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錦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學習的關鍵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必不可少,而群文閱讀又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對于小學生而言,克服群文閱讀中的困難,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水平,能夠促進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于教師來說,如何發揮出群文閱讀的優勢,在教學中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對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提升群文閱讀的質量和效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評價
所謂群文閱讀,指的是讓小學生擴展自己閱讀文章的數量,擴大閱讀面,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而提升語文閱讀的效率和質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群文閱讀的教與學進行深入探索,立足本班現狀,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從設計與實踐中不斷探尋方法,形成更多智慧,為學生打開一條提升語文閱讀素養的通途。
一、教師方面
(一)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作為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提升認知理解水平,通過語文閱讀能讓小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得到提升,考試成績只是其次。而多年來重應試重教師的教學模式,現在看來并不可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必須要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展開教學,如果一直讓他們處于“被灌輸”的狀態,那么學生很容易對閱讀教學產生厭倦及抗拒的情緒,這就是多年來很多成績好的學生出現“高分低能”情況的罪魁禍首。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角色,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他們要意識到,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中,將知識邏輯直接轉換為教學邏輯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學生不再是被灌輸的主體,他們應當自己來參與評價,因為只有學生自己對課堂上的收獲是最清楚的,作為教師要從多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
(二)科學的任務布置,既要注重結果,也要注意過程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群文閱讀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文章,而自身閱讀能力的不足會導致他們出現閱讀困難的現象,很多學生往往閱讀到一半就不愿繼續了。因此,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為學生設置階段性的閱讀任務,緩解他們的閱讀壓力,只要學生完成一個階段就能獲取自信,也能圓滿地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舉個例子,當教師準備了《朱德的扁擔》《朱德讓馬》《我是伙夫》等文章后,可以先讓學生去閱讀《朱德的扁擔》的某一情節,然后詢問學生以下問題: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或體會?你了解到了什么?通過這種開放式的問答,讓學生讀有所感,讀中有悟,提升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能力,并由多個分散的知識點聚集成整體的知識架構,從而從不同的事例中了解朱德這一傳奇領軍人物。
群文閱讀其實是由單篇文章的閱讀所組成的,作為教師,還可以將多篇文章進行組合,通過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組合和思考,去了解不同文章在表達方式和語言描述上的共性與個性。比方說教師可以將《黃山奇石》《鞋》《妹妹的紅雨鞋》等組合在一起,確定議題為“他們寫得真‘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地提問,比如,在讀《黃山奇石》時,可提問: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人們為什么給這些石頭取這樣的名字?它們哪里像?你喜歡這樣的描寫嗎?引發學生進行串聯性思考。
二、學生方面
(一)在小組內外進行評價
在一個大班級中,教師無法對所有學生進行一一評價,這時候可以讓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4-6人,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評。舉個例子,在小組合作閱讀的過程中,由小組長安排,先讓閱讀能力差的同學進行觀點的闡述,然后大家依次進行觀點的表達和交流,大家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對于有獨特見解的觀點進行記錄,這樣可以讓組員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成長,也能夠讓每個人都參與到群文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去。而在組內閱讀完成之后,教師則可以安排每個小組上臺匯報,每個小組派1名代表上臺,向大家分享討論出來的觀點和感受,以及大家都有什么收獲,教師則在一旁進行觀察,對于每個小組的參與度、反應度及合作能力進行評分,選出3-5個小組,進行相應的獎狀表彰,這樣學生的成就感會更強。
(二)開展階段性綜合評價
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每月或每一學期開展階段性綜合評價,這樣能夠將學生的閱讀成果記錄在案,為期末閱讀綜合評價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撐。教師可以設置閱讀“光榮墻”,墻面上掛滿了學生的“閱讀勛章”,勛章的類型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團隊類獎狀,還可以設置“團結之星”“最佳進步獎”“閱讀達人”等等,學生們既享受到了群文閱讀中的成功,也在耳濡目染的閱讀氣氛下快速成長。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閱讀評價進行反思,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應該如何改進等,這樣才能及時調整閱讀策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得到不斷地提高!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能切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能夠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作為語文教師,需要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閱讀教學,采取科學的任務布置,不斷進行強化訓練,并積極進行課后反思,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愛上閱讀,從閱讀中汲取靈感,激發學生不斷閱讀、實踐、反思、質疑......讓閱讀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在鮮活的閱讀歷程中喚醒學生的感受力和表達欲,實現從單篇閱讀到多篇閱讀,多篇閱讀到整本書閱讀的跨越生長。
參考文獻:
[1]吳四亮.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教育,2017,(15):48.
[2]魏怡茜.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1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