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添天
摘要:在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而如何提升學生的體質成為現階段高中階段的重要話題。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國家和教育部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出現了很大的調整,高中體育教學正在面臨著諸多挑戰,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調整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本文對基于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的高中體育田徑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教學措施,旨在一進步提高高中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田徑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在過去,體育教學屬于“副科”,學校、教師甚至是學生、學生家長等都并不重視體育教學活動,課堂紀律十分松散,也沒有明確的學科教學計劃,導致高中生無法及時通過體育鍛煉改善自己的身體素質。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開展,體育學科不僅受到了應有的重視,還提出了實施終身體育的先進理念,直接改善了體育教學的現實環境。
1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現狀及主要問題
1.1教學模式滯后
針對大多數的高中體育田徑課堂來講,由于教學內容沒有及時進行優化和創新,以及老師運用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老舊、單一,導致大部分老師在課堂上只會為學生講授運動的理論知識,對與運動相關的田徑設施、器材等方面的內容很少介紹,也很少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導致高中體育田徑課堂的教學成效以及教學質量突顯不出來。與此同時,在大多數的高中體育田徑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互動,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田徑課就失去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2缺乏針對性教學
現階段一些高中體育田徑教學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會忽略對學生身體素質特征的發展,以教學理論知識為依據盲目開展教學,難以保障教學手段具有針對性,這會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在核心素養視域背景下,要求體育課堂教學在對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傳授時,也應對健康知識的滲透加以重視,幫助學生對整個體育教學內容有效掌握。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卻并沒有充分實現。
2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有效提升措施
2.1傳統與現代科學結合
微課具有主題突出、時長相對較短的優勢。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提前預習,提前對課堂上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同時也能將上一堂學到的相關技能加以復習鞏固,增強自身對課程知識的掌握,保證上下節課課程知識的有效銜接。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微課的使用可以將常規的45分鐘課堂分為不同層次,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凸顯不同知識點的難點和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破傳統課堂枯燥無味的困局,做到傳統與現代的科學結合,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
2.2鼓勵增強學生信心
一些學生可能因為身體原因在某些田徑項目上不占優勢,或者說明明很喜歡這項運動但就是練不好,這是老師要鼓勵學生,使學生建立自信心。一方面,田徑項目練不好可能是動作、姿勢不夠標準,發力方式不對,項目練不好打擊學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并不適合這項運動,但是學生不自知,老師也沒發現造成的,這種強迫自己訓練不適合自己實際身體狀況的項目,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受傷,打擊學生運動的信心。田徑項目眾多,比速度、比高度、比長度都可以進行選擇,老師要在體育課堂中教會學生正確的運動姿勢,學生也要根據自身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田徑項目,這只是鍛煉身體,激勵自身的一種方式,不要過多顧忌他人的評價。學生信心的建立需要老師的不斷鼓勵,要看學生態度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學生態度的轉變運用是巨大的。
2.3設計趣味性的田徑訓練形式
客觀來講,田徑訓練比較枯燥,且高中生極易陷入運動瓶頸,難以在短期內看到個人進步,所以不少學生都并不喜歡田徑訓練,也有少量學生會逃避田徑訓練任務。對此,激發高中生的田徑訓練興趣則至關重要,所以高中體育教師要積極組織趣味十足的田徑訓練活動,改變單一的機械訓練形式,讓學生始終對田徑訓練有期待、有好奇。如此,則可直接改善高中生的田徑運動態度,使其自主參加田徑訓練活動。
2.4重視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興趣
高中田徑教學具體開展時,教師應按照體育核心素養要求,明確學生課堂主體位置,重視學生實際和生活經驗以及學習興趣等方面,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田徑教學。高中生學業壓力大,為確保借助體育田徑教學,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應突破課堂束縛,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帶領學生到戶外相應的運動場所開展游戲性較強的田徑運動。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多鼓勵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合力創新田徑游戲內容,營造田徑課堂學習氣氛,借此來提升田徑課堂的教學成效。
2.5采用科學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效率不足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體育田徑教學采取的教學模式缺乏科學性,因此需要采用科學化的教學方式,提高體育田徑教學的效率。體育田徑教學效率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教學效率越高,教師在田徑運動中能夠進行的教學內容也就越多,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得到保證,因此教師要采取科學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田徑運動的教學效率。所謂科學化教學,就是對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過程、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調整和安排,保證田徑運動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能緊密相結,減少田徑運動教學時間的浪費,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率。科學化教學要求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明確田徑運動內容,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課堂引入、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教學總結、教學評價等教學內容每一部分的占比要經過統一的規劃,保證每個教學環節所花費時間的科學性,將科學化教學貫穿田徑運動教學的全過程,是提高田徑運動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方式。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學生的身體健康,只有將高中體育田徑課程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提上去,才能確保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包潭霞.高中體育田徑運動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2020(11):49-50.
[2]溫冠涵.基于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2):12.
[3]胡猛.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改革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8):87.
[4]張紅棟.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