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要:新時期,伴隨著現代教育的深入,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人類的教育觀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巨大變化。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對教育教學提出了許多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的展開不僅需要培養應試人才,更需要培養具有自主思維、創新精神的學生。面對這種形勢,小學教育教學不斷進行改革,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師生關系也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正向一種新的師生平等、互惠的關系發展,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開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就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實踐與思考進行論述,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實踐與思考
1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開展現狀
1.1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認識不清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教學中把督導、評估等工作放在教師的身上,教師承擔著較大的教育壓力。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在開展督導評價工作時,將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這實質上是一種誤區,導致督導評價工作走到了教學極端。另外,還存在一個顯著問題,教師在進行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時,忽視了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沒有充分考慮其能否調動學生思維、學習興趣[1]。教學是師生雙向完成的任務,教師講課再到位,學生不喜歡、不接受,再好的教學方法也沒用。因此,在開展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還要關注教師教學過程,對教育進行綜合考慮,以此來提高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價值。
1.2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內容片面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模式較為落后,主要把學生成績作為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開展的核心參考依據。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也導致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有效性的嚴重失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本身應該是一種分階段、系統的評價,短期評價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學生成績為唯一依據展開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不僅失去了嚴謹的教學論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師的工作熱情,使教師無法正視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1.3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中忽視學生主體性
新課標下,提出了學生主體性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但是在實際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過程中,為了便于量化評估,減輕評估工作的壓力,很多評估過程都存在著某些相似性,甚至完全是按照同一個“量化評估表”來完成的。這種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開展,沒有有效體現學生主體性,導致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價值不高[2]。
2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實踐策略
2.1明確學生主體性,有效開展教育督導評價工作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想要構建良好的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需要明確教育督導評價工作原則。教育督導評價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是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在教育督導評價工作中,教師要對學生實際需求進行深刻認識,以便于提出更加有效、系統的教育督導評價工作體系,以此來加強學生對自身學習過程的認識,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實際教學中,想要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形式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能夠創新課堂模式,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學習。同時,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形式可以促進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督導、評價,以此來實現教育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給學生帶來更契合的課堂。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對于那些學習狀況良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提出更高學習要求,給予其更多學生空間。而對于那些學習狀況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進行督導,提高其學習自信心,促進其積極參與進課堂教學過程[3]。
2.2構建良好的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體系,促進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有效開展
在小學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構建良好的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體系,是有效開展教育督導評價工作的重要措施,能夠及時對學生學習過程、教師教學過程進行督導與評價,以此來優化教育教學模式,有效開展教育工作。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對于教師來說,科學、合理地開展教育督導評價工作,能夠使教學目標更加突出和完善,有效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能夠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使教學方法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在小學教育工作中,教師想要優化教育督導評價工作,需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著手,構建一個良好的教育督導評價工作體系。一是以學生為視角進行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強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4]。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二是從教師的角度對教學進行評價教育督導評估工作?;诮處熃虒W的教育督導評價工作開展,側重于教師的教學觀念、課堂組織能力、課堂應變能力。傳統教學中,在課堂應變能力方面,學生的提問內容處于中規中矩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形式化。實際教學過程中,為提高教學效果,必須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督導評價過程中,需要從學生學習角度進行考慮,督導教師進行教學優化,提高課堂教學價值。
總結語:小學教育教學階段,有效開展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不僅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優化,還能夠對教師教學過程進行優化,促進課堂教學有效開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姚杰. 關于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實踐與探討[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