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艷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學生的學習壓力有所緩解,不僅校內作業減少,同時課外輔導學習也少了很多。在這種背景下,若想實現對于學生的高效教學,則必須要從教學質量抓起,注重精準教學、興趣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從而實現減負與增效的有機統一。對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探討實現二者統一的有效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背景;減負與增效;小學數學
引言:“雙減”政策使得教學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于教師而言,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實行以“減負增效”與“興趣教學”相統一的教學模式,應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特點推行合適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應該以教促學,通過自身教學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從而不斷促進減負與增效的有機統一。
一、有效實施課堂教學
1.精心備課
對于教師而言,不僅應該精心備課,完善自身教學模式,不斷傳授給學生有用的數學知識,同時,對于學生的性格、認知習慣以及個人特點等的了解也是必要的,這也是以學定教的由來。只有將槍刃用到合適的地方才能夠發揮其原本的功效,而教學也不例外。早在幾千年前,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旨在表明教學方法與個人習性之間的對應關系。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增效與減負的有機統一,教師應該雙重備課,不僅應該備好學生上的課,同時也應該備好學生的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有選擇性的教育措施,從而不斷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2.快樂上課
課堂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減負增效”的主要營地。教師應該把握好課堂這個關鍵的教學場所,積極轉變教學模式,推陳出新,將課堂打造成學生的學習天堂。對此,教師一方面應該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注重調動學生的課堂行為,使之更加積極、活潑,例如通過興趣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身看法,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等等,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可以通過問題探究、小組討論、課堂演講的形式不斷鍛煉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不斷提升其數學思維與邏輯能力,從而實現對于學生的全面培養。
二、巧妙設計作業
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作業既是學生預習新知識點,不斷增強自身認知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不斷鍛煉自身學科思維,不斷促進自身能力增長的主要學習手段。當前,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作業的量大大減少,若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則必須對作業進行一定的變革,通過更加精準、簡潔的布置邏輯,逐漸提高作業的針對性,精準打擊學生學習弱點,高效提高學生能力,從而不斷實現增效與減負的有機統一。
1.準確設置作業
作業的量被縮減就意味著教師對于作業的把控應該更加精確,應該增強作業的針對性,不斷提升其對于學生的輔助功效。對此,教師應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課堂詢問,或者是隨機小測驗的方式,檢測出學生的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找到痛點,精準打擊,通過作業來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培育,從而不斷促進其數學邏輯與數學思維的養成。其次,作業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教師不應該單純地拘泥于某種固定的形式,而是應該推陳出新,選擇較為新穎的作業形式,例如在圖形幾何教學中選擇卡片制作,通過親身教導學生制作卡片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各種圖形的獨特優點。通過這種新穎的方式不斷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巧妙設置作業
對于作業的設置不但應該準確,同時也應該巧妙,要注重其中的教學技巧,讓學生在感受到快樂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進而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例如在“觀察物體”一節中選擇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先課后自己選擇一些指定物體,并將自己的觀察結果記住,然后在課堂上考驗其他同學,最后由教師來指正,輸的人應該得到懲罰等等,或者也可以在“組合圖形”一節的教學中讓同學用七巧板拼出書上的圖形,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不知不覺地習得有用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3.精簡設置作業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里都是通過題海戰術、大量題目堆砌來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可這樣不僅學生負擔大,教師的授課壓力也無形之中倍增。對此,隨著“雙減”政策的來臨,我們應該遵循國家政策指引,以質取勝,而非量變產生質變,無腦堆疊。對于作業,應該做到化繁為簡,精準打擊,應選擇具有較高教學意義以及較高培養效率的作業來讓學生進行課后學習,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邏輯能力,不斷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不斷促進對于學生的全面培養。
結束語:
“雙減”政策的到來是教育史上的重大變革,同時也是教學方式的重大歷史變革。對此,我們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推陳出新,選擇合理且高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水平,不斷追求增效與減負的有機統一,力求對于學生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黃浩. “少教多學”帶來的“減負增效”[N]. 中國教師報,2021-08-25(001).
[2]佘旭正.論小學數學教學減負增效的“三重奏”[J].新課程,2021(34):97.
[3]孔繁晶.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08):29-34.
[4]徐曉冬.減負增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2021(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