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明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際上,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也是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過程。實驗教學往往需要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因此,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高效的溝通和交流。開展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學生作為課堂主角的地位,還可以讓其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意識到理論和實踐的差距,找出生物學習中的漏洞,及時查缺補漏,提升生物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337
引言
初中階段這是學生進行體系化生物課程學習的階段,這個階段中生物教學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理論教學,其教學難度相對來講是比較大的。因為生物的很多內容雖然和學生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但是對學生來說并不熟悉或者了解,學生在理解學習過程中會存在很多的問題。其次是實驗教學,這是自然學科賦予生物的一個屬性,其主要的內容就是進行一些驗證性內容的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建立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模型,有助于其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學生對各種生物實驗設備的使用熟練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他的生物學習潛力。不過在實際的教學中,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內容不是很多,而且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的需求,會逐漸消磨掉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這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整合信息,構建探究性實驗課堂
生物是一門注重理解的學科,只靠對于生物知識的死記硬背是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的。面對當前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單調落后的情況,教師要積極的將生物實驗教學與當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相結合。與傳統的課本和板書相比,現代媒體的教學更加形象化和速度化,包含著龐大的信息量,能夠利用多媒體自身的功能進行教學信息處理。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實驗教學中,實現實驗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生物發生的過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完善自身能力的不足,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
如,在探究《細胞》這一章的內容時,這一章實驗的內容重點是能夠讓學生了解細胞的結構以及功能,并且理解細胞中各個結構在能量轉換時的作用。實驗課程進行前,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進行導入,為學生播放“切割西瓜時流出汁液”的動圖,并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一是西瓜的汁液說明了細胞中包含哪些物質?二是這些物質來自于細胞的哪些結構?通過此類問題,學生就會對“植物細胞中具有哪些結構?”這個問題產生疑惑,進而激發學生對實驗探究的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利用好提前準備的洋蔥鱗片葉或者其他的實驗材料,按照自己課前所預習的步驟,將洋蔥鱗片葉內側的薄膜正確的放置到載玻片的水滴中,并進行接下來的步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課,對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并將其記錄下來,學生自主探究環節結束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正確的物象,并為學生介紹“實驗中如果得到了向多媒體展示的一樣沒有氣泡、沒有重疊、結構清晰的物象,實驗才獲得了成功”,并將方才巡課中學生出現的問題也展示在多媒體上,充分運用多媒體的靈活便利性,讓學生更加透徹的對實驗的內容進行掌握,從而了解植物細胞的結構。
二、重視實驗的導入,培養學生的生命觀
生命觀是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理解生命的意義,深入大自然,了解各種生命形態存在的方式及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以此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實驗課前的導入環節,教師需要為學生安排觀察和探究活動,讓學生明確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同時為學生明確生物學科所研究的對象和這門學科開設的意義,讓學生從生命的起源處著手了解生物這門學科的深層含義。
在教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認識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內容時,教師會引導學生學習生物區別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讓學生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由于“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也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與其他生物之間相互影響,因此,教師在教授第二章第一節《生物生存的環境》和第三章《生態系統和生物圈》這兩部分內容時,需要通過課前導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教師需要為學生介紹身邊常見的生物,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關注校園中的生物。有的學生提到了花壇和草叢,教師可以進一步為其解答,花壇和草叢實際上是兩個環境系統,里面蘊含著許多的生物,可以把它們看作一個小小的生物圈。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生物調查,尋找花壇和草叢中的生物,并思考它們之間存在的聯系。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初步構建生命觀,有利于進行接下來的生物實驗教學。
三、小組合作學習
進行生物實驗教學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主要含義是鍛煉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學習初中生物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生物學習興趣。而在初中生物實驗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是極為合理和適宜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實驗課堂上,根據所要學習的實驗內容有所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科內容的小組進行合作實驗,小組成員可以根據技能掌握的不同進行分配,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課堂學習內容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生物實驗,讓小組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各司其職,再由生物老師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錯誤糾正,保證實驗的完成質量,在完成實驗之后將實驗結果統計出來,由大家幫助進行查漏補缺,最后讓生物老師進行評價和總結。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初中生物來講,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實驗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生物學習模型,這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讓學生的學習有方向感,有助于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培養。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得到有效促進,進而為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娟.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7):124.
[2]冶瓊.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與思考[J].讀寫算,2019(24):6.
[3]馮迭平.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與思考[J].新課程(中),2018(12):67.
本文為課題“農村初中生物創新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實踐”課題批準號: 2020QXNZA069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