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鈞
摘要:俗話說,學習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促使學生進步的主要因素,也是小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理解程度的主要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有效的教學提問,幫助學生層層剖析,找到知識的本質。但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來說,很多教師在提問時,都不會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也不會做好充足的準備。所提出的問題沒有質量,并且存在較高盲目性,隨意性,沒有發揮出提問教學的價值,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前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成功的課堂提問應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針對性,可以讓學生借著問題逐步摸索到知識的本質,了解知識的內涵,可以通過問題看到其背后的信息。有效提問并不單單是一種教學工具,更是一種教學技巧,教學藝術。當今數學教師需要適當的調整自己在課堂上所應用的問題教學模式,以此帶給學生有效的教學輔助。
合理設計問題內容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在課堂上也會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問題與學生展開學習活動。但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區。其所設定的問題難度并不符合學生的接受標準。例如過難或者過于簡單,導致問題教學法的作用無法得到發揮。并且,很多教師也不會提前設計好問題的內容,而是會隨機提問,甚至會隨意提問,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提高。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教師需要合理的調整提問的內容以及提問的方式,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發揮出該種教學模式的真正作用。
例如,在初步認識幾何體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觀察教室,找出形狀相同以及形狀不同的物品。如水杯,粉筆盒,黑板,課桌,三角板等。然后,教師可提出問題“這些物品可以劃分成哪幾種不同的類型呢?”學生就會根據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理解,設計、劃分標準,并做好分類。如用途、結構、圖形等,促使學生自主的抓住本堂課的學習重點,提升教學有效性。
把控問題提出時機
雖然在傳統模式中,很多教師也會意識到提問教學的價值,會在課堂上主動的提出一些問題,但是針對于提問的時機,教師卻沒有形成應有的重視,認為無論在課堂上的哪一個環節,在什么樣的情況,都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但其實不然。選擇合理的時機,可以有效增強整體的教育質量,也可對學生形成有效的指導。如果教師沒有選擇提問時機,而是隨意向學生發問,那么不僅無法對學生形成積極影響,甚至會破壞學生原有的學習思路。
例如,在“認識鐘表”中,教師可以生活為背景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一天的計劃都是什么呀?在周末的時候你們會在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做作業呢?”當學生描述完自己的規劃后,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幾個空白表盤,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在表盤上畫出時針與分針,提升學生的認知狀態,加強教學質量。
發揮學生主體價值
新課程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課堂位置,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自主能力。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小學教師在課堂上會過分看重自己的位置,即便會向學生提出問題,也會在無形之中對學生形成壓迫以及過度管理。例如,教師經常詢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卻很少詢問學生“為什么”,學生所擁有的回答權有限。部分學生會因此無法發散自己的思維,甚至有一部分學生會因此而產生學習敷衍心理。在教師提出問題后,胡亂編撰一個答案。所以,在新課程教學環境中,教師要創新提問的方式,把問題回答的主導權交到學生手里,讓學生可在主觀能動性的支撐下,通過問題分析、問題思考,掌握知識,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及學習效率。
例如,在“平移與旋轉”教學中,當學生了解了兩個不同的概念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兩幅不同的圖片。在提問時,教師一定不能詢問學生這幅圖片是不是旋轉,或者第2幅圖片是不是平移。而是需要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找出哪一幅圖片是旋轉,哪一幅圖片是平移,并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為了驗證學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了知識,教師所選擇的兩幅圖片可以均為平移或,均為旋轉。除此之外,教師也可適當的拓展提問的范圍,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聯想在自己的周圍有哪些平移的例子、旋轉的例子。站在生活角度上,加深問題的真實性,提高學生實踐思維[2]。
采取小組討論模式
素質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十分重要。但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局限,自身也不具有豐富的學習經驗。直接要求其自主思考,無疑會使之產生過高的學習壓力。所以,教師可以把自主思考調整為小組討論,讓學生可以基于自主認識,與自己的同學展開有效的交流分析,緩解學生的學習難度,也可逐步增強學生的思考意識,思考能力。例如,在講解“統計”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統計一組數據,在交流的過程中,找出數據統計的最簡便的方法、折線圖的繪制方法。在彼此學習、彼此分享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結論:提升課堂提問教學有效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教師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合理的設計問題的內容,問題的難度,并且需要根據整堂課的計劃情況合理的掌控問題提出的時機。除此之外,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平衡好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思考的方式,讓學生對問題形成了解,通過問題抓住知識,真正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永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7(11):92.
[2]湯柳芳.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及有效性策略[J].華夏教師,2017(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