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少年出生和成長在融媒體時代,同時又處于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他們的認知習慣、行為方式易受身邊“大訊息”的影響。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技術技能人才的沃土,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輸送有著堅定理想信念建設者的重任,加強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職院校職業(yè)教育的首要任務。本文從意志力、目標性、自省力三個“維度”分析當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現(xiàn)狀,從而探討融媒體時代下如何把握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機遇,為打造“大思政”格局添磚加瓦。
關鍵詞 融媒體;高職學生;理想信念
中圖分類號:G71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52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Era of Integrated Media
ZHAO Lu
(Su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cang, Jiangsu 215400)
Abstract Teenagers are born and grown up in the era of integrated media,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in the "jointing and booting stage" of life. Their cognitive habits and behavior are vulnerable to the "big message" around them. As a fertile land for cultivating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nsporting builders with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for socialist modern countries. Strengthening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the primary tas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willpower, goal and introspection, so as to explore how to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integrated media, so as to contribute to building the pattern of "great thinking and politics".
Keywords integrated media;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1 融媒體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重要性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將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fā)展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國家高度重視融媒體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作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作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重要宣傳陣地,應充分運用媒體融合優(yōu)勢,結合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等媒介特點,多角度、全方位的進行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 融媒體時代高職學生理想信念現(xiàn)狀
大學生作為當下最先進的媒介使用者,通過門戶新聞網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獲取信息、選擇信息、評價信息,同時自主的傳播信息和發(fā)布信息。融媒體時代下,信息搭載平臺的多樣化、信息傳播的“光”速化、信息內容的復雜化等等,都給當下高校青年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職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部分,他們有著普通大學生的特點,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他們的認知方式和行為習慣和本科院校的青年學生又存在區(qū)別。下面,筆者從意志力、目標性、自省力三個“維度”對當下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現(xiàn)狀進行分析。
高職院校錄取分數(shù)線低于本科院校,學生在學習習慣和行為養(yǎng)成等方面存在意志力薄弱問題。這主要體現(xiàn)為面對困難容易放棄或妥協(xié),面對新鮮刺激的事物經受不住誘惑,對待不同的觀點缺少獨立判斷的能力。在移動互聯(lián)背景下,在融媒體高速發(fā)展的腳步中,人們獲取知識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局限,美國的喧嘩、西方的冷漠、中國的聲音折射出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和價值導向。受多元化信息的沖擊讓學生們容易陷入“大信息”的泥潭,他們不愿去深入思考問題、去甄別信息的真?zhèn)危菀桩a生認知和行為偏差,它是導致高職學生理想信念動搖的本質因素。
高職學生對自身發(fā)展缺少目標性,易致理想信念弱化。高職學生對自身發(fā)展缺少規(guī)劃和目標,主要體現(xiàn)為,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不追求卓越、缺少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好高騖遠、缺少腳踏實地的態(tài)度,在生活中享樂為先、缺少延遲滿足的毅力。由于缺失目標,再加上意志力不夠堅定,容易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迷失自我、喪失斗志。舉例來說,當下高職學生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分配給了“快餐型”訊息。“快餐型”訊息指的是泛娛樂化的消遣性的各類消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大自媒體平臺為了營銷和吸引瀏覽量,往往將能夠搏擊眼球的訊息推送給用戶,于是泛娛樂化信息占據(jù)了熱搜排行榜的半壁天下。由于學生缺少目標和規(guī)劃,往往拿著手機,刷著視頻,閱讀著“營養(yǎng)價值”不高的訊息消磨掉了一天的時間,這種現(xiàn)象已經愈演愈烈。顯然,“快餐型”訊息無法給學生以正向的引導,無法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抱負理想,過度消費或者沉溺于該類消息中,容易導致學生缺少思辨能力,缺失對當下自我的“沉淀”,缺乏對自身未來的規(guī)劃,從而喪失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因此,缺少目標是高職學生理想信息弱化的核心要素。
社會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讓高職學生缺少對自身的自省,“眾生喧嘩”已成常態(tài)。90后和00后成長在互聯(lián)網時代,他們不僅擅長使用網絡媒介,在新媒體賦權的背景下,擁有更多權利的他們不僅可以自由選擇信息,更可以成為信息的“傳送者”和“評價者”。這一方面彰顯了信息時代下言論變得更加自由,但同時也帶來了“眾生喧嘩”的社會現(xiàn)狀。耶魯大學校長曾在演講中說道,當每個人都可以發(fā)聲時,他們往往喜歡去批判、去否定別人的想法,卻從來不表達自己的觀點或進行自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收篇部分再次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來自自身的不斷學習和自省。高職學生缺乏自省意識主要表現(xiàn)為不善于看清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不愿意走出舒適區(qū),不愿意嘗試去突破自我等。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和責任,缺少對自身的自省將會影響使命擔當意識,這是高職學生理想信念不強的具體表現(xiàn)。
3 融媒體背景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機遇初探
通過從意志力、目標性、自省力三個“維度”分析當下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現(xiàn)狀,從而進一步探討如何充分利用融媒體做好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在青年學生成長過程中,拔什么節(jié),孕什么穗,將來結什么果,完全取決于學校、家庭、社會在他們的心田埋下什么種子。高校承擔著為青年學生傳遞正確、先進、科學內容的責任,肩負著孕育健康思想和美麗靈魂的使命。因此,在融媒體背景下,學校要多措并舉加強融媒體建設,充分把握和挖掘融媒體在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優(yōu)勢,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高地。
加強教師隊伍融媒體意識,把握主流思想輿論導向。學校的每一個老師都肩負著傳道解惑、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傳道”和“育人”的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在不斷的變化和創(chuàng)新。移動互聯(lián)時代,高職學生們樂于通過社交平臺來分享和交流信息和想法。教師也要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順應社會和學生的發(fā)展,樹立融媒體意識,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的媒介優(yōu)勢,及時掌握學生思想狀況,把握主流輿論導向,并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此外,教師的融媒體意識也表現(xiàn)在自身的融媒體素養(yǎng)。在人人都可以拿起麥克風的時代,作為高校老師如若在社交平臺對敏感事件發(fā)表了不當言論,這無疑是對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巨大諷刺。因此,做好融媒體時代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要進一步強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下的教師融媒體意識,做好教師隊伍利用“三微一端一平臺”融媒體的媒體培訓,構建“多個平臺、一個聲音、一種理念”的融媒體格局,把正確的言論、價值觀和理論傳播給學生,把握高校宣傳話語主動權,讓學生成為“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結合高職學生理想信念現(xiàn)狀,增強融媒體親和力,讓傳播內容入腦入心。當下,高職學生有00后青年的特質,同時也具有屬于高職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在融媒體時代下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在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目標性、自省力”三個維度上下功夫,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儲備一批優(yōu)秀、有潛質的大國工匠。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側重于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切入和引導,忌“居高臨下”和“心靈雞湯式教育”。融媒體豐富的資源和形式給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途徑和視角。當下青年學生思維活躍,遣詞造句和表達方式有了屬于當下的時代特點,在運用融媒體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要用學生樂于接受的話語或者語言進行宣傳和表述,內容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以小見大、以淺入深,調動起學生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可以利用“朋友圈”掌握時下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目標、增強自信,實現(xiàn)“春風化雨”的育人目的。
與時俱進,營造融媒體“大思政”格局,打造校園融媒品牌。當下青年出生和成長在物質條件富足、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新時代,高校融媒體平臺也在近幾年開始發(fā)展,由于起步較晚,以及高校內部融媒體布局的不完整,導致校園融媒體沒有充分發(fā)揮好育人功能,在師生中的存在感也較弱。隨著國家融媒體工作的進一步推進,這也給校園融媒體的高質量發(fā)展帶來的契機。一是,高校領導要充分意識到新時代下融媒體在意識形態(tài)宣傳工作中的重要性,統(tǒng)一謀劃和布局校園融媒體架構,形成“1+N”協(xié)同宣傳效應,“1”為學校官方宣傳平臺(網站、公眾號、微博等),“N”為二級學院宣傳平臺。二是要與時俱進,通過文字、圖片、視頻、漫畫等多種形式講好學生身邊的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的故事,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共鳴和啟迪,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各高校通過融媒體廣泛報道了新冠疫情的實時動態(tài),積極動員了廣大青年學生參與疫情聯(lián)防聯(lián)控,深入挖掘了為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貢獻的典型人物和事跡,這是一次全體高校融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不僅讓學生們清醒的掌握了疫情的實時情況,也讓青年感受到了中國的力量、中國的速度和中國的團結。三是深度挖掘學校辦學特色,凝練校園精神文化價值,通過校園融媒體方式進行廣泛傳播,讓學校的價值觀和理想鐫刻在學生的心中和成長的道路上。
4 結束語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的蓬勃發(fā)展,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必將迎來新挑戰(zhàn),同時也是創(chuàng)新的新契機。高職院校要充分結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和把握融媒體的傳播規(guī)律,搭建好全媒體矩陣傳播平臺,加強師生的融媒體意識,精心鑄就校園融媒品牌,打造“互聯(lián)網+”時代的融媒體“大思政”格局。
2020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融媒體背景下高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2020SJB0753,主持人:趙璐;2019年度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基金項目“‘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學生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研究”,項目編號:2019QNSK007,主持人:趙璐
參考文獻
[1] 董廣.媒體“中央廚房”與高校宣傳思想育人共同體建構[J].世紀橋,2018,(4):59-60.
[2] 姚佳藝.融媒體背景下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發(fā)展路徑[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9):64-66.
[3] 苑素梅,宋學珍.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嬗變與重構[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6):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