
(三)運用微課對重難點知識開展教學
在目前的“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學生能夠輕松地實現隨時隨地進行視頻學習。微課教學就是目前“互聯網+”環境下的一種最高效方便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比較零碎的學習時間來快速完成對微課的學習,這樣可以促使每個學生快速地提升課程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可以重復多次對微課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學習并深入理解。例如,在進行網站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相關的課程內容進行了設計整合并制成微課視頻,從而使得更多的學生在課后復習中可以將微課當作復習資料,從而加強對知識的鞏固,提高復習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目前互聯網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使用更加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極大有助于豐富新的課堂教學內容形式并不斷拓展新的課堂教學應用空間,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廣大中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上的各種需求,培養出具有較高信息文化素養的高效技術管理人才,從而促進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戴亞萍.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多元教學模式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32(05):113-115.
[2]張慶海.“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究[A].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3]顏柯.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J].科學咨詢,2018(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