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好杰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當中非常重要的學習項目,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可以獲得理解能力與認知思維的發展,使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得到激發,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學習水平。語文教師要勤于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創新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從而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有效提升;方法
新課程教學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僅僅依靠死記硬背的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優化完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供科學的啟蒙教育指導,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高效閱讀課堂中推動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動力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廣泛收集資料,經過處理摘要然后傳遞給學生,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日常的閱讀教學有目的的結合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鄉下人家的生活狀態,為學生播放鄉下人家洗衣服的圖片,看一看鄉下人家三五成群聊天的日常畫面。快速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構建鄉下人家的立體情境,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全面調動小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有效提升,在大腦中生成更多豐富的學習畫面。由于不同的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擁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拋磚引玉的效果,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過往進行回憶,全面激發小學生探究閱讀文本的興趣,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閱讀教學的不同環節中可以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幫助學生找到閱讀學習的積極情感,在解決閱讀困難的過程中推動學生閱讀理解力的全面發展[1]。
二、合作學習方法,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課堂教學的主體轉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合作學習強調學生能夠以獨立的狀態參與閱讀活動,在積極的互動交流中理解學習文本的思想和內涵[2]。因此,在語文閱讀課上,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來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保證學生分組的合理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相互合作與交流中總結經驗,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課堂上,作者首先將學生分成幾組,每組四名,確保每組有一名優秀學生、兩名中學生和一名差生;然后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課文,共同探討以下問題:首先,閱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畫出吸引你注意力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句子,想想你的經歷。第二,找出最能概括對小女孩評價的詞語。第三,小女孩劃了幾根火柴?劃火柴的場景分別是什么?第四,“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句話出現了兩次,你是怎么理解的?在學生合作完成對文本的探究后,每個小組都指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和糾正,教師結合學生的整體學習問題展開詳細的教學指導,推動學生對文本產生全面直觀的理解。
三、注重寫作指導,激發學生閱讀理解情感
閱讀與寫作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果教師可以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語文課堂中,通過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3]。一名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將寫作教學指導融入學生的閱讀學習過程中,全面激發學生理解閱讀文本的情感,使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得到有效鍛煉,全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例如,以指導學生學習五年級下冊《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的內容為例,首先,教師將教學主題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復習和閱讀本單元的課文內容。對學生們說:“讓我們思考主題并選擇材料,寫一篇作文。”然后,教師快速閱讀了學生們的作文,并與學生們分享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同時強調只有把生活和思想聯系起來,利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內心情感,才可以創作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最后,通過總結課堂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到在閱讀學習中養成積累創作材料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指導效率,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理解情感,使學生可以在閱讀基礎上創作優秀的文章,借助讀寫結合教學提高學生的雙向能力,優化了學生的整體語文學習水平,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提高閱讀指導的針對性,通過對具體閱讀內容的講解和指導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思考水平,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全面促進學生語文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夏歡.探析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名師在線,2021(26):18-19.
[2]特列吾別克·熱依扎別克.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新課程,2021(32):177.
[3]高雅麗.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06):4.