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青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外在表現,是個體學習品質的外露,人們一般更多地把作業看成是一種練習,是為了鞏固所學知識而設立的一個環節。很少老師把作業當成師生交流的一個平臺,一個練習師生關系的一個紐帶。在現實教學中,我們往往采用線下作業評價,往往簡單地用以“√”和“×”,評價作業的正誤;有的老師用“優”“良”“中”“差”等級來評價學生作業。這些形式對教學情況的反饋及考察學習差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鮮有學校和老師利用網絡,開展線上作業的發布。所以關于線上作業的評價的探究也少之又少。但在新課標標準要求,“作業評價更多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思維,學生品質,學習習慣能力,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與態度,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習慣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構建學習信心。所以我們學校就線上線下作業融合做了有益的探究實踐,為了更好實施線上線下作業融合的策略,我們對作業評價策略作了如下大膽探索,并在不斷地探索 中修正 ?完善,形成了行之有效的 ?線上線下融合作業融合的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線上線下評價的原則如下:
1.鼓勵性原則
根據新課標的規定“我們要關注學生學習中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學習品質,學習習慣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構建自信”這一規定 ?我們老師在評價作業時,以鼓勵為主,找到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發揚優點,即使有缺點也也委婉的文字表達出來,以免挫傷孩子的自信自尊心。譬如對于作業準確率很高,但自己潦草的學生,我們的老師這樣評價“孩子,你的作業正確率極高,讓老師都欽佩不已,足以證明你上課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但如果你的字跡也像你上課聽講的態度一樣,認真工整,那么你的作業一定更讓老師愛不釋手”從此這個學生的作業一筆一劃,工整美觀,作業屢次被評為校級優秀作業。對于一個學困生,我們一位老師這樣在作業中鼓勵她“孩子,今天的作業,這么難,你竟然最對三個題,你真了不起,為你點贊喲,送你一朵小紅花!”從此以后這個孩子上課全神貫注地聽講,不懂就問,下課經常主動找老師問問題,在師生的攜手努力下,這個學生期末被評為該科的“學習標兵”。這個案例成為全校學困生轉化的一個神話。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奇跡,這是一句句鼓勵性的評語功勞。還有一個特別內向的學生,上課總是不敢回答問題,有時候這孩子即使有與眾不同的見解,都不敢表達。我們的老師這樣鼓勵她“孩子你秀外慧中,恬淡內斂,老師偶然聽到那次你在小組討論時發表的真知灼見,讓為師,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老師才發現你是那么有思想,有個性,那么的卓爾不群。希望今后的課堂上經常聽到你的真知灼見喲,非常期待呀!”從此之后,這個學生慢慢的在課堂上大膽表現自己,性格也開朗活潑了。一學年過去,這個孩子被評為“先進學習標兵”。其實作業評價其實就是老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一個通道,特別是語文作文作業,老師可以通過有效作文練習,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這對于科任老師和班主任來說都意義非凡。據新聞報道,一初中生在作文中流露出了厭世輕生的念頭,該生的語文老師首先利用作業評價,對該生的“閃光點”大加贊賞,又委婉邀請“如果你信任老師,你能和老師談談你的煩惱?我期待著你的騷擾喲!”結果成功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2.多元性原則
我們以前的線下作業評價形式簡單單一,以老師評價為主,很少有學生參與作業評價。有些“大膽”的老師想讓學生參與作業評價,有可能引來學校領導一番訓斥,因為很多學校規定作業必須老師全批全改,不允許學生批改和參與。這樣的評價方式,單調枯燥,效率低,老師累,學生煩,收效甚微。
我們學校嘗試開展線下與線上作業融合策略研究,線下布置作業,線上評價作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視頻,一個學生講評作業,其他都參與學生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叫多對一。 一個學生講評作業, ?其他學生利用視頻強大的彈幕功能對該生的講評,隨時評價。而且其他學生可以對彈幕評價的學生再次發起深度的彈幕評價,評價中再評價,讓學生對作業的解讀理解更深入,有時達到了讓老師都認為的不可思議的效果。現在這種多對一到評價方式,已經成為學生廣泛熱捧的評價方式了。
我們還可以把所有的作業展示在電腦上,讓學生一份一份批閱,然后找出作業的共性問題,共同解決,這種評價叫一對多。 這種評價方式,讓所用參與評價的學生,能立刻直觀地看到別人作業中的優缺點,馬上找到自己與優秀的差距;同時讓老師翻倍提高批閱的效率和速度,作為我們一線老師何樂而不為!我們學校的學生現在都爭先恐后愿做“小小評委”,并以此為榮。
總之,無論是多對一還是一對多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方式的本質都是生生互評,這既完全突破了過去老師評價學生的單一評級模式,又符合新課程的評價標準,同時給固有評價模式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3.分層評價的原則
我們學校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優勢,線上線下相融合,分層布置個性化的作業,我們在評價作業的時候,當然要分層評價。比如把全部學生分為優,中,差三類,對于優等生,我們布置作業時,以中等題為輔,拔尖題為主;對于中等生,我們發布作業時,以中等難度題目為主,適當布置一些拔尖題;對于學困生,我們發布作業以基礎題為主,中等難度的題為輔。評價的時候,優等生,老師批改;優等生評價中等生的作業;中等生評價學困生的作業。而且我們老師要求誰評價,誰負責評價,誰就幫他們講解糾正錯題呀,如果確實講不清楚,老師再親自“出山”。這種評價機制,極大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在全班范圍內形成了互幫互助,比學比做“小老師”的空前絕后學習盛況。
4.民主加集中評價的原則
無論怎樣的評價方式,我們先各抒己見,自由發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最后我們都要以小組為單位,集中找出作業中的共性問題,集中解決。譬如我們的理科作業,不像文科作業那樣開放性比較強,所以我們在充分發揮學生民主評價的基礎上,一定找出學生作業中共性問題,因為這些共性問題,也許是我們老師備課的漏洞,也可能是我們老師上課中沒有講透徹的難點,所以一定要集中起來,最后“消滅”掉。所以告誡老師們評價要大膽放手,但千萬不能忘了集中呀!
開展線上線下作業融合是一種新的作業實施策略,我們所探究的新作業評價原則,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空前激發學生作業積極性,主動性,是作業評價的一次深度革新。但探索永無止境,探索永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