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明
【摘要】在小學階段,計算是小學數學教材中占絕大多數篇幅的內容。計算是學習任何數學內容的基礎,同時,計算也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經常需要做的事情。只有學好計算,才能將接下來的數學教學進行下去。在算法的學習中,學生不光要掌握計算的方法,還要明白運用一個方法進行計算的原理,即明白算理。但是在教學中,很多學生不明白算理就直接進行計算,在簡單的計算中學生可以通過不斷計算來進行肌肉記憶,但是對于難度較高的計算只是會算法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必須明白算理,才能順暢的計算。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算理和算法
一味地運用算法進行計算只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果不了解算理,對于難度較大的計算題或者是不容易理解的計算題只能束手無策。數學的學習應該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解題,而不是為了理解去做題。在數學的學習中,了解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原理,知道算法適用的條件才能去合理運用,才能解出正確的答案。計算教學要充分地引導學生明白算法和算理的關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的習慣,為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分析小學數學中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學生對于算法和算理的關系理解不正確,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重視算理。在計算教學中,學生對于算法都比較了解,但是對于算理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出來。只有先理解算理,明白算法適用的條件,才能夠運用合適的算法進行解題。在看到題目的時候通過對算理的理解選擇運用何種算法進行解題,這才是解題的正確的步驟。而不是像不理解算法的學生一樣去猜題,猜題目適用哪一種算法。在一次又一次試驗后,理解題目使用的算法,一直使用,但是一旦題目變化一點,學生的算法就會不再適用于題目。教師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為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二、探究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算理和算法的結合
2.1引發學生思考,理解算理的意義
學生在短時間內并不能意識到算理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這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慢慢的進行引導。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持久戰,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繼續往下進行更深層次,更高難度的學習。在數學學習中,教師要和學生有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狀況,在交流中引導學生加深對于算理的理解。只有先理解算理,明白算法適用的條件,才能夠運用合適的算法進行解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算理。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教學時,教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例題:小紅去菜市場買菜,先買了五元錢的西紅柿,又買了10元的雞蛋。后來又買了8元的空心菜和4元的韭菜,但是后來又把空心菜退掉了。問:小紅一共花了多少元錢?學生都在埋頭計算,教師看著學生算出的答案,叫了幾個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竟然出現了三個不同的答案。看著學生們迷惑的神情,教師耐心地為學生講解算法的原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學生在教師耐心的講解后,漸漸明白了算理,在隨后的幾道題中都得出了正確答案。
2.2通過課堂活動,將算法與算理有機結合
在算數教學中讓學生加深對于算理的了解,糾正學生對于算法和算理關系的錯誤看法,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作出努力。在教學中想出好的辦法,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只懂得算法是不夠的,還要懂得算理的內涵。數學的學習應該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解題,而不是為了理解去做題。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的引導學生,讓學生理解算理的重要性,在解題中合理地運用。
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做一個小游戲,學生衣服上被教師貼上了不同的分數和加減兩個運算符號,當教師倒數幾個數字后,學生需要抓住和自己衣服上的分數分母相同的同學,教師在每一輪開始倒數之前,會告訴學生需要幾個同學抱在一起,只有圍圈的學生達到教師說的數字,學生才能不被淘汰。其他沒有達到數值,或者超過數值的同學就會被淘汰。在這樣的游戲中,教師看著學生由一開始的生澀到后來慢慢的熟練,在游戲中進行算理和算法的運用,幫助學生對于算理和算法進行有機的結合。
【結束語】在小學階段,計算是小學數學教材中占絕大多數篇幅的內容。計算是學習任何數學內容的基礎,同時,計算也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經常需要做的事情。只有學好計算,才能將接下來的數學教學進行下去。在數學的學習中,了解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原理,知道算法適用的條件才能去合理運用,才能解出正確的答案。對于難度較高的計算只是會算法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必須明白算理,才能順暢的計算。計算教學要充分地引導學生明白算法和算理的關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的習慣,為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芳芳.淺談在趣味理念指導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5-6.
[2]陳衛將,陳月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教育思想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