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學習革命”已悄然發生,課堂學習應該是積極的、主動的、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所以,教學生如何學會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研究熱點,以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法,創新教學方法,將發展核心素養與落實立德樹人的課標要求全面落實。本研結合教學實踐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目標導向;高中生物;實踐探究;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徑,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目標導向展開實踐教學,使學生的學有標準,在教師的引導下成為學習真正的參與者,自主管理學習進程,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此外,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方向標,圍繞這一要求設計教學活動,如下所示:
1.分析課程標準與學情,確定目標
目標的來源主要有三部分生物課程標準、教材、學情分析。認真研讀課標的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學業質量水平及核心素養水平,進行單元劃分,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概念框架梳理細化單元目標,在依據學校的課時教學進度安排將目標分解成遞進的和連續的課時目標,依據學生的學情,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目標。
例如:在進《分子與細胞》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節中的探究·實踐,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教學前,依據學生的學情,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目標。生命觀念方面的目標:借助多媒體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從感觀辨認實驗結果顏色變化,可以通過顏色變化結果判斷所檢測的物質。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這三種有機物基本原理科學探究:進行生物組織中以上幾種有機物檢測后觀察實驗結果并嘗試提問(如:每種生物組織中是否只含有一種物質); 科學思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歸納總結、分析討論,預期同一組織中的多種有機物鑒定的結果。社會責任:認同生命的物質性,關注飲食健康生活,向他人宣傳如何做到合理的飲食搭配。
2.以目標為導向,引導學生自學達標
在確定教學為目標后,指導學生依據目標自學,完成基礎目標。了解整個目標層次中的最低層次要求如: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功能、名詞、基本概念等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就可以達到要求,我們可以課前提供可觀察的學案:如細胞的基本結構一節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學習細胞中主要有哪些細胞器,閱讀教材初步了解他們的基本功能,明確細胞器、細胞質基質、細胞質的概念。其次,診斷檢測,針對基礎目標的達標情況檢測采用學生展示,講解演練等方式;針對課程中活動目標的達標情況可采用個別提問、群問群答或依據原知識進行遷移檢驗,主要目的是發現問題為下一環節的教學提供依據。
3.創設實際情境,學以致用
在實際教學中注意真實情境設計,進行浸入式教學有利于保持充足學習動力,經歷真學習后分析所學內容間的聯系,形成知識體系,減少差距。情景教學法的應用讓學生們提出問題-分析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轉變傳統角色應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做為學生的領路人應充分發揮指導、引導的作用。在生物教學中利于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利用情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是順利開展生物教育的重要保證,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更扎實地掌握生物知識,而且能夠使得學生更積極地去思考問題、去探索奧秘,并有助于他們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比如:在學習細胞呼吸的原理與應用時候,在課前用教師可以提供與細胞呼吸的過程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在有了直觀的認識之后在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加強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如讓學生先觀察圖中細胞呼吸的現象,之后提問:有氧呼吸只能在線粒體中進行嗎?細胞呼吸需要哪些條件?這時同學們會回答不是,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的答案,“細胞呼吸是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的線粒體中進行的是有氧呼吸”;“氣體條件是需要充足的氧氣,物質條件是需要酶的催化及糖類等能源物質”;之后再問同學們,若氧氣不充足時細胞如何來提供能量呢?等等。圖片或視頻資料可將微觀的世界可觀化,將抽象的知識實質化,學生可以感受、觀察到細胞呼吸需要的條件因素,加強學生的記憶。
4.翻轉課堂與“互聯網+”的融合,關注情感體驗目標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人才培養策略,傳統的生物課教學理念應加以創新,以適應當前的課堂教學需求,翻轉課堂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必然趨勢,創新與發展是其目標,新的教學思想與理論是其基礎。教師應重視“互聯網+”在教育中的價值,加強對短視頻、微信、微博等網絡資源的利用,增強兩者的相互融合性,提高生物課上和課后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水平,并為有針對性的提供教學支持。例如:在進行《分子與細胞》實驗教學時,借助多媒體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從感觀辨認實驗結果顏色變化,可以通過顏色變化結果判斷所檢測的物質。說出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基本原理。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結果,并輔助問題組織科學探究,深入理解每種生物組織中含有的物質。
結論
綜上所述,經過目標教學法的實施,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主動性和參與性得到提高,學習態度得到改善。與新課標對高中生物教學的要示相符,有助于提高教師結合學科素養設計學習目標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思維,整體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落實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胡振杰.基于核心素養目標導向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評析[J].黑龍江教育(中學),2019(09):22-23.
[2]程明.“目標導向與評價驅動”在高中生物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生物學,2018,34(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