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臻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通過色彩豐富的關鍵詞塊、線條等,將知識點串聯成不同形式圖像的教學方式,是思維外化的重要形式。在高三政治復習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整理知識點等,能夠全面推進日常教學工作的發展與完善,并且促成知識外化,實現思維的交流。本文針對當前高三政治復習現狀,探索了思維導圖的具體實踐。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三政治? ?復習教學
一、思維導圖優化課堂教學的思路
思維導圖能夠全面優化課堂教學思路,為高三政治復習帶來更為清晰的思路和更為明確的方向。對教師而言,高三政治復習不僅不能放松對舊知識的認真解析,還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去構建復習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知識,將不同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對學生而言,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復習面,找到精準的復習點。尤其是高中階段,核心素養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法。因此,學生要更為積極地展開思考,借助思維導圖,整理自主復習思路,形成復習規劃。
二、思維導圖優化筆記整理
思維導圖能用于對課堂筆記的優化中。高三政治復習面臨大量的知識點,在傳統復習課堂,學生通常會大量記筆記,雖然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但未必有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優化筆記,將知識點直接轉化為必要的關鍵詞。這樣,學生只要提取出關鍵詞,再將關鍵詞間的關聯性用箭頭、線條等標示出來即可。
如復習“收入與分配”時,只要看到“生產決定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反作用于生產”這樣的關系,學生可以直接提取出關鍵詞“生產”“收入分配”,其余用兩個單向箭頭做標注即可。以思維導圖優化筆記,對筆記加以整理,可以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記錄,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操作,把握筆記內容和記憶的精髓。
三、思維導圖促成思維交流
思維導圖可以通過高亮的色彩、便于記憶的關鍵詞,實現思維的外化,進而搭建交流的平臺。在傳統復習階段,尤其是人文類學科的復習中,學生更多的是進行自主復習,很難實現與他人的交流、溝通,或是在交流中未提取重點,直接讀答案等。政治答題或是解題思路往往是多個知識點,單純地讀出解題答案,煩瑣無味,讓被分享者也難以把握重點。思維導圖所促成的思維交流進一步擴展,既可以用于課堂中教師講解和學生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又可以用于學生間的自主交流,進而推進教學工作的深度發展,進一步開啟頭腦風暴,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復習與交流,并在這個過程中夯實知識,扎實復習。
四、思維導圖突出重點和難點
在高三政治復習中,學生面臨大量復習資料和知識點的堆砌,會感覺力不從心,無從下手。而思維導圖可以突出重點和難點,快速提煉知識點,以此聯結成相應的思維導圖,使其成為較為清晰的復習圖像。在整理思維導圖時,教師一般會圍繞每節課所突出的關鍵詞,在第一時間突出重點和難點知識,優化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抓住關鍵詞加以聯想、記憶或是回憶等,以此推進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為深刻的體驗。
五、思維導圖優化解題環節
在高三政治復習中,學生需要做大量練習題目鞏固知識,而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優化課堂解題環節,為學生理清題目中蘊含的邏輯,并找到其中的知識點。借助思維導圖,教師應先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運用到的知識點,以及相應的關鍵詞列在紙上,再逐漸整理成可供題目解析的句子,以此完成解題過程。思維導圖優化解題環節,可以使解題思路更為清晰,解題步驟更為清明,以緩解學生解決問題時的緊張感。
在當前的高三政治復習中,學生面臨繁重的學業壓力,需要有效方法輔助,才能完成復習任務。此時,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展開復習,有效提高學生復習的實效性,幫助學生將知識點整理為關鍵詞,量化為圖像,方便學生記憶和復習。
參考文獻:
[1]管小娟.運用思維導圖 提高學習效率——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三政治復習課中的運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10).
[2]李美金.思維導圖在高中政治二輪復習中的運用意義研究[J].成才之路,2016(4).
(作者單位: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