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什么是核心素養”“如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開展各學科教學活動”等問題,成為教育界人士重點研究的課題。物理學科是初中教育的重點學科,實驗學習與理論學習各占一半,如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發展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本文從轉變理念創新思維、注重實驗過程、開展小組活動這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核心素養? ?實驗教學
一、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思維
物理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非智力影響條件下應當具備的能力和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物理思維模式、科學學習態度和探究方法這四個方面。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加快知識學習的速度,提升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驗操作的能力,實現知識正向遷移的最大化。因此,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教師要轉換教學觀念,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課本了解實驗結果,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科學的物理思維、嚴謹的學習態度等為目的,結合初中物理教材,開展實驗學習,并運用實際應用、情景模擬等方法進行教學,增加學生實驗課堂參與度。
如在教學“生活中的透鏡”時,教師可以把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記的教學模式,轉變為給學生放大鏡、望遠鏡、潛水鏡、眼鏡和眼睛結構圖等材料,讓他們觀察和探究,或者自己根據書本知識進行實驗操作與討論,嘗試尋找相關共性,了解透鏡知識,并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其他應用透鏡的物品,從而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發揮他們在課堂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實驗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注重實驗過程,培養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表明,教師要積極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政策,落實相關教育理念,合理安排課程分布結構,關注物理實驗課程的開展與教學過程,大力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關注實驗理論教學,對實驗過程、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驗結果分析等方面重視程度不足,學生的物理思維模式和學習體系不能得到有效完善。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初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實驗過程的演示、操作、探究,將教學目標由教會學生知識轉變為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效率,從而推進素質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鍛煉學生動手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以及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與態度。
如在教學“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準備開關、電源、小燈泡、若干導線,讓學生自行按照“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知識設計物理實驗,探究“如何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燈泡的明暗”“如何用兩個開關分別控制燈泡的明暗”,并畫出電路圖,向其他學生解釋自己設計的原因。這種給予學生高度自主性的實驗教學,令物理實驗學習富有趣味性,既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強化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聯系,增強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利用小組活動,強化實驗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是常用的教學方式,即學生按照自由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物理實驗操作和探究,并在尊重學生個人意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提升分工合作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多重能力。
如在教學“電流”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一個學生負責記錄同一電壓、不同電壓條件下的電流變化,以及同一電壓、不同電阻的電流變化;一個學生負責查找教材資料進行實驗總結分析;一個學生負責按照每次的實驗設計進行電路連接,并且繪制電路圖。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發揮各自的長處,學會電流表、電壓表的應用和符號表示,掌握了電路連接注意事項等內容。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物理實驗活動,并運用小組合作、生活情境創設等多重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鄭曉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9(11).
[2]陸賢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7).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