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蔣英(1976— ),女,漢族,四川南充人。主要研究方向:稅收籌劃。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企業集團得以迅速發展。企業集團雖然享受了國家巨大的稅收政策優惠,但與此同時集團企業的涉稅行為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規定而導致的稅務風險也接踵而至,顯得日益重要。文章探討集團企業的稅務風險因素,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對新時期下集團企業產生的稅務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提出具體對策,以期幫助集團企業改進稅務風險管理模式,降低集團企業稅務風險。
關鍵詞:集團企業;稅務風險;風險管理
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指出的稅務風險便是企業的涉稅事項不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雖然企業作為財政收入的中堅力量,承擔了社會責任,但也要謀求自身利益,在進行稅收管理時,盡可能通過稅法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根據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中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說明,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為了避免因未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稅法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的交稅款、加收滯納金、行政罰款、追究刑事責任(處罰金或判刑)以及企業聲譽受損等一系列的后果而采取的有效控制和防范的管理行為。
一、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概述
(一)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
集團企業稅務風險通常是因為集團企業的涉稅行為不當而產生的涉稅風險,一方面由于集團企業的涉稅事項不符合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本應該依法繳納稅,但出現未繳納、少繳納稅款的情況致使集團企業將面對以此引發的稅務風險帶來的后果,例如補交稅款、加收滯納金、行政罰款、追究刑事責任(處罰金或判刑)以及集團企業聲譽受損等后果﹔另一方面由于集團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沒有準確的應用稅法,對相關稅收政策的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多繳納稅款,加重集團企業的稅收負擔。
(二)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
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在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符合稅法規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稅收籌劃,此外經營決策和日常經營活動應考慮稅收因素帶來的影響,例如在遵循相關會計制度或準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稅務資料的準備和報備、稅務登記、賬簿憑證管理以及稅務檔案管理等涉稅事項的會計處理。
稅務風險管理的側重點就在于涉稅行為的合法合規,即涉稅事項都應該符合相關的稅收法律規定要求。特別是在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時,更應該注重依法誠信納稅。而且,集團企業應該以降低管理成本為最終目的,不斷完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與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相結合,將集團企業的稅收風險控制在有效范圍內,讓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效果更上一層樓。
(三)集團企業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現實意義
稅收風險管理有利于提高稅務機關稅收管理的公平性,納稅人通常希望稅收管理更加公開、公平。面對納稅人的要求,此時稅務機關會對輕視稅法的人和依法納稅的人進行劃分,并采取不同的稅務監管力度;對不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納稅的納稅人采取必要手段。集團企業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稅務風險涉及到集團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流程環節,上至集團企業的不同時期的戰略規劃、重大生產經營決策,下達集團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顯而易見,稅務風險對集團企業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被稅務機關查處,輕則補繳稅款、加收滯納金、行政罰款等,重則導致集團企業聲譽受損、追究刑事責任(處罰金或判刑)等,這將會嚴重影響到集團企業的生產經營。因此,集團企業應該對稅務風險的管控高度重視,做好預警和防范,為集團企業的平穩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石。
對于集團企業而言,不僅要面對稅務機關的稅收風險管理,還要對集團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的管控,自查稅務風險管理中存在下屬企業不能或不愿依法繳納稅款而導致的財務損失、聲譽受損等一系列的稅務風險,集團企業應當對這部分稅務風險進行反復核對,確保其真實存在的情況下再進行稅務風險等級劃分,這樣有利于集團企業對帶有不同程度的風險的下屬企業進行管控,以促進整個集團企業遵守稅法,依法納稅、誠信納稅。
二、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
(一)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
集團企業及下屬企業都存在稅務風險管控制度不健全的問題。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是集團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石。集團企業的管理人員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時,由于缺少明確、具體、系統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作為支撐而導致無法正常、有效、順利的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缺乏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無法滿足集團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稅務風險管理需求,造成集團企業不斷出現稅務風險。
(二)未設置稅務管理風險機構
集團企業公司的組織機構是比較龐大的,管理層級眾多,下屬企業公司所涉及的稅務事項也繁雜多樣。集團公司與下屬各分公司之間實行的是合并納稅,即分公司稅務事項由集團總部統一管理;集團公司與下屬各子公司之間一般實行的是自主經營管理模式,集團總部對下屬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的主要途徑是財務部分和行政管理部分這兩個部分,未設置專門、獨立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對下屬企業的稅務風險管控還停留在集團企業總部的財務部相關稅務人員管理,出現稅務風險管理失敗風險的幾率大大增加。此外,下屬企業分散在各個地區,下屬企業所在地的稅務特點往往不會與集團總部相同,這樣很容易出現認識的偏差導致稅務風險管理流于形式。
(三)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不足
隨著集團規模急劇擴大,下屬企業的數量龐大,但未設置稅務專員,僅由財務會計兼任,導致稅管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加之集團企業的總部財務部門人員本身業務水平和專業性不強,對稅務風險管理束手無策,導致稅務風險管理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四)集團企業依法納稅意識薄弱
隨著集團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企業財稅人員的增多,導致會計人員素質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要求,對財務、稅收法規的理解不夠透側,再加上稅務機關的管控不到位,使得一些企業經營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想方設法少繳稅款,有意識的偷逃稅收,財務人員由于無法正確依法納稅、合理節稅,從而造成納稅申報不足。
(五)企業稅務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
進入大數據時代以來,稅務機關收集、整理、應用數據的能力越來越強,同樣對稅收的監管會越來越嚴,這時候就需要集團企業做好相應的稅務風險管理的自查工作,但大部分企業仍然抱有僥幸心理,完全沒有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沒有對稅務機關的稅務稽查引起重視,導致稅務稽查后的罰款、滯納金、商譽等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企業的平穩發展。
三、新時期下集團企業造成稅務風險因素分析
(一)內部因素
1.觀念滯后,防范意識薄弱
集團企業內部基層工作人員對稅務相關內容掌握不到位。許多基層工作人員認為稅務工作僅僅是單純的收集發票和報賬那么簡單,對稅務工作中的潛在威脅沒有任何概念。此外,企業集團相關管理人員在履行自己所在職位的稅務工作沒有關注集團下屬企業的工作,忽視下屬企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涉稅事項相關問題,尤其是經營管理者,為謀求集團企業利益最大化而忽略稅務風險及其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2.缺少專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
集團企業未根據自身經營特點及風險管理目標設立獨立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企業集團組織架構比較復雜、管理流程比較長、下屬企業數量較多,如果再沒有專管部門進行管理,很難發現下屬企業存在的涉稅事項相關問題,極有可能產生稅務風險。更沒有發揮稅務管理崗位應有的政策研究、政策宣傳、稅收籌劃等職能。
3.缺乏專業管理人才
集團企業的涉稅事項均由財務會計處理,其對稅務方面的知識、稅務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僅作表面了解,未深入分析與運用,特別是不斷更新的法律法規。再加上財務管理人員還可能存在對稅務資料的管理不夠規范,無法在會計工作和稅務工作之間進行轉換,不能正確的對涉稅事項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或處理。其次是下屬企業存在稅務管理崗位還兼職其他工作,涉稅工作僅僅只有核算、納稅申報等,同時也沒有其他崗位的人員對其工作結果進行復核,不能夠及時發現稅務風險。
(二)外部因素
1.稅務部門監管不嚴
隨著市場經濟因素的發展和不斷的變化,稅法政策及稅務征管環境的也隨之產生了變動。由于我國稅法政策較為復雜和煩瑣,集團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的稅種也偏多,導致了集團企業對業務全流程中產生的錯誤無法得到及時糾正,風險防范不到位。再加上我國稅法對一些經濟事項只進行了原則上的規定,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細則來對相關的事項進行明確,更談不上在同一事項涉及多個稅種的稅務處理辦法。因此,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稅務機關管理人員對同一個事件所涉及多稅種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定,致使稅務機關對下面企業的監管不嚴,同時也將對集團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
2.企業經營風險不斷增加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到來,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不斷變革,國家的稅法政策更迭速度加快,經濟大環境呈不穩定,狀態企業之間的交易行為方式越加繁瑣,隨之而來的各類涉稅事項也趨于多樣化,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也因此與日俱增,風險系數越來越大,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經營,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具體對策
(一)改進稅務風險管理模式
集團企業應通過完善的稅務管理相關制度來規劃整個集團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即通過制度將稅務風險管理節點前置,把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從“亡羊補牢”轉變為“未雨綢繆”,在進行稅務風險識別的同時防范于蔚然。通過編制并發放統一的業務操作手冊,在稅籌劃方面,應嚴格國家稅法的相關規定,對其中所涉及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國家政策優惠,據實享受。
(二)稅務風險管理機構設置
集團企業在現已有的組織結構的基礎上,應當設立單獨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同時還應該增設稅務風險管理崗位并招募稅務風險管理專業的人才,敦促和指導集團企業下屬企業的重大涉稅事項工作,能夠及時有效的發現集團企業內部存在的稅務風險,通過不斷地完善稅務方面的工作,使集團企業的稅務風險在可控范圍內,不給集團企業的生產經營增加不必要的稅務成本。
(三)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
集團企業在開展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時,應該注重培養以及教育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首先要拓寬集團企業的人才招聘渠道,吸收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其次是對其進行稅務知識方面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定期進行稅務知識考核,打造出一支專業素質強的稅務人才隊伍;最后,建立其與同類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系的平臺,開拓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的視野,提高稅務管理工作水平,為今后的稅務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四)提高集團企業誠信依法納稅的思想
首先,必須要讓經營管理層意識到誠信依法納稅的重要性,了解稅務風險相關法律,明白存在稅務風險管理失敗帶來的危害,使得企業經營者想通過偷稅漏稅來謀求自身利益的時候會仔細斟酌,不能因為稅務機關管控不到位而有所懈怠。
其次,集團企業內部也需要積極運用官網、QQ群、微信、企業OA辦公系統通知欄等加強對稅務風險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使得全體員工都意識到集團企業落實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進而可以主動配合相關工作人員自覺完成稅務風險管理工作。
(五)制定完善的涉稅風險預警制度
稅務機關趨于信息化監管,在稅務機關稅收管理系統建立后,其對集團企業大部分的涉稅事項的監控更加透徹。此時應該建立集團的稅務信息一體化與之匹配,盡可能使集團企業總部搶在稅務機關之前,對下屬企業涉稅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先找出稅務風險搶先處理,實現稅務風險有效防控。
(六)積極接受稅務部門的稅務管理
集團企業內部進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同時,還應該積極接受稅務部門稅務管理;在進行納稅申報時,集團企業不得超過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申報期限,必須嚴格按照申報內容如實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誠實依法納稅申報業務的辦理,將報送代收代繳、代扣代繳稅款報告表和納稅申報表遞交給相應的辦事人員。
在稅款繳納時、集團企業及其下屬企業必須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規定的有效繳納時間內,第一時間足額計提并繳納各項稅款。如遇特殊情況,在規定時間內無法繳納稅款的,需自行申報至省、市、地方稅務局,待批準后,方可辦理延期繳納手續。
在享受稅款減免時,集團企業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相關要求,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相關減免稅款手續。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宏觀的經濟環境下,集團企業的經營模式產生稅務風險是無法避免的,為了能夠將稅務風險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要明確企業集團的稅務風險管控目標,建立并完善一個全面的、綜合的、前瞻的、基于整體風險管理決策優化的、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同時充分利用涉稅業務集中化、標準化、信息化等手段,將稅務風險控制在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找到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點,促進企業集團更加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汪亮.千戶集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0(15):71-72.
[2]辛榮.對集團企業稅務風險根源與管控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36):114-115.
[3]王靜.企業集團稅務風險來源及管控策略研究[J].財經界,2019(34):243.
[4]朱艷坤.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管控芻議[J].會計師,2019(18):31-32.
[5]陳黎.淺談集團型企業稅務風險管控[J].冶金財會,2019,38(09):37-40.
[6]黃璐璐.大型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管理研究及應對策略[J].納稅,2019,13(2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